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何葆国 《民族论坛》2006,(11):30-30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关于粤北粤东围龙屋名称的来历,有一个说法,说是建于山地斜坡上的屋子,正面望去,恰似一把龙椅,周围的围屋形成龙椅的圆形椅背,中间正屋就是椅座,而中间的化胎(围屋和正屋之间的半圆形空地)就是那龙椅上的小靠垫了。龙椅将真龙天子围在中间,所以这种房屋也就叫做围龙屋了。粤北粤东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州和韶关、河源的客属地区,较之闽西南土楼和赣南围屋,它的防御色彩不那么鲜明,形式上已从全封闭走向半封闭,甚至部分地开放。一个…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客家围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其独有的造型、精巧的设计、独特的建筑材料以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都具有浓厚的客家韵味,本文主要探索河源市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以及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3.
何葆国 《民族论坛》2006,(11):28-29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赣南的客家围屋,或许应该是凝重深沉而不失温情,坚实厚重又深藏灵气的交响曲。赣南山势险恶,素有“穷山恶水”之称,赣南的客家围屋却与当地山水环境和谐相融,又张扬着中原文化的气韵。毫无疑问的是:围屋是客居者祈求安定生活心态的真实外化。围屋,顾名思义就是围起来的房屋。这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带有防御性质的围式民居,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在赣南至少有500座以上。规模大的如龙南关西新围,占地百余亩;小的像龙南里仁的白围,格局狭小,俗称“猫柜围”,喻其小如养猫之笼。赣南围屋大多建于明末清…  相似文献   

4.
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客家围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其独有的造型、精巧的设计、独特的建筑材料以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都具有浓厚的客家韵味,本文主要探索河源市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以及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何葆国  李立 《民族论坛》2006,(11):34-35
傀儡戏,一直是客家人喜好的一项娱乐。每当夜幕降临,楼里响起“咙咚咙咚呛”的锣鼓声时,楼里的大人小孩便知道,这是傀儡戏快要开演了。傀儡戏又叫木偶戏、布袋戏,数百年来一直为客家人所喜爱,尽管现在楼里能够收到十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但是他们依旧对傀儡戏情有独钟。在闽西南土楼乡村,不知活跃着多少个傀儡戏班,大多由家庭成员组成,四五个人也就行了,农忙时干活,农闲时便被人聘请,走村串寨,在土楼的天井里搭台演戏。傀儡戏台很小,通常用一些杉木板搭成,正面对着祖堂,或者就搭在祖堂里,比较讲究的戏台还会贴着一副对联:“一时间千秋故事,三…  相似文献   

6.
李立 《民族论坛》2006,(11):22-24
除了神秘的土楼,还有多少客家文化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呢?客家人已经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却又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那么,他们当初是如何在迁徙中吸收和包容了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和异地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后来的客家文化族群呢?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当年黄巢起义时,战乱期间,有位女子听人说黄巢“隔山摇剑,动辄杀人”,因此,她也与别的百姓一样,背井离乡,逃离家园。她的兄长和嫂子,均在战争中丧身,只留下一个儿子。逃亡时,她便将侄子背在背上,手里牵着更年幼的自己的儿子上了路…  相似文献   

7.
广东客家人的围龙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族的一支,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于南方各省。因在异地为客,绝少和外界来往,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自成一家,所以称为客家人。勤劳能干的广东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客家先民多为中原仕宦之家、书香门第,虽经过历代迁徙,但那种上层精英文化意识却始终情结于心;迁至南方后、居住在山区,地潮多雨,湿瘴弥漫。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当地环境相结合,不断摸索总结,终于发展为今天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8.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9.
南音北声     
韩晗 《民族论坛》2006,(11):37-38
如果说客家建筑是客家物质文化的代表,那么,客家方言应该就是客家非物质文化的象征。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在客家地区,有这样一句民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似乎可以说明客家话在客家人心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论"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风水学说",不仅深刻影响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水理论"规范着,乃至决定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客家人居的空间分布及群体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当前倡导的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良好,讲客家话,文化上崇文重教,经济普遍以农业为主线,对外交流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在壮族人口占大多数,客家人口较少的壮客杂居地区,客家人入乡随俗,较多地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吸收了很多壮文化的因素.同时,由于客家有较强的自我文化认同,加上他们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又使得客家文化能较好的得到保存,并且以他们的生产模式带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史料论述澳门客家的形成过程,并简要分析澳门客家认同的特点.澳门客家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来源,首先是一批客家人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因土客大械斗及同时的苦力贸易流落到澳门;其次是国难时期,大量华南人避难澳门,其中不乏客家人士;再次是20世纪60、70年代,因为东南亚国家的排华浪潮,一批海外客家人迁居澳门;与此同时,就是改革开放后的内地客家人移居澳门.由于澳门客家构成的多元性,由此决定了他们认同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以客家族谱的家规家训为着眼点,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其所反映的客家人的价值观念.族谱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族谱所载的家规家训,是祖先的处事原则和经验教训之总结,是客家人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何葆国 《民族论坛》2006,(11):26-28
古竹、高陂、湖坑、书洋、梅林、芦溪,这是普通中国地图上查找不到的几个行政乡。这里是闽西永定县与闽南南靖县、平和县的交界地带,崇山峻岭蜿蜒几百里,一片莽莽苍苍,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客家人。客家人用红壤土掺上竹片、砂石、糯米粉汤、红糖、蛋清夯造出了自己的聪明与才智、传统与文化、精神与信仰。永定人至今仍津津乐道着这样一件事:在土楼因为“核设施”的误会而享誉全球之后,有一批日本人来这里参观。狡猾的日本人偷偷测量了土楼的一些数据和参数,回去后依样画葫芦,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土楼,不料,又过了两个月后,日本人建造的…  相似文献   

16.
宗族是广东客家应付环境的第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这个形式没有完结 ,村落是第二种有效组织形式 ;族群认同的实质为族群边界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意识 (对客家人的起源、习俗、信仰的相同看法 )、共同的体质特征使客家人不容易丧失自己的文化边界 ;客家与其他族群、客家族群内部既有冲突 ,也有融合。冲突具有双重功能 ,它使客家人清晰地认识到己方与他方的族群边界 ,展现出客家的生存能力 ,融合则使他们以模糊族群边界的代价吸收外族群的先进文化发展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客家婚俗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广东梅州客家婚俗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变迁的速度较为缓慢。坪塘村位于广东北部,是一个客家人聚居村落,从其举行的一场现代客家婚礼着手,探究该地区婚俗的变迁,并分析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客家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壮族与客家交往的增多,两者之间的文化互动越来越普遍,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均相互包容,甚至相互吸收。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两者已经出现了文化上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壮族的客家化与客家人的壮化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9.
鸡蛋确认生命,界定人生各阶段,充斥人生各礼俗,成为客家地区极其普遍的文化事象.对它的解读,有益于理解客家心灵深处的族群内质,解构客家人生命中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除了神秘的土楼,还有多少客家文化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呢?客家人已经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却又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那么,他们当初是如何在迁徙中吸收和包容了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和异地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后来的客家文化族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