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女训是古代妇女的礼教规范和言行准则,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古代女训对当代家庭乃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价值;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古代女训,继承其合理成份,批判其不良因素,反对绝对化和极端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叠韵为训”是段注阐明许书训释体例的重要术语之一。段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手段,总共明确阐述叠韵为训109例,计115对叠韵为训字组。韵部分析表明,同部叠韵为训占91.3%,异部叠韵为训占8.7%。语义分析发现,被训字与主训字的语义关系受词性制约。词性相同时,其语义关系是相同或相近;词性不同时,其语义关系是相关。因此,从音韵角度看,段注“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合韵为训;从训诂角度看,段注“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释义性训释,一部分属于释源性训释。  相似文献   

3.
传统训诂学如何继承与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现代训诂学?这是众多的语言学者一直在孜孜探索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诸学科研究的繁荣,这古老学科的“破旧创新”就更为迫切。现在,蔚为大观的古代口语词的训释与研究,正在日益填补传统训诂的空白;琳琅满目的对传统训诂之专题、专书、专人的理论总结与探讨,正在不断揭开古老“小学”扑朔迷离的面纱。这是当今训信领域两股可喜的时代浪潮。然而,探索还要继续。首先是训释对象问题。古代口语词方面的训释成果表明:这方面是现代训诂的新领域、新路径。但如果以为唯此才是当今…  相似文献   

4.
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辞赋作家.班昭的<女诫>一书,作为中国女训书的代表,影响十分深远.后世的女训书一般来说都由此立论,很少能出其范围,在女训著作中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因此,对班昭<女诫>的研究,可以具体剖析传统女训著作对当代社会的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5.
试论《孟子章句》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广义的声训说,论述了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声训方法。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孟子章句》里所用声训之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其一,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音相关;其二,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义相关;其三,赵注运用声训的目的。由此也证明了“声训”的界说还是以广义为宜。  相似文献   

6.
试论《释名》中可取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中声训的精华,即可取的声训,包括两类:一,完全可信的声训;二,基本可信的声训。认真发掘这两类声训,是研究《释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字学和训活学可称得上是解释古代诗文的一把钥匙。然而在古代文化遗产的浩瀚大海中,存在着两个相异的系统,一个是书面语言系统,经史子集中的绝大部分即属此类,而另一个是口头语言系统。对前一个系统,文字学、训沽学能够大显神威,可以把古代典籍解释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对后一个系统,仅靠文字学、训治学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很难达到探微烛幽之目的。我们应当寻找另一把钥匙,用以打开文化遗产中口头语言系统的宝库,使之大放异彩.事实上这把钥匙是存在的,那就是有关的民俗资料。朱自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曾告诫学生…  相似文献   

8.
古代训诂的方法用于释词,声训和形训至汉末便逐渐被淘汰,只有义训的方法得以独存并沿用不衰。章黄学派把义训分作巨训和义界两类,以古人释词的资料,还有一种描写譬况的释词方法可以归入义训的范畴。本文分析总结了互训、义界、描写譬况在释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说明尽管各种释词方法在古人的释词实践中不断成熟,但至今仍然有待于后学进一步努力,使义训的释词方法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训诂学是一门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通过训诂学对师范院校文史专业师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认为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和深刻了解历史文化的工具,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形容词特征的最早说明笔者曾说明西汉毛亨《诗经沽训传》注释《诗经》中的形容词.用一个“貌”字;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中注释形容词加一个辅助成分“然”字(见《中国古代语法学在唐代的发展》(简述).《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这些标志出了形容词的词性。如;(...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1,(6):21-21
2011年春晚,魔术师傅炎东的训鱼魔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们纷纷提出了各种质疑。其实在我国古代,训动物其实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声训基于汉代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和当时文化背景,其文化蕴涵十分丰富。从许慎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度出发,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声训并佐证以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描摹出汉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概貌,并能对此作出符合当时文化环境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周易》五十四之《归妹》卦是说古代嫁女不能由女方主动提亲、出嫁。这样不吉利;嫁女由待嫁女的妹妹陪嫁,是吉利的;嫁女也可由待嫁女的侍女陪嫁;嫁女错过时期延迟出嫁,也要遵循嫁女的时间准则与习俗;帝乙嫁女,嫁后正妻(君)的服饰可以不如小妻(娣)的服饰漂亮,这是吉利的;女子出嫁后没有生育,是不利的。但目前所见到的解译都有严重错误。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古代日本人在阅读古汉语文献时基本采取训读方式。时至今日,现代日本人已经难以继续古人的训读方式,因此采用了现代翻译。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出现的相关例句为依据,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并分析多重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的“于”字的现代日译状况,以期从中探索出日本人对古汉语“于”字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占相当大的比重。40多年来,编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使其训释日臻完善,对教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正像王引之说过的:“经典之文,自有本训。得其本训,则文义适相符合,不烦言而巴解;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隍不安,乃于文句之间增字以说之,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也。”①吴山萝师(孟复)说:“要力求从古书(包括字书、韵书、训诂书及其他书籍)中找到古训为根据”,才能避免望文生训的误释,从而做到“信而有证②。”教材中训诂方面存在的问题,究其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出版和发表的关于古代江南市镇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中,涉及的主要是江苏的苏州府、松江府和浙江的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等,对于浙江其他地区则很少或者没有展开研究。古代的绍兴在浙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不仅是越国的都城和中心区域,文化历史悠久;而且位于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自然条件优渥,在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中,乡村都市化趋势较早,涌现了一批很有活力的市镇,在推动本地区和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曾起了积极作用。一市镇与集市秦汉时,山阴县治已有市集。《列仙传》载有“蓟子训,齐人,卖药于会稽市,乘青骡往来。…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出发,从德政教化下形成的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风气中可窥见《传经》女作者在在的可能;而对女作家庄美之诗的品评又可见其对诗风改革的贡献;高亨、朱熹两位学者对《诗经》女作者的认定增添了女诗人存在的可信性。上述所论证明了中国妇女在三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上是诗坛的一支劲旅,这就为民歌说的笼统权法划出了一半以性对差异为鲜明标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拜占廷社会状况决定了其教育特征;世俗教育体系和教会教育体系并存,构成了拜占廷教育的基本特色;当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在西欧受到野蛮摧残,几于绝迹时,拜占廷担当了古典文化教育的继承者、保存者和传播者,并深刻地影响了东、西欧各国和古代伊斯兰国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训诂”一词的最早出现“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可“训诂”一词何时出现,还是个问题。现在一般训诂书上说,“训”“诂”二字最初单用,根据是《尔雅》有“释训”“释诂”篇名;又说二字最早连用是西汉毛亨《诗经估训传》。可《诗经诂训传》是“诂训”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某些语言成分,正是昨天古代汉语中所固有的成分;利用方言材料印证古语词是训释古代词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古代汉语词语的训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考释涟源方言(白马片)中的部分动词古语词,希望能对古汉语的训释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