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姬 《学习与探索》2020,(12):179-185
朱志荣先生提出的"美是意象"说站在主体的无我和圣人之境上建构意象,这意味着把美放置在宇宙观视域之下,让物象回归到物之所为物的状态。但主体情感说以及朱氏强调的情意情理与无我与圣人之境存在着矛盾。尽管朱氏提及意象的诗性思维、想象力、空灵可以让意象富有超验性与超越性,但是圣人、至人主体说以及以物观物理论上可以建构"美是意象",而实践中落实到个体时,则呈现了"美是意象"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吕乃基 《创新》2016,(6):21-28
科学是历史范畴,其内涵与外延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顺着远古时期、由古希腊至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中叶至今的历史轨迹,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历史观三方面考察科学的内涵,并由此推知其经历了从混沌与混乱,到有序与分化直至今日的混沌与融合的变化。揭示科学是历史范畴这一客观事实,有助于辨别形形色色的科学真伪之争以及理解和把握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3.
正如做为艺术的文学作品并不总是具有艺术性一样,作为一门科学的文艺学研究也并不总是具有真正的科学性.历史-文学和理论-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对持不同方法论的文学理论家来说,都有决定意义.就方法论的趋势而言,在当代苏联文艺学中至少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具体-历史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新文化-历史方法论.具体-历史方法论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变体,具有不同于其他变体的独特性;艺术(尤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阐述地理战略论的分析范畴及相关的战略命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理战略论对当代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大战略思想形态,地理战略论实际包含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分析范畴,一类按照地理位置及相关战略取向来划分,即主导性海洋强国、心脏地带大陆强国、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强国;另一类按照(物质)力量的类型来划分,即海上力量、陆上力量、空中力量、太空力量、智能空间力量。本文指出,地理战略论的核心范畴应当是三类不同性质的强国,即主导性海洋强国、心脏地带大陆强国、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强国,另外还包括一个与边缘地带密切联系的较小范畴——滨外岛(国)。地理战略论作为一种大战略理论,其实质性内容是由有关这三类不同类型强国的一系列相关战略命题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邵晓舟 《求是学刊》2013,40(1):135-140
在泰州学派的美学中,生规定着美的特征。血肉之躯承载的生意淋漓的生命是生范畴的根本含义。美从一开始就与生不可分割,人之生作为具体而微的缩影,凝聚和赅备宇宙万物之生。生性、好生和生机三个层面,蕴藏着生的道德性、情感性和自由性的超越力量。人类日常生活实践千头万绪,能成其为美的,唯有符合生这一特征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朱志荣 《学习与探索》2020,(12):162-169
审美意象的意以情感为主体,是感物动情的产物,包括愿望、志向、特定的意图和倾向,从中表现出趣味。在意象中,外在物象与凭虚构象共同与意融合。其中情景交融是意与象关系的核心,而情理交融则是意的核心。情与理统一于意,理如水中盐,融汇在意之中。意象中的意始终不脱离象所呈现的感性形态,它首先来自对物象、事象及其内在生命精神的体悟。在意与象的关系中,象是躯体,意是灵魂,主体通过物象、事象隐喻和象征丰富而独特的情意。情真意切中体现了主体审美的思维方式。意之妙处,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得以呈现,包含着含蓄与寄托。中国古代艺术中讲究用意、立意和意在笔先等,均是从意象整体出发来突出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厚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集合中一个偏向于风格论的衍生范畴,它的形成与我国古代传统农耕文明、血缘宗法制度和母权文化潜留均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厚作为一个反映风格形态的美学范畴,主要表现为一种对含蓄蕴藉、自然醇厚的艺术特征的推崇和追求,折射出华夏民族崇尚温婉柔美的审美倾向,是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审美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方法,是文学批评与研究的思维方式,参照准则,切入视角,研究手段等内容的总称。它大致包括这样三层内容:(1)哲学元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反映论、存在主义,以及哲学化了一般科学方法,如系统论。它们体现了文学的本体论意义。(2)具体科学方法,如文艺心理学方法、文艺语言学方法、文艺社会学方法等,它们体现了批评研究的切入视角,具有文学各个构成方面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文学方法的更新、观念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越来越突出了。陈涌同志在与刘再复同志商榷的文章《文艺学方法论》中,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论,只能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我们考察全部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考察全部意识形态问题的方法论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10.
对现行真理论中几个“范畴”的重新认识现行的真理论体系基本上把"客观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这三个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基本范畴加以阐发。但是理论界对它们的解释很混乱。张正明、刘俊红在《理论探讨》1993年第5期撰文通过对经典作家原著的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要论述的这个问题,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论问题。可是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还有不同的看法。1986年4月2日《文汇报》的一篇署名文章(见于光远:《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发展的。但是这种发展只意味着更加丰富、更加完善而不存在变更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问题。因此,冒昧直陈管见,以就教于各位同志。 (一) 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某些基本原理能不能“变更”,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什么是基本原理。只有弄…  相似文献   

12.
<正>“物”这一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用得很含糊。除指自然物外也经常指“事”。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①这是把有人“待我以横逆”这件事当做“物”。朱熹也说:“物犹事也”。“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②阳明比前人更明确地强调“物”为“事”。“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③“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④不少人把“物”与“事”混淆视为阳明“物”范畴的特色。而我认为阳明“物”范畴之特色在于,有时指“物”为客观之物,有时指“物”为主观之物或曰心所生之物。如他说:“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可理解为客观之物。他又说:“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⑥“以其(心)明党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⑦这是把心随境而生的意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当做“物”,此类“物”可理解为主观之物。阳明讲“格物”格的不是客观之物,而是主观之物。其所举格竹子一例颇能说明这一点。竹子是客观之物,而在身心上做的“格物”功夫是在格主观之物。下面我对这两种“物”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代价”范畴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发展学视角阐释了“代价”作为范畴的涵义。指出“代价”是一个对现代发展所花费的“社会成本”进行“成本效益”“投入一产出”分析的综合性概念。研究代价问题的目的在于:在当今世界文明和对我国的发展有利的国际条件下,充分发挥“两个优势”,即“后发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吸取现代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从而绕过和缩短一些痛苦的发展历程,在实现赶超发展中用尽可能少的“社会成本”获得相对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诗歌创作及其评论中,诗歌的意象简直成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被许多诗人称为意象思维。诚如艾青所说:“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和璀灿的颜色,便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诗论》)这说明从生活实感中产生的精致而奇警的意象,经常构成诗歌艺术肌体的基本细胞。因此,进一步开展诗歌的意象的讨论无疑是必要的。一 所谓“意象”一词并非来自国外,我国古典诗论多有所论及。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过“神与象通”;胡应麟在 《诗薮》中也指出古诗“专求意象”,注重“兴象风神”。他们所说的“神”、 “意”等,都是指…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志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包含有目的性要素提出质疑,认为若把实践作为“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那末实践标准不就成了主客观的混合物了吗?因此,弄清目的性与实践的关系,正确认识民的性的本质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的性概念 关于目的性概念,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唯心主义者也讲目的性,有的甚至还把目的性概念推广到自然界,形成“目的论”的世界观。唯心主义的 “目的论”者不承认客观事物存在因果关系和…  相似文献   

16.
一“输入”与“输出”作为控制论的基本范畴,随着科学技术和控制论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哲学意义。维纳曾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然而,当代科技迅猛发展,控制论也从“经典”过渡到“现代”,其研究对象扩展起来,不再仅仅是研究机器等物质系统中控制通讯问题;进而研究人类所构造的抽象系统诸如语言逻辑、军事、经济、医疗、哲学、社会心理学等;以及人类活动所必需  相似文献   

17.
18.
乐之成为理学范畴,主要是指天人合一,亦即人和自然界合一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主体意识。作为一种本体论的超越的体验,它既是情感的。又是超情感的;既是理性的,又是超理性的。它和诚、仁等范畴一样,代表天人合一、心理合一这样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但它是从审美角度说的,在理学真善美合一的范畴体系中,它代表美的境界。作为美的境界,它更强调直观体验,也更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乐作为特殊的情感体验,和诚、仁是不可分开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渗透了伦理学的内容,也有认识的参与。因此,在理学范畴体系中,乐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美感体验或纯粹的形式美。这又是理学范畴体系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晓新 《学习与探索》2012,(10):134-1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突出主题。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尚未获得根本性、整体性的突破。文学泛化现象的出现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遭遇到严峻挑战,文艺学已经陷入范式危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重新审视文学本质,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实现理论范式的转变,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推进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纪永贵 《阅江学刊》2015,(1):123-134
"红杏出墙"是当今世俗生活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俗语,它的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即已婚女子婚外情的象征。这个意象首先出现于中晚唐诗歌,诗人先是发现各种事物都有冲破围墙的迹象,后将视角集中到杏花之上。"红杏出墙"经历了"红杏"突破"自然之墙"、"礼教之墙"、"法律之墙"三个阶段。从唐至宋,有许多诗人都描写过"红杏出墙"的意象,到南宋,叶绍翁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一个经典,影响了后来人们对此意象的理解。在唐宋诗词与元明戏曲中,虽然杏花意象逐渐有女性化倾向,但"红杏出墙"仍然只与生命与自由相关,尚未附着已婚女子情感出轨的意义,这一义项的转化是从明清小说的暗示开始的,到了20世纪才演化为一个有明确所指的俗语。从唐宋诗词的诗意创设到近现代的世俗混同,这一意象的意义转换成为传统文化品格降低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