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田起义在道光三十年庚戌,年份无可疑,但各种资料所记月日不同,还须考证。罗尔纲先生最初考证是十一月初十日(《太平天国史纲》,1937年初版)。简又文考证是十二月初十日(《大风》1940年73期)。一九四二年冬,简、罗两位同作金田之游,罗同意简说。以后,罗尔纲的《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年谱》(1943年),简又文的《太平军广西首义史》(1944年),罗尔纲的《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日期的考证》(1951年,后改名为《金田起义考》),都作十二月初十日,论据大致相同。一九七九年,茅家琦先生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质疑》一文中,认为,金田起义应定在十月。俞政、姜涛发表题为《金田起义 相似文献
2.
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春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65-71
道光末年,广西是长江以南社会矛盾最尖锐、统治基础最薄弱的一个省份,民生问题、民族问题、土客问题相互交织,而清政府在该省的统治力量存在先天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官员少、驻军少、经费少.在"民不聊生,官亦不聊生"的情形下,广西民变蜂起,将官府冲击得七零八落.金田起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揭幕的.广西所暴露出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也正因为如此,太平天国这股激流才得以冲出广西,漫溢长江流域,乃至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4.
中共“一大”的闭幕日期在当前学术界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程金蛟同志发表文章又提出8月3日闭幕一说,但笔者认为他的论点站不住脚,论据不合理,鉴于此而进一步加以考证,认为8月1日作为大会闭幕日期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5.
旅顺大屠杀真相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94年 11月 2 1日至 2 4日 ,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屠杀 2 0 0 0 0余人的大惨案 ,事实具在 ,不容抵赖。日本政府决定采取不承认主义 ,精心炮制了一份《辩护书》 ,以掩盖其违反战争法规的惨暴罪行。近年来 ,日本国内仍有少数人撰文 ,重复当年日本政府的论调 ,否认日军在旅顺连续屠戮四天的骇人暴行。本文作者于 15年前曾著文对旅顺大屠杀之真相进行考证 ,今再根据英国船员艾伦的目击记及美国《世界报》随军记者克里尔曼的报道 ,证以当年旅顺目击者的口述证词以及众多日本参战者的战场日记和记述 ,考定 :(1)日军在旅顺连续屠杀四天 ,(2 )屠杀 2万余人 ,(3)旅顺日军最高指挥官大山岩是此次大屠杀的元凶和最高责任者 ,(4 )日本政府的辩解声明是一派谎言 相似文献
6.
白兰国址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九五○年夏秋间,客沪上顾颉刚先生寓。某日,顾先生偶问到白兰这个羌族部落国的所在地,我约略查考了一些有关资料,草了一篇《白兰地望考》,供先生参考。时隔卅多年,当时自己谈了一些什么,也已完全淡忘,不复省忆。到了八十年代的今天,我才有机会看到顾先生《史林杂识》(初编),其中《白兰》篇有:“有友自青海来,余因以此问题质之”的话,始知顾先生在考证此问题时,兼采了我当时的一些说法,不禁惶悚汗下!因而在近两年所写的有关文章中对此续做过一些探讨,但仍很零散,且不免错误。《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2期刊载了聪喆同志《白兰国址辨》,对此问题做出了新的探讨。此文先曾送我看过,我认为他一空依傍,独抒己见,且对有关地区实地做过考察,甚有助于对此问题的重新论证。随后聪喆同志又写了一篇驳诰“维州白 相似文献
7.
8.
历史学家罗尔纲曾为太平天囯的开国史勾勒出"集结团营→揭帜起义→登极建元"的发展脉络。其中心事件是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于金田的揭帜起义,此前的金田团营是其准备阶段,而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的登极建元等则是其后继的结果。本文依据确凿的史料,提出:天王洪秀全早于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1850年4月3日)即已秘密登极,其后才是同年十月初一日杨秀清等人于金田等处发动的公开揭帜起义、十二月初十日在金田的祝寿建元等一系列事件。太平天囯开国的真实历史进程应是"天王登极→起义勤王→祝寿建元"。本文对是否仍以公历的1月11日为太平天囯起义纪念日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元曲中屡屡提及“稍瓜” ,为元人常食之物。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王留说 :“俺虽是庄农田叟 ,闲游北疃南庄。新捞的水饭镇心凉 ,半截稍瓜蘸酱。”又如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 :“秋收已罢 ,赛社迎神。开筵在葫芦蓬下 ,酒酿在瓦钵磁盆。茄子连皮咽 ,稍瓜带子吞。萝卜蘸生酱 ,村酒大碗敦。”对此食物 ,今有研究者认为 :“元人作品中所说之‘稍瓜’ ,可能即今之丝瓜。”(林昭德编著 :《诗词曲词语杂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理由有三 :一是从季节看 ,“秋季 ,吃茄子的时期 ,也有丝瓜可吃” ;二是从形状看 ,元人说“半截稍瓜”而不说… 相似文献
13.
作者曾经在湖北省进行社会调查,考察中国农村文化中亲戚之间的表婚规则。在对现有研究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之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一般交换模式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论说并不充分,而父系血缘关系的研究视点则更能充分地阐明反对姑表婚的原因,揭示所有表婚形态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最近有幸翻阅了王庆成先生在英国伦敦发现的《天兄圣旨》材料,浮想联翩,觉得如圣旨中反映的情况真实,那么对太平天国起义前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谁是金田起义的组织者、指挥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易大传》的著作年代,近人认识不一。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我相信《说卦传》以下三篇应是秦以前的作品。但是,《彖》《象》《系辞》《文言》则不能出于秦前,大抵《彖》《系辞》《文言》的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东西,《象》在《彖》之后。”李镜池《周易探源》:“《彖传》与《象传》——其年代当在秦汉间;《系辞》与《文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曾在1991年第5期《文史哲》上刊文提出,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齐即最后灭六国。张金光同志不同意此说,在该刊1992年第6期进行反驳。然而其说虚妄错谬,并不能推翻拙论。一梁启超曾说:“西汉之初,经秦火后,书颇散亡。汉廷广开献书之路,悬... 相似文献
20.
《尚书·禹贡》所言的"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积石"一地,应指今甘肃临夏的积石山。禹所居最早之地谓"夏",在西北,夏朝之名,应是据其所起始之地而得。禹导河至于积石,加强了与各部族的联系,有利于夏部落力量的加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