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5岁的妹妹出走了。 正是队里上工的时候,我在空旷的村庄奔跑,我想不透除了家除了那片树林她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德三爷爷拦住我,问明情况向我吼着,还不赶快告诉队长!  相似文献   

2.
宋殿儒 《社区》2014,(11):61-61
我的村庄,每每临近年关,总有冬雪光临,景色中看,但往往情境凄然。那些被称为“迷人的白”们,不知什么时候一下子让我的村庄满头青丝突然变成白发,无比苍老、孤独,濒临死亡……  相似文献   

3.
这是个美丽的村庄:田成方,屋成行,青青渠水绕村庄;橘子堤,葡萄架,绿树成荫花果香。这个美丽的村庄就是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 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时,夸该村“了不起”,并欣然为之题写村名。1993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后,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又亲临考察并由衷地赞叹道:“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很少见到象滕头这样美丽整洁的村庄。我将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把你们生态方面取得的好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 滕头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经历…  相似文献   

4.
陈蓉  姚远 《华人时刊》2011,(4):44-45
普通垃圾每周收一次普通的生活垃圾,由大型垃圾车来居民区和村庄收走。一般一周收一次,到每个居民区和村庄收取垃圾的时间,从周一到周五,各不相同。我住的村庄,是每周四上午9点半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0,(8):44-44
五一节时我回老家,舅舅托我给表妹小优捎一些家乡特产。那天,趁着双休日,我去了小优的租居地。那是位于都市村庄的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居住的,大多是和小优一样刚走出校门、收入颇低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6.
途中树     
安宁 《社区》2012,(23):46-46
我路过很多个城市、站台、村庄。小镇,我常常很快就忘记了它们的容颜,还有那些模糊不清的路人的面孔,但那些一闪而过的树木。却如一枚印章,印在我记忆的扉页,再也去除不掉。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根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中所演化出来的经营型治理逐渐成为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村庄治理中的一种有效模式。以关中西部一个村庄的个案为研究对象,从乡村经济-政治二维视角出发探析了经营型治理的基本特征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治理所演化的逻辑转向。研究发现,村庄治理中的人才带动、公司化运作、国家政策的事中支持和针对乡村发展的阶段性任务转向共同形塑经营型治理的村庄治理格局。这种经营型治理对中国的乡村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型能人成为村庄的治理主体,经济型治理手段成为村庄的治理方式,经济与政治的互相嵌入成为村庄治理的机制,村庄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家乡剪影     
我的家乡在笑霞河与滹沱河的交汇处,村庄背后是闻名遐迩的耿篓山。假期里,我和姐姐身背相机,摄下了家乡一个个精彩的镜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10%抽样55125个村庄的样本数据,依据全国及地方层面的村庄规划要求,使用因子分析和多维指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村庄划分为四大类,分别考察了各类村庄的数量结构和基本特征。研究发现:集聚提升类村庄数量最多,占比在35%~45%,城郊融合类村庄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占比在20%~30%,搬迁撤并类村庄占比在15%左右;分地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各类村庄的数量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增加村庄类别数量后发现,村庄类别数量越大,越有利于突出村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寻访杨家峪,是在马栏村邂逅一位美女画家之后。
  在马栏村那天,那位美女画家对我说:“你也该到杨家峪看看,到时你一定会感到山村的别样美好和与其他村庄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村庄     
王太生 《社区》2014,(32):60-61
一个远离乡野的人,内心深处往往住着一个村庄。我6岁那年,随外祖母到乡下去,只是像一只鸟儿偶然逗留,却从此记住那个叫陈洋的地方。如今离开那儿已经几十年了,时常梦见那个村庄,我甚至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那里的一株芦苇或者一棵树。  相似文献   

13.
春游安基屯     
冷润生 《中华魂》2014,(24):27-29
安基屯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高寒山区摩尼镇田义村,它并非传统意义上北方地区所指的村庄,从我知道安基屯的来历那时起,便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奇,萌发了要到此一游的愿望。不仅想亲眼目睹具有人文历史的安基屯,还想知道当年王重光率兵伐木更多的传奇故事。偶然的机缘让我结识了当地人老李,几经相邀,我的愿望终于在今年春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1950年9月,我来到吉大港辖区的一个穆格人村庄;接连好几天,我看到那些妇女每天早晨将和尚们吃的食物送往寺庙;在午休时间,我听到节拍分明的锣声伴随着祈祷声和儿童吟诵缅甸识字课本的声音。基荣位于村庄的边缘,在一座树木繁茂的小山丘顶上。这座小山丘同西藏画家喜欢在远景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小山丘一样。在山丘脚下有一座杰迪(jédi),亦即宝塔:在这个贫穷的村庄里,它简化成一个圆形的土建筑物,在一块用竹篱笆围成的四方形圈地内,分  相似文献   

15.
陈全忠 《社区》2013,(20):4-4
有人说。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十五六岁,那时记忆力好。但那时我没有书读。我生活的村庄离书店有几十公里,再说家里也没有钱。  相似文献   

16.
二十岁那年,我被挤下了高考的独木桥,所有的梦想和荣耀在一夜间灰飞烟灭。我的生活也仿佛一下子沉入了海底,周围的一切使我不能呼吸。我选择了逃离,丝毫不留恋地逃离了那个生养我二十载的村庄,独自来到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我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看:我要让我的父母在村里老少爷儿们面前重新抬起头来。  相似文献   

17.
回家的路     
杨理 《人生与伴侣》2023,(10):48-49+98
<正>我出生在瑞金市象湖镇一个叫“竹山下”的小村庄。它位于瑞金城绵江河东边,因常年背靠茂密葱翠,青绿不老的竹林山坡而得名。老樟树和竹林坡是“竹山下”的标志,坡下则是一条连结着故乡与远方的无名道路。儿时的我经常搬张小板凳坐在家门前,掰着手指,望着远处的老樟树出神,反复地盯着那条进出村庄的唯一道路。每逢雨天,它到处是坑坑洼洼,深一脚浅一脚的凹坑,待到晴天时,它却又变得平整了,仿佛伤痕过后愈合了一般。  相似文献   

18.
我走遍所有的村庄寻找你,一直找到白云飘飘的天涯,为了找到你的影子,我在山谷里采了很多鸢尾花。花儿对我愁苦地倾诉:“你随身带来了多少痛苦!你何必采集蓝色的花儿,她已经选中了黄色的花束。”怎么一回事呀?我走遍了天下,昨天终于把你找到,可是我那颗跳动着的心,却忽然不属于我的了!我走遍所有的村庄寻找你……!古巴@何塞·马蒂 @乌兰汗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2):42-43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白鹿原》的作者,他曾针对他所经历的“鬼”事写有一文,以下是其自述: 我们这个不过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隔不过几天就有鬼事发生,当天便传得家喻户哓,说得如同亲见一般生动翔实。我听得毛骨悚然,却仍忍不住想听。我只说我经历过的几次鬼事。  相似文献   

20.
刘震云 《可乐》2010,(9):5-6
◆鸡同鸭讲◆ 我从小生长在河南一个偏僻的村庄里。上世纪初,一个意大利牧师到我的家乡传教,留下许多笑话。他传教传了四十多年,只发展了八个信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