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德育实践的认知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话语的权威主义和思辨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着力推进高校德育"回到生命本身""回归生活本身""落到教育情境中去".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找回"初心",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既是教育现象学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启示,更是遵照"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精神,促进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以下挑战:大学生民族意识增强、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和通畅、大学生的分析判断独立性增强、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观教育、宗教观教育、日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以爱国主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三个离不开为指导思想;健全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机构和工作机制;强化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有科学的"唯物辩证主义"理论基础,具有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统一的历史逻辑,以及做好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依据。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把"事"不准、与"时"不近、就"势"不为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社会思潮"因事而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立足时代变化"因时而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运用信息媒介"因势而新"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旨归。  相似文献   

4.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各高校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类社团.从一开始的"小试牛刀"到如今的"大刀阔斧",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各高校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必经之路,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青年学子从学校迈入社会的衔接桥梁.创新创业类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发展情况,总结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类社团典型发展模式,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学社的调研结果,探索使高校创新创业类社团建设更加高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好奇心强,社会阅历不丰富,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影响.然而,网络发展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传播途径、师生沟通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仅靠某一方的力量,需要政府、高校和家庭等多方合力,协同育人,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俄罗斯科学院的发展问题更加关注.与此同时,新的科学知识也在高校中产生,高等院校也是国家重要的科学部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中的教师-学者从事科学研究的问题,指出"症结",促进对高校科研现状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视域下,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就业创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催生了创新创业机会,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匹配农村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较低、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的平台不足等挑战同时存在.该文提出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将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青岛十五中自2014年开始高举"新人文"教育旗帜,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激起了青岛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热潮。2015年更加凝神聚力,潜心耕耘,全面充实新人文教育内涵,着力打造"学生有选择的教育",在青岛市、山东省率先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分层""学校课程、社团课程分类"的选课走班制度,荣获"第三届青岛市教育改革创新奖",校长孙睿入围"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创新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  相似文献   

9.
"伯克利创业方法"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将创业心态作为培养目标,开发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方法、课题体系与测量工具.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伯克利分校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深度剖析了"伯克利创业方法",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主体的普遍性和个性化、信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生活与学习平台,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个性的培养,但其信息传播内容的随意性、碎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自媒体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等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回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经过对青海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1):137-1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大会。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六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指出这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方略和主要目标。在中国各领域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开放发展以及在国际事物中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加明确人才培养思路,需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为出发点,完善、促进教育水平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教育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一项重要政策,该文基于大学生创业实践进行相关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空间,这对于提升创业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就目前的分析来看,高校基于创业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众创空间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总结经验,构建更加全面、有效的众创空间.该文分析研究了基于"三创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由于就业压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实施"三创"教育培养"三创"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类型高校采用的方法和模式略有不同,有些高校偏重企业实践,有些则更侧重课程体系的优化.该文对目前高校"三创"教育实践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构建更加优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引企入校"互联网+三创"实践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政治等效"理论是基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专门针对外宣翻译提出的翻译理论,外交语言作为国家政策的"第二代言",必须更加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政治性。近年来中国更加关注海洋外交,颠覆了从前以陆地为主的区域化外交形式。本文以习近平在2014年APEC会议上的发言及海洋外交系列演讲的口译为例,在"政治等效"原则指导下分析其海洋外交理念下演讲词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事关培育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时而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它的当代价值,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坚持第一课堂的基础性、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思政育人功能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英慧 《社科纵横》2007,24(4):152-153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信息素养来源与发展轨迹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高校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标准制定情况,提出中国高校对教师、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标准以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既属于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现.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是匠心、匠艺、匠魂、匠行的"四维一体",落实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则是学生致匠心认知与实践的统一、知情意行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基于时代号召,传承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带来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也使...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国内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各大高校被社会、国家赋予了更加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也是高校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积极响应.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都在向着信息化、创新化的方式不断转变,并且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进而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该文基于我国的人才现状,对人才培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案与构想,这对教育模式的创新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信息、网络平台和新技术为代表的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必须抢占先机,在统战信息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和新技术手段等方面,实现"互联网+高校统战"的深度融合.如何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同时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实现趋利避害,努力提高高校统战工作水平,与时俱进地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是"大统战"思想下高校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