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的马金     
《四川省情》2005,(11):26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相似文献   

2.
文坛巨匠·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成都人,以小说《家》《春》《秋》扬名文坛,是"五四"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晚年撰《随想录》提倡反思精神,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相似文献   

3.
莫然:197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历任战士、工人、大学生、四川省科委科研项目管理员,后下海经商。199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4年开始写电视剧剧本并尝试电视剧制作。作品《大饭店风云》获《十月》文学奖、四川巴金文学院首届长篇小说迪康杯奖,《高处不胜寒》获成都金芙蓉文学奖,《风从东方来》获北京出版社作品一等奖。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艳影》、《男人四十》、《盛世红妆》、《商海沉浮》、《潇洒南方》;报告文学:《共和国同龄女性的情感实求》;电视连续剧剧本:《走出雨季》、《炒股女人》、《热情的河流》、《西部天空》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名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成都人,以小说《家》《春》《秋》扬名文坛,是“五四”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晚年撰《随想录》提倡反思精神,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相似文献   

5.
彭子渝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曾任成都市烹饪协会秘书长,现在是国家级酒店、饭店定级评审员;餐饮业国家级评委;劳动保障部国家级技能竞赛评审员。出版有《川菜新作》、《成都小吃》、《餐厅服务》、《教学菜》、《筵席组合》等专著,主编了《成都美食大全》、《川菜群芳谱》等书,任《川菜烹饪事典》编委,编辑导演的《中国名菜谱·四川》电视欣赏教学片曾获中国科协、国家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级大奖,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有上百篇论文及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6.
1999年春,我到北京丰台统计局进行基层锻炼,有幸与丰台统计局的同志们共同经历了那一年丰台统计局的苦辣酸甜,在我结束锻炼时,因为抑制不住自己一年的所见所感,写下了《统计局的故事》。现在,3年过去了,不知他们那里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偶然又必然的旧事重提去年,中国统计界有一件值得大庆特庆的事——国家统计局成立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不平凡的喜事,国家统计局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出版一本书名为《数海抒怀》的文学作品集,这本作品集收集了全国统计各界人士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统计人的工作、生活和感情的文学作品,我的《统…  相似文献   

7.
在我有幸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统计研究》占了五分之一以上,这些论文包括了我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1989—1992年,我从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经济循环帐户的设计工作。围绕这项工作撰写的论文“经济循环帐户的基本概念、分类、核算原则和结构”(发表时题目有改动)和“经济循环帐户与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之间的关系”分别发表在《统计研究》1993年第3期和1994年第1期。1993—1994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进行了比较研究,撰写…  相似文献   

8.
回顾和期望     
40年来,我一直都在国家统计局工作,业务岗位虽曾调动多次,但主要的工作却是办刊物、办出版社.所以我与《中国统计》和中国统计出版社关系亲密,感情深厚。值此庆贺《中国统计》复刊百期和中  相似文献   

9.
裘山山,女,1958年生于杭州,1976年入伍,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部队文化教员,文学刊物主编等。现为成都军区一级创作员。 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至今已发表作品300万字左右。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川省第二、第三、第四届文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八、第九、第十届百花奖,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并有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日文和韩文。现为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四川作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春草开花》;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白罂粟》、《落花时节》、《一路有树》;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一个人的远行》,长篇传记文学《隆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电影剧本《遥望查里拉》、《我的格桑梅朵》,电视剧本《女装甲团长》等。  相似文献   

10.
还记得周公山下的小女孩吗?还记得三千里川藏线吗?还记得我与成都跨世纪吗?20年里,成都电视台《今晚800》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目光关注着成都这座城市,成为成都观众每晚8点的守候。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路上有您     
作为新近加入《中国统计》的执行编辑,说实话,我对她的历史不是太了解。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邱晓华同志的《贺信》,得知《中国统计》已公开出版50年时,心中颇为惊叹。有一种激动、遗憾,自豪、沉甸甸的复杂感情,真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常言道50而知天命。我也知道《中国统计》编辑部曾经提出了要把《中国统计》办成百年老刊的战略构想。对于《中国统计》的过去,我要在今后花一些工夫去慢慢品味,以便获取营养,继往开来;对于《中国统计》的未来,我想,她作为国家统计局的…  相似文献   

12.
分享感悟     
再翻二十三年前的《老同志之友》1997年,我在沈阳军区某部当政治处主任。岳母捎来一包苦瓜籽,并指导我种上苦瓜。我精心莳弄,种上后20多天才出苗,之后水肥供足,长势良好,苦瓜硕大。妻子摘下送左邻右舍。我写篇短文《岳母教我种苦瓜》向《老同志之友》投稿,没想到在1997年4月上发表了,我不胜欣喜。当年我42岁,如今65岁。  相似文献   

13.
【正】夫家偶遇,"粉丝"爱上偶像她对他的感情是从单纯的"追星"开始的。1933年,刚满15岁的她正上儒励女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虞姬》一文,顿时着迷了。一字不落地读完后,她牢牢记住了那个让古人喊出"爱情万岁"的名字———陈白尘。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在1984年第三期上发表了我的《养鸡专业户经济效益调查》,还发给我优秀作品奖.我是怎样写这篇调查报告的呢?一、跟踪形势选题目.为了配合锦西县委、县政府准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按照《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突破3.3万亿元。从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成德眉资同城化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到2021年末成都都市圈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6.
海林 《四川统计》2013,(7):39-39
2013年6月6日上午,《四川省情》记者来到设在索菲特万达酒店4楼的成都财富全球论坛新闻中心。在茶歇区,记者看到20多种参阅材料井井有条地摆放在一侧,供嘉宾参阅,包括《2013成都投资指南》、《2012年成都市人才资源状况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曾经随我读书、现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管理信息部供职的谢俊联系我,说是根据领导指示写了篇稿子,问我能否向哪个期刊推荐一下。我看了稿子,感觉挺有意思,稍作修改后推荐给《调研世界》顺利刊出(2018年第1期),就是这篇“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新《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之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担任《中国统计》陕西省通联组组长已整整6个年头。这期间,我采访过农村、工厂和县、市统计部门,接触过许许多多基层统计人员,深感他们对《中国统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广大基层统计人  相似文献   

19.
《统计研究》自1984年正式复刊已经整整一百期了!此前,《统计研究》还曾以不定期的丛刊形式出版过九辑。记得读到最初的两辑时,我还在大学统计专业学习。从丛刊到季刊,再到双月刊,直到现在的月刊,《统计研究》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我一直就是《统计研究》的热心读者,而且自1986年起还有幸成为这份国内最有影响的统计专业刊物的作者之一。可以说,《统计研究》是我的良师益友。作为本专业国内最高层次的刊物,《统计研究》的作者群中不乏名公巨匠,所发表的作品中也不乏皇皇大论。随着统计学科建设的不断兴旺发展,其发文的数量不断…  相似文献   

20.
为48年统计生涯而自豪上海市青浦县统计局谢涿云时间过得真快,在统计这块园地里,我已辛勤耕耘了48个年头。记得《上海统计》1992年第7期,《中国统计》1992年第8期发表了“我任县统计局长的36个春秋”一文后,全国各地统计同行不断来信、来电,与我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