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2006年至2012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对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稳定性及非利息收入和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银行风险因子指标,并用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同非利息收入比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非利息收入无法分散银行风险,但在朝着收入均衡方向迈进,有降低银行风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金融竞争和资本充足率约束使得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空间缩小,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通过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提升盈利水平。但一直以综合业务见长的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深陷生存困境,使得我国起步阶段的银行创新业务受到了质疑,其中关于非利息收入相关业务是否创新过度更是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在比较分析四家全球性外资银行集团和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收入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中存在总量不足、业务结构低端化的问题,提出应通过拓展代理融资业务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提升我国国有银行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利差作为收入来源.随着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国内外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逐步改变了传统盈利模式而转向拓展非利息收入并寻求更为广阔的收入空间.本文选取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并不显著的正效应,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因此,在积极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主动拓展支付结算、委托代理业务之外的其他收入并不断优化非利息收入业务结构,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7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鉴于商业银行之间可能存在的空间截面自相关问题,采用Driscoll和Kraay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银行资产质量的情况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银行的收入来源越多样化,银行的盈利性就越好,尤其是国有五大行。第二,非利息收入的比例越高,会导致银行的利润下降,相对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五大行下降最多。第三,在资产质量视角下,高资产质量银行和低资产质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性的系数都为负,但高资产质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所造成的银行盈利性下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利率变动环境中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策略,笔者认为协调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利率敏感性缺口和久期缺口进行调整而不相互制约。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和久期缺口组合来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可制定出协调管理的最激进型策略、较激进型策略、较保守型策略和保守型策略供银行管理者选择。  相似文献   

6.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以及多元化指数是衡量城商行非利息收入的两个重要指标。基于国内23家大型城商行2008—2013年的普通面板数据,将这两个指标纳入非利息收入对城商行绩效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中,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可以考察大型城商行非利息收入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还是多元化经营指数,都与大型城商行经营绩效(ROA和ROE)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大型城商行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渠道、多元化其收入结构的同时,降低了盈利能力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性,并有效地弥补了利率市场化加速背景下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增速下滑造成的利润缺口。大型城商行还需契合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强化新型、高附加值中间业务拓展,拓宽中间业务增收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并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及人才支撑,构建支持中间业务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用中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2~2011年季度面板数据,建立了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固定影响分析实证模型,有效识别了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内外部影响因素,探究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银行未来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规模扩张、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扩张及社会理财需求增加对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银行收益率提高、银行存贷比增加及外资银行规模扩张对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另外,此次危机触发了中国商业银行业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非利息业务发展及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趋显著,但不同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面与影响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使用16家上市银行样本数据并按类别分为4组,采用了GMM估计法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和检验了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这三种互联网金融形态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以及业务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P2P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有负向影响;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有正向影响;众筹对5大行和城商行的盈利以及非利息收入无影响,但对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有正向影响.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变革,吸收互联网金融形态中的优势部分,进一步整合资源设立直销银行,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服务价值与风险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提高高度依赖于各种形式的利息收入,这种单一、失衡的经营收入结构,导致成本收入比长期居高不下。在实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这样的经营收入结构能够得到维持,财务基础和收入状况不会受到威胁的话,那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渐次展开和逐步推进的今天,则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走向尽头。面对利率市场化最终将缩小和收窄商业银行过分仰赖的净利差,进而导致经营收入减少的现实,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因势而变,努力扩大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顺势实现既有经营收入结构的适时转型,才能增强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86家商业银行1999-2009年的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探讨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对收益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不仅受本期非利息收入的负向影响,而且受上一期非利息收入的负向影响,但是非利息收入对稳定性的影响却不显著,与国外研究结论相悖;佣金手续费收入与收益显著正相关,投资收益与收益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性的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发展创新浪潮的日益高涨、存贷利差的日趋减少,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而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更是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改善其经营收入结构,已成为上市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剖析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2000—2007年经营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如何增加经营收入,改善经营收入结构方面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业银行追求收入多元化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性问题已得到广泛重视。考虑银行规模与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交叉影响问题,建立交叉影响实证模型,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进程中的银行规模、收入结构、资本充足性等因素对银行安全性的影响。发现银行规模对银行非利息业务开展中经营风险的抑制效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应注重资产规模的稳定而非收入多元化程度,中小银行则应重视提高资产规模与收入多元化交叉影响对银行风险的控制效用。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商业 银行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朝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为探求利率市场 化及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选取我国2006— 2015年6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 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的负面效应 ,且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最为明显,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改 变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 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应推动金融创新,走符合自身的差异化 发展道路,积极拓展除佣金和手续费以外的非利息业务收入,紧密依托 互联网和大数据,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高管薪酬差距、业务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业务结构与风险承担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高管薪酬差距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因此,要对高管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完善高管薪酬结构,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增加非利息收入,降低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银行收入结构调整在为其拓展了更多的业务渠道的同时,是否对银行业的盈利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呢?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回归分析等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对收入结构的盈利成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成长性与收入结构多样化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不同的截面主体,截面固定效应序列估计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