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语习得中应开发利用母语迁移这一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源,实现二语习得效率的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母语思维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目的语基本技能。母语是获得目的语的支持者,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润滑剂,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母语的这种功能快速并有效地获得目的语。因为在我们大脑里的母语语言模式架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它能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目的语语言模式架。对母语迁移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指导第二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一项颇有争议的论题 ,语言迁移和二语习得的关系已被语言学家们从语音、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反复研究过了 ,而社会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对语言迁移的制约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因素 (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和民族文化 ) ,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有很多,而母语迁移却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只会产生负迁移,而母语在产生负迁移的同时,也可以产生正迁移。本文从语音,句序,写作,阅读等几个方面简单的阐述了一下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4.
影响社会语用负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语言意识因素、社会语言因素、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学因素等.为此,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为了更好地避免社会语用负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应多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重新认识语言的交际、信息和思维的三重功能,多读原著,鼓励学习者大量输入目的语,提供多种言语行为策略,使用优化的翻译教学法,提供更多的真实语言环境等,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中国学生常会受母语的影响,产生负迁移现象。因此,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阐述汉语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并尝试着提出排除母语的干扰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的语言发音体系,完全达到地道准确的发音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难度很大。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民族的语言发音体系,得知对于不同民族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除了跨语言负迁移效应之外,学习者自身的诸多内外因素都影响着学习英语发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英语写作产生负迁移现象,是由于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及英汉词汇、句子结构、语篇结构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和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避免过分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忽视其正迁移,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在外语教学中对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9.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语言(L1)即母语或本族语;第二语言(L2),是指本民族学习者在获得第一语言(母语)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儿童母语习得与成年人第二语言习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成年人L2习得的有利条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谈到的"第二语言"是广义的,包括"外语"和"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0.
习得顺序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语素习得顺序研究支持了先天语言机制理论,但其以目的语标准为参照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中介语系统自身的特点;八十年代的句法习得序列研究揭示了中介语的发展过程,但在研究视角上仍存在着以语言为核心的单一倾向;近年来的浮现理论主张语言习得顺序受到社会模式、输入模式和认知模式三者的共同制约,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习得顺序研究体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多元化、成果系统化、方法科学化的发展特点,它们也是保证汉语习得研究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岩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144-146
本文以母语负迁移理论为依据,列举出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不同种类的错误,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提出了针对这一现象的一系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神经、认知科学的出现,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入手。第二语言习得,顾名思义,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自然是对这一过程所进行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实现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这一终极目标。但是,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是个十分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所学的语言系统本身,还受学习者的母语系统、认知心理、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母语的语音迁移是我国英语学习者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汉英语音的迁移,并对汉英语音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我国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汉语拼音和语言习惯等影响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基本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移(transfer)原来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Krashen的监察理论假设和Bialystok的二语学习理论模式为依据,结合媒体技术,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媒体技术对英语语音教与学的影响,并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主要迁移理论的系统分析,提出安德森的ACT模式可以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僵化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解读视角。僵化和语感正是在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递进过程中产生的两种相反的结果。语言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语际迁移,更应该重视语内负迁移,对学习者错误的及时纠正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语言间的转换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层面上的负迁移和非语言层面上的负迁移两个反面探讨了母语文化负迁移与翻译的关系,指出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翻译,从而避免负迁移的影响,使译文尽量准确、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关于语体习得的研究不多。不论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对本国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对语体习得都重视不够。本文力主在汉语教学中加强语体习得,重点讨论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语体习得与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语体习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介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尽管学界对介词的本体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仍缺少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本文集中探讨了留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的偏误类型,分析形成偏误的原因,并据此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和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文化负迁移而产生的一些典型错误,并提出了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帮助高职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