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媒介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依靠科技诞生的广播电视,面对新科技的产物,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时,明显有些估计不足.传统媒体是否会被新媒体所取代,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新媒体的诞生不会绝对取代传统媒体,但是会对传统媒体的受众占有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挑战的广播电视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播观念,提高传播手段,加强与其他媒体融合,这是所有媒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广告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最新发展趋势:一是广告额占GDP比例逐渐增大,二是传统媒体广告额逐年下滑,三是增值集中于新媒体广告市场,四是媒体广告产业市场消长明显.日本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全面流失的方向是新媒体,如何尽快做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最迫切的问题.日本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并购、细化网络版、做好融合媒体各项业务、积极寻求增值途径的探索就是这种困境下的突围.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大多陷入发行量骤减、广告业务急剧下滑等行业困境.传统媒体的衰退源于新媒体,出路也同样只在于与新媒体的融合.作为美国传统媒介代表之一的《华尔街日报》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自2009年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骄人业绩源自于能顺应时势,勇于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报业媒介融合之道.《华尔街日报》的成功媒介融合战略向我们启示,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介应该立足于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终端融合和经营渠道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环境和新媒体的挑战与推动下,传统出版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成为当前传统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旧媒体的发展正道还是内容生产.内容生产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仅有网络技术而缺乏编辑知识制作出的内容往往不专业、不准确、不权威.受众需要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所以,新媒体需要专业出版人的参与,需要传统出版中懂得互联网而不是懂得互联网却不懂传统出版的人才.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要转型,要融合发展,中心还是内容生产,给编辑定好位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此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关于新媒体是否将取代传统媒体的讨论也不绝于耳。无论这种讨论结果如何,我们已经看到,作为老牌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有所变有所不变,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报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产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媒介间呈现全面竞争态势、媒介之间的融合和互补成为趋势。进入全媒体时代,报刊等老牌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带来传媒业的巨变,传统媒体衰退加速。高校科技期刊作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在市场化和网络化的影响下,其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内容上讲,高校科技期刊同质化严重,"千刊一面";经营模式上,闭门办刊,发行渠道单一,发行面窄,经济效益不明显。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提出高校科技期刊应沉着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发展数字化期刊。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格局的转型,传统媒体不断遭受新媒体的冲击.《人民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在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也应注重利用自身优势,探求新的传播方式.在介绍解释性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对改版后的《人民日报》解读新闻特点的梳理,试图阐释解释性报道是信息时代党报求生存、谋发展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的传播,在舞台剧场、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情境中都有不同的呈现。从媒介融合情境视角下,探讨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三个最核心的基本特征:一是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二是内容导向、平台导向、算法导向三种模式,组成了新媒体的组织架构;三是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从数字化、集约化到分众化、个性化的挑战,从"内容+渠道"到"内容+平台"的挑战,从单一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挑战,从体制改革到传媒制度现代化的挑战。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进路有多种选择,媒体融合的公益性模式:建设国家级的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媒体融合的市场化模式:"平台型媒体";媒体融合的专业化模式:由学术集刊到学术新媒体;媒体融合的集群化模式:从学术期刊到学术新媒体;媒体融合的期刊评价模式:从定量评价到全面评价。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必须思考未来,布局当下。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常常表现为相互补充而非完全替代的关系,消费者普遍采用了多元化的媒介组合结构,TAM对非替代性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应用存在缺陷.本研究对TAM模型进行拓展,以融合环境感知为前因变量,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探索融合环境感知对新媒体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数据分析结论发现融合环境感知前因变量对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表现出融合环境感知作为前因变量的有效性,融合环境感知能让消费者更多感知新媒体在融合环境中的价值,提出了营销实践中应更多地突出新媒体在消费者整体媒介使用结构中的嵌入融合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除了电商与传统零售,争论了几年的另一个话题依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果说过去广告主们都在广告投放额度与品牌宣传效果之间寻求对等,那么现如今传统媒体广告业务的整体下滑,已经明显昭示了广告主们开始思考在不能丢弃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情况下,投放的最佳比例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赤峰日报为例,在总结概括赤峰日报媒体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媒体融合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赤峰日报媒体融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思维正在推动传统媒体的变革,这种推动迫使两类媒体不断融合。 去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关系更为突出,今年,他们的融合表现抢眼:传统媒体砸大钱搞互联网,做全媒体:互联网企业借助纸媒的公信力拓展自己的阵地……经典融合案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日益贯通、相互融合,一时间,“喜新厌旧”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抢占新兴媒体与优化传统媒体的同步发展,此种情况下,全媒体整合营销应运而生,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新潮流、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兴的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大众传媒属性,还大大突破了互联网与手机的传媒和通讯工具角色,成为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并促引国家社会发生全面变革的社会化媒体。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对于传统媒体的超越主要表现在网络化、全球化、社会化与个体化四个层面。传播转型使得新媒体极大影响着传统的意识形态构建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传统的传媒环境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崛起与壮大给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纸媒自身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主要以报纸为例,从纸媒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可信度、纸媒对于受众文化素质的要求以及纸媒的表现形式、和受众的互动等方面的特点入手,分析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出将来纸媒应该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更好地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提要]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纸媒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而转型的目标往往指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报纸为代表,纸媒历经了“报网互动”、“两微”、移动客户端等尝试,融合之路却似乎渐行渐远。原因之一是技术的进步让互联网与传统纸媒的力量对比日益悬殊,新老媒体的融合实质上变成了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取代;二是在社交媒体等强势平台垄断稀缺注意力资源的格局下,绝大多数纸媒的“渠道失灵”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修正,即使完成了新媒体转型,往往还必须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来实现内容的分发——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急需建立一个平衡双方利益的有效商业模式,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作为这种模式的先行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J广播电视集团融合实践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与田野式观察的方法揭示了媒体融合战略执行下的组织调整困境,并指出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发展嫁接在同一组织安排之中,这种不相适应的配置使得组织难以支撑与保障业务发展。因此,传统媒体集团应该平衡好传统媒体业务的利用式发展和新媒体业务的探索式发展,并通过构建双元组织保证组织运行与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等新媒体的强势发展,正在引领着新的信息革命,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环境和方式.马克思主义要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技术,做好与传统媒体、与人际传播的融合,从而使得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信息交流更为社会化,实现有效传播,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