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俄罗斯宗教文化的特点——以《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整合了基督教和俄罗斯多神教元素而成。《大师与玛格丽特》是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经典作品之一。作品以《圣经.新约》彼拉多审判耶稣的故事为原型,以撒旦及其随从降临莫斯科为主线,对上帝存在与否、生与死、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宗教性主题进行了探讨,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魔鬼形象,书写了一部"魔鬼的福音书"。作品描写的虽然是基督教的主题,却在不经意间总能见到多神教的影子,彰显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略论《德伯家的苔丝》亚雷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评论界对哈代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男主人公亚雷的形象的界定几乎毫无二致,认为他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然而从人学的视角看亚雷是一个游走在罪与非罪、人与非人边缘,人性和情欲、天使和魔鬼集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或者说,是一个有着多重性格、复杂人性的形象,不能以魔鬼来简单论定。  相似文献   

3.
圣经神话中的人物撒旦由于他的骄傲与野心被赶出了天庭,打入地狱,他偷偷的来到人间,诱使人类为恶。而约翰·弥尔顿以这一神话为题材,在他的代表作《失乐园》中将撒旦塑造成一个反对专制和暴动的革命者。通过对《失乐园》人物撒旦的性格形象分析,提出撒旦的性格体现了弥尔顿的根深蒂固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期以来,《失乐园》中的撒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形象的复杂性激发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我们认为,对撒旦形象的阐释要基于一个前提条件:撒旦究其本质是"恶棍"形象,这一点在诗中是不曾改变的;同时又进一步对撒旦形象的复杂性作了心理解读,认为它是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是诗人无意识中倾吐了自己和广大人们的苦闷、渴望和追求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所致。  相似文献   

5.
撒旦和孙悟空分别出自东西方两部反映两种不同宗教派别故事的文学作品。他们源于同一个历史背景 ,都被人们当作反封建 ,挑战权威的斗士 ,但不同的灵魂归宿令人反思。由于私心杂念撒旦在反叛中选择了堕落 ,从天使到魔鬼的灵魂走向令人叹息 ;而孙悟空在反叛中战胜私心杂念 ,在代表正义的事业中使自己的灵魂日趋升华。  相似文献   

6.
约翰·弥尔顿的史诗巨作《失乐园》中刻画得最成功、最具有生命力的形象是撒旦,没有撒旦便没有《失乐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其艺术生命力在于形象本身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他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圣经》,但比《圣经》中的撒旦更有魅力,弥尔顿对其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中的"恶母"形象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守寡多年,对儿子产生过分依赖心理,而对儿媳有仇视心理的这类母亲形象。作为一个群体,恶母形象具有典型特征。但多数研究者往往忽视了这个群体中具体形象的差异性。作为现代文学中两个恶母形象的典型,《孔雀东南飞》和《原野》中的焦母形象具有不同内涵,造成这种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就在于男女作家视角的差别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分析了西方文学对《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引用和引申 ,并对撒旦形象乃是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置换变形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小说《香水》是德国当代作家聚斯金德的代表作。《香水》具有丰富的基督教文化典故和原型,主人公格雷诺耶身上既有天使、上帝的原型,又有其反面——魔鬼撒旦的原型,这种二元对立的原型意在表现主人公矛盾复杂的人性:天使与魔鬼的两位一体。  相似文献   

10.
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一直颇具争议,人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诠释。作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弥尔顿笔下的撒旦是为了表达他的革命精神和宗教思想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女性往往给人以温顺、善良的印象,因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她们也多是美、善与爱的化身。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有句谚语:人的天性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女人也不例外,在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她们美好的天性也会泯灭,甚至走向反面——凶残狠毒好似魔鬼。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的莎乐美、我国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长篇小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两个这样的典型。虽然,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度,立意、构思、体裁也都大相径庭,但它们在客观上都表现了女主人公性爱追求中扭曲的灵魂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疯狂行为,以致在很多人心目中她们分别成了东西方文学中淫妇的代表和女性恶的化身。然而,她们是否天生就“淫”、“恶”呢?本文拟就两位女性形象作一粗浅的比较分析,以探讨外部原因对她们的影响以及她们不同的悲剧意蕴,进而思考两部作品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肃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人物真实存在的鲁肃和在文学作品中被加工形塑的鲁肃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历史上的鲁肃继周瑜之后官至都督,处事果断,有谋略和胆识;但是《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却被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胆小怕事的形象。鲁肃的形象发生了嬗变。这一嬗变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元至治年间的《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说书阶段,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从民间说书向文人创作的过渡阶段,《三国演义》代表的则是文人按照其观念对说书传统的较完整、系统的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13.
妇女形象批评家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往往呈两种极端形式: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他们是以男性的臆造来认识和再现女性的形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均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阿瑟·密勒在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正落入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留给读者许多的悬念和神秘,根据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解读罗切斯特,人们自然会将他与伊甸园中的亚当、蛇、甚至魔鬼撒旦等形象联系起来,这正是<圣经>对作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必然结果.罗切斯特的命运真正阐释了"犯罪--受罚--忏悔--救赎"的<圣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伍子胥复仇故事由正史到民间传说,由史传文学到戏曲、小说,在不同的文体和文学系统中不断得以演绎和完善。对《左传》、《史记》、《吴越春秋》中伍子胥复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社会盛行的时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可勾勒出伍子胥由正史到杂史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流变。这种动态的变化,使人们对伍子胥形象不断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可发现后世优秀文学作品从正史和杂史中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童话故事的发展变迁入手,通过格林版《白雪公主》与新改订版——塔尼斯·李的《红如血》的对比,明确《白雪公主》中所言及的女性问题,考察塔尼斯·李对故事改写的心境及历程。塔尼斯·李大胆打破了传统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以女性为中心展开故事叙述,将目光集中于女性自身与女性社会。故事颠覆原有的格林构思,打破善与恶的分界线,证明"天使"与"魔鬼"的对立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事物都可以相互转化,同时说明"善"与"恶"也并非人之本性、万事均在不断变化之道理。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比较文学的角度,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有相似之处,一方面恪守传统伦理道德;另一方面都贪财敛财,心肠狠毒。二人就像《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正面一看是美人——天使,反面一看是骷髅——魔鬼。两人身上所彰显出来的"天使"与"魔鬼"形象透现了人性的纷繁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南园纪事》是清时贵州务川县民间自发编的地方志手稿,里面选载有大量仡佬族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研究仡佬族文学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以《南园纪事》选载的仡佬族文学作品为资料,探讨仡佬族文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从心灵的角度分析张衡《归田赋》的写作原因 ,探究在社会转型期文人心态与社会背景的相互映照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魔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传统上我们通常把它单一地理解为上帝的对立面、恶的化身、人类罪恶的诱骗者,然而从人学的视角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魔鬼"的存在,纯粹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的,魔鬼既是人的本我的体现,又是人的自然生命力的象征。从魔鬼与上帝的关系、与恶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三个方面,并且以精神分析学、文化学、政治学为不同的切入点,才能认识到魔鬼这一艺术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