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西方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假说,这一假说又称为"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主张"语言思维等同论".从英语与汉语比较的视域看,可以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文化基因,语言结构与思维模式是相互照应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片面性恰好就是植根于英语语言系统本身;汉语语言系统决定了在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倾向于走向"语言思维等同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汉语与欧洲语言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精神面貌",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不断有学者呼吁汉语语法研究走独立于英语语法的道路,真正的汉语语法应该以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的特殊规律为主体,同时也反映人类语言的某些共同规律。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汉语的思维、表达和语法与欧洲语言的基本对立表现为灵活与精确、综合与分析、具象与抽象、动态与静态的基本对立。  相似文献   

3.
西南官话、湘语、江淮官话、平话等汉语方言有一个表"肉"义的ka音节词,常用于儿语中。从声韵调方面看,汉语方言中的ka没有汉语来源。通过与汉藏系语言比较,ka与苗语川滇黔方言十分接近,应来源于苗语。  相似文献   

4.
张晓传 《理论界》2013,(7):150-152
"是必"作为一个语气副词,在近代汉语时期一度比较活跃,但进入现代汉语时期,由于自身的弱势和同类词的竞争等原因,已经消失。在当代汉语时期,又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考察、分析"是必"产生、发展、消亡以及再度出现的过程和原因,并指出"是必"的退隐和再现是由语言系统的自我调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3):41-46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汉语成为"话题优先"型语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变动不居思维导致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形成;以简驭繁思维造成汉语话题或主语的省略;直觉性思维导致汉语话题词类构成的多样性;整体性思维造成了汉语话题层次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29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语言政治格局之中,中国作家产生了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这种自觉,不仅表现为对汉语弱势处境的严重焦虑,还表现为对现代汉语自身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反思与超越.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作家的语言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超越了此前的"语言工具观"的"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便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基本表达方式上,汉语中既存在着"图形先于背景"的概念显现原则,又有"背景先于图形"的语序强趋势。前者遵循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的映射,是一种动态视点;后者体现汉语对同一事物不同识解而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种静态视点。语言结构是概念结构和认知过程的反映,汉语语言结构反映了汉民族的语言心理:客观世界的静态和动态的区别应该在语言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论"嵌l词"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玉梅 《中州学刊》2007,(3):249-251
"嵌l词"是很早就活跃于汉民族口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种汉语方言中."嵌l词"与少数民族语言无关,并非北狄人改造汉语复辅音才产生的语言现象.实际上,"嵌l词"是汉语中早已存在的缓读分音现象,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念  梁莉莉 《学术研究》2012,(11):152-158
对两部外向型汉语词典与两部内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进行抽样对比,针对词典的释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抽样对比结果发现,与内向型词典相比,外向型汉语词典在释义上有以下特点:(1)释义用词方面,注意控制用词的等级和数量,释义比较浅显;(2)在释义内容方面,关注非汉语母语者的需求,释义内容增加了词语用法解释和词语辨析;(3)在释义方法上,主要采用"解释性释义"和"解释性释义+词语释义"的方法,很少采用单纯的"词语释义";(4)在释义用例方面,用例数量多,且多用整句例。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对外向型汉语词典的实用性评价均高于内向型词典。但是,从释义语言难度的调查结果看,外向型词典在释义难度上只是略低于内向型词典,可见在释义语言难度的控制方面,外向型词典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字母词"的读音问题,目前在我国汉语语言学界尚存很大争议.本文旨在介绍若干外语中的"字母词"相关情况,重点介绍这些外语中的相关语音规范,试图为汉语"字母词"语音规范的制定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言认知理论体系正在发生大的变革,其真正动因是"字本位"理论的提出。"字本位"的立论源于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解决汉语言的生成问题,促使语言认知理论本土化。汉字具有意象表义的语言特点,字形与字音在表义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形声字并非表音文字,其字体结构依然遵循表义原则。字形表义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对汉语语言的构成影响较大,推动汉字完成了由记事转为记录语言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一种以"字"为本位的语言体系,从古至今,汉语的这一性质都没有动摇过,历代学者对汉语的研究就集中在对"字"的研究上.到了近代,特别是现代汉语,其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西方语言学中的词法,并取得了建设性的进展,但这并没有否认中国语言的字本位的性质,而是更进一步推进了以字为本位的汉语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助词"了、着、过"与俄语动词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欣 《北方论丛》2002,(6):124-129
俄语"体"是众多语言中最发达的.因而我们用它来同汉语的体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汉语助词"了、着、过"与俄语动词体的对应不是二元的,而是多元的对应.从功能对比的角度分析,两种语言的互译应在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形式与意义兼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汉民族及北方诸民族原始萨满教中崇拜"天"的习俗出发,将古代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碑铭语言,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献语言、中亚现代突厥语族语言、蒙古语族语言中T(a)ngri(天)的不同音变形式进行比较,证明了T(a)ngri一词借自汉语的"天".  相似文献   

16.
重叠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广泛见于各种语言中,它在汉语中的使用非常频繁,俄语中也大量使用重叠形式。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比较研究,以便寻找两种语言中对应和不对应的表达手段,这将有助于俄语以及汉语的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7.
1.汉语的固有特征运用西方学者主要是对印欧语言研究取得的成果来研究汉语,由来已久。从汉语和印欧语的比较中,应能认清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还应能认清汉语自身在类型学上的固有本质特征。可惜在这方面似有严重的不足。本文试图对此略加探讨,着重指出汉语的固有本质,并对以西方语言为标准来套汉语和度量、评价汉语的理论,仅举一种最为彻底而突出者为代表,藉以进行一些具体深入的比较学的讨论。l·王汉语的分析性一般说来,大脑里的概念是思维对其外部所指对象的最小最简单的思维形式单位。而日常频繁使用的概念在语言形式上也总会是…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语法单位应在语言和言语这两种不同层面上分析,而别为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研究汉语语法单位就是研究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说的错误就在于没能有效区别这两种不同的语法单位。言语单位是从言语链条中切分出来的,而语言单位则是从切分下来的言语单位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言语单位体现的是差别性,而语言单位体现的是同一性。索绪尔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以及开创性的语言价值学说为我们解决汉语语法单位的同一性和差别性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尹群  潘文 《南京社会科学》2007,(12):128-134
众多汉语委婉语词的生成和运用,是人文需求对语言发挥影响的直接产物.当遇到需要对指称对象作规避的社会需求时,人们便对客观对象进行"模糊化"、"弱化"和"美化"三种程度不同的委婉处理,从而出现同一事物有多种表达词语的现象,也使汉语词汇显得特别丰富多彩.汉语在构造委婉语词时,通常通过联想机制实现词语的替代.无论是规则联想替代还是不规则联想的替代,汉语委婉语词最终还需通过语音、词汇、修辞三种语言机制来构造.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文化寄寓于语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裨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当中国外语学习者无法用外语自如表达母语文化时就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此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甚。重视汉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汉语文化教学应该融入语言教学之中;在高校尤其是外语类院校的外语教学中更应重视汉语文化教学,努力扩大教学的文化影响力,以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