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明飞 《学术交流》2007,(2):129-131
金融生态是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金融生态总是受一定的因素作用和影响的,这些因素包括信用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法制环境,它是影响金融生态的根本因素。加强金融制度建设,要完善金融立法,完善金融宣传法律制度,完善金融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法治素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信仰的树立和法律思维的培植负有重要责任。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一些问题,应探究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要更新法治教育的理念、创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法治教育实践环节,建设全方位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政党文化是在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中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有机文化系统,因此,其建设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明,政党文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它需要设定一个基本的建设体系构架和以政党法治为基本模式的理性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在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要素中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主要的原因。发达国家电子商务法制环境建设已相对完善 ,分析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剖析我国电子商务法制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对策 ,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方先行法治化是学者针对"先发"地区法治建设先行发展状态提出的新理念.它是指具有经济社会"先发"优势的地方区域在国家法治的基本框架内,在本地区经济、政治、社会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就依法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自由与权利、调节各领域社会关系,按照国家统一的法治目标展开先行一步的法治建设状态.其主要有四个特征,即地方党委民主政治建设先行,关键环节的法治建设先行,地方法治建设与其他工作协调并进先行,法治建设压力机制先行.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适宜的法律环境来支撑和保障。中关村科技园区法治环境的建设需要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完善知识产权和风险投资法制建设是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法治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珍 《学术交流》2005,(10):64-68
“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次创新与革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效益低下,金融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金融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应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中介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完善东北地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10):94-97
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机制的PPP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展开。这种情况下,PPP模式的法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调整PPP模式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仍然以政策性规范为主,PPP法律性规范位阶低,法律规定不清晰,甚至不同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操作层面无所适从,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因此,本文剖析了我国PPP模式法治建设现状之不足,并尝试找到PPP模式法治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确保PPP模式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松茂 《唐都学刊》2003,19(1):145-147
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是城市政府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进行规划、建设和经营,以环境建设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是西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架构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统一思想认识,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布局,高标准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应成为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法制环境建设对于我国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和医师权益保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我国医师执业环境研究文献的考察和评析,突出强调医疗法制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医疗法制环境研究可以采用的建构性和评价性两个基本路径,进一步阐明法律规范分析和社会实证分析两种基本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文明的形态上,国家与社会一直是人类创造并生存于其间的两个最基本的组织体,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法治的其本形态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宗法模式,与社会决定国家的民主模式。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而不是国家。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建构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最可行亦是最有效的。目前,在法治建设中应确立私法优位理念、社会优位理念和权利优位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建设法治中国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要求,也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来说,法治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而法治建设一旦离开了道德建设就会走上异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是多区域合作地缘经济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外商到南宁市投资建设日益增多,外商投资法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外商投资法制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涉及政府、法院、市场主体和全体公民,如何为外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全社会共同来营造。本课题就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建设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优化南宁市外商投资法制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制环境质量与公民权利的实现存在密切关系,良好的法制环境能够促进公民权利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制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实现程度,受教育权的实现过程推进法制环境的形成。目前,我国受教育权实现的法制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还有待提高,为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我们应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质量,培育全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吴灿新 《探求》2014,(1):9-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建设法治中国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要求,也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来说,法治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而法治建设一旦离开了道德建设就会走上异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为线索进行考察与比较,对于认知、理解近代法英两国法治现代化的差异和不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在于,二者是法治现代化的思想根据,而其他只是法治现代化的制度表现形式.事实表明,受科学主义影响的法国和受人文主义影响的英国在近代法治现代化进路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不同:法国的法律发展表现为全新性和反传统的断裂性,英国的法律发展表现为继承性和连续性;法国倾向于法条主义的法治模式,英国则倾向于程序主义的法治模式;法国在法制建设中强调国家主义,英国在法制建设中注重以社会自治为中心;法国的法治模式倾向于否定多元和消灭冲突,英国的法治模式倾向于承认多元、包容和平衡冲突.以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为视角阐释型塑法英两国法治现代化差异的深层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亟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经济开发建设成效的战略抉择。但其约束性条件也是明显的。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应建成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满足区域发展资金需求为特征的区域性筹资型金融中心,而实现这一目标定位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建设什么样的政府、怎样建设政府的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并给予科学回答的重大战略课题.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与专制政府、人治政府相比较而言,只有法治政府才能保障人的权利及自由,才能维护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法治政府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具体来说,法治政府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即人民主权、权力有限、公开透明、服务至上、责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既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唯一选择.虽然建设法治政府现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奋斗目标,但就目前的形势和发展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当前,建设法治政府应该着重理顺党政关系,坚持良法善治,公开透明用权,完善制约机制,严格公正执法和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更加严峻,对国际环境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蕴含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中的环境保护要素,逐步走向侧重于规范相关“区域”活动主体“义务+责任”的国际环境治理模式。但从当前的总体情况而言,“区域”及其资源的国际立法仍然侧重于保障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而对环境效应重视不足。故亟需国际社会扩大“区域”活动主体范围并加强能力建设和环境监管、统一相关环境标准并细化环境补偿基金等事项,促进“区域”活动之国际环境治理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以建立健全“区域”活动的国际环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生态发展。该文针对专业培养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双线并重、‘专业—科研平台—企业’三位一体”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