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基于自行发债试点省份发行地方债券时的市场公允价格,确定了能够影响债券风险大小的指标,进而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得到了全国31个省份及直辖市债务风险的月度估计值,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主要结论为:在2009--2013年的考察期中,全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各省份的年内风险波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中部省份的债务风险要高于西部和东部省份.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2015—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绿色债券、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三者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与资本配置、绿色债券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债券对资本配置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以及其作为中介变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资本配置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发行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绿色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贾男  张亮亮 《统计研究》2011,28(8):43-48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家庭的食品消费微观数据作为非耐用品消费的代理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振及高储蓄的现象,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城镇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其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不仅如此,本文还发现家庭越富有,习惯形成越强,储蓄倾向越高。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瞭望     
我国十省区市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将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此举被视为我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探索市场化发债的重要举措。财政部在其最新发布的《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中明确,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机制。与以往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与银行竞争和政府隐性担保有密切联系。文章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银行数据,利用银行分支机构的集中度衡量银行竞争程度,研究银行竞争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引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一方面,银行竞争能直接降低城投债的融资成本,但其作用程度受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调节,隐性担保能力越强,银行竞争降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银行竞争还通过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降低城投债利率。对银行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增多能降低城投债的利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预算法》并没有打破城投债的隐性担保。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文章认为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适度加大法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打破市场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预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地方政府过高的财政赤字,降低政府财政风险,在2011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制定,同时在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引发普遍关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启动,意味着我国正在探索地方政府发债的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稳定和规范的发债渠道,向自主发债模式过渡。此举对于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和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自行发债是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7.
走近可转换公司债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珍 《中国统计》2003,(10):40-4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公司债券,持 有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一定时间内按规定将债券转换成发债公司股票的一种特殊债券。自从1992年深保安发行第一只可转换债券以来到2001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批准发行16只可转债,其中14家成功发行。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和2O02年1月颁布《可转换债券发行细则》后,市场上开始掀起了一股可转换债券的热潮。可转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行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了探析,在揭示我国现阶段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及现实可行性,并对其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力美 《统计与决策》2006,(21):127-129
一、市政债券银行产生背景1.市政债券银行的产生市政债券穴M unicipal Bonds雪是指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所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但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投资期较长、利润回报不稳定等原因,所以市政债券自从1920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发展并不是很快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在统计“入世”与市场化改革双重背景之下,统计数据质量研究凸显其重要之处。本文选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内涵为研究对象,基于国际统计数据质量标准和各国统计部门成功实践经验的双重视角,对其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传统与现代”、“狭义与广义”、“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四组范畴进行梳理,进而总结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要点,并就此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何志刚 《统计研究》2003,20(4):40-5
一、中国国债融资制度的产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的经济资源分配方式是 ,首先由国家强制集中全社会的资本要素 ,然后再用行政手段进行分配。从融资体制角度看 ,国家在这里充当了资本流动的中介 ,国家是融资的主体 ,它把资本从所有者那里筹集起来 ,再分配给他所选择的企业经营者使用 ,这种计划经济下的融资体制被称之为国家融资 (张春霖 ,2 0 0 0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这种融资体制主要采取了两种基本形式 ,即收入融资和债务融资。所谓收入融资是指国家通过低工资、工农产品剪刀差等途径 ,把城乡居民应得的收入中可以用于长期储蓄的…  相似文献   

12.
冀云阳等 《统计研究》2019,36(7):91-103
本文研究了土地融资对我国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效果、地区异质性表现以及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利用2007-2015年间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活动显著促进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这一失衡现象的形成,并且此影响在人口流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表现得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负债型”城市化融资与“供给型”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能引致较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为土地融资会加重发展失衡城市的债务负担,而投资回报和效率较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机制。以上结论意味着不考虑需求因素而盲目依靠债务性投资驱动城市化发展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应探索建立推动城市化良性发展的融资体系,并在土地融资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建立稳定的投入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向锐  谭勇 《统计教育》2003,(3):35-37
笔者在明确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含义和理论基础之后,深入分析了我国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现状和西方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主要模式,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县改区"既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区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也可能是省级政府与地市级政府财政人事权博弈的结果。以江苏省2004年盐都县行政区划变革为个案,用合成控制法估计了"县改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盐都撤县设区改革加速了盐都的经济增长,但这一增长绩效并不显著,行政区划改革未能使盐都领跑江苏,甚至不能领跑苏北。  相似文献   

15.
陈梦根  尹德才 《统计研究》2015,32(11):79-87
政府债务统计是分析一国或地区政府财政状况和评估财政风险的重要依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际组织政府债务统计体系和英、美、加、日、中等国的政府债务统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体系和不同国家在概念、分类、指标、统计准则与口径、数据发布等方面的异同及主要特征。目前,中国的政府债务统计尚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概念与分类体系不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统计指标单一,不利于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监控。中国应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统计体系,重点在于:(1)统一政府债务统计口径;(2)尽快开展政府净债务统计;(3)加快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4)健全政府债务统计指标体系;(5)完善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股折价现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云汇  杨文 《统计研究》2003,23(3):49-5
新股的折价发行现象是新股问题中研究得最早、且研究得最广泛的问题。在市场化的发行制度下 ,新股发行的定价过程是发行企业、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多次谈判的结果。一个有效的IPO市场是不应该存在超常收益率的。但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在一些发行市场化的市场中 ,尽管承销商通过努力平衡对发行股票的供给和需求来得到最佳发行价格。但首日收益率 (即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的收益率 )仍然显著为正 ① ,即存在着显著的新股发行折价现象。如Loughhranetal.(1994 )发现 ,法国市场的首日收益率约为 4 2 % ,而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61个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较好的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债务阈值的存在性,且两组国家中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存在差异。但是,政府债务阈值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它随利率、通货膨胀、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而显示出动态性特征,且上述变量对两组国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许友传 《统计研究》2018,35(2):14-28
在或有债务不确定触发地方政府代偿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对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结构性风险进行了模型刻画,给出了两类债务违约概率的显示解及其估计方法。基于地方政府报告的显性债务和审计署的有关公告等,本文对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和或有债务规模进行了结构性分解和估算,多视角估计了不同久期(或平均债务到期时间)下的两类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状态,同时对比分析了其变动趋势。模型估计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形态是或有债务的不确定触发,在部分时段内,地方政府的结构性代偿压力明显较大,但债券置换等旨在拉长债务久期的政策设计有助于缓释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边界,降低地方政府的结构性代偿压力。本文用具体数字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状况及其变动趋势,以及地方政府债务久期之伸缩与其代偿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曾军 《统计研究》2003,20(2):36-3
从 1997年下半年开始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加之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一度转入低谷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势。为此 ,我国政府从 1998年开始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截至去年年底 ,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连续实施 4年 ,从实施的情况看 ,效果明显。特别是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直接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项目配套资金和银行配套贷款 ,集中资金力量建成了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 ,使大江大河大湖、交通运输条件和粮食仓储设备得以改善。同时 ,国债的运用 ,还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促进了产业升级 ,促进了环…  相似文献   

20.
吉瑞等 《统计研究》2015,32(12):30-37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微观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2)“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