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体育保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保险在中国出现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体育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针对制约体育保险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保险意识不强、险种单一、中介服务不适应需要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留置权能否善意取得事关债权人与第三人的利益保障与平衡,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具有规范与现实意义。即使是在《物权法》出台以后,鉴于立法对于留置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之规定不甚明晰,而导致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并未平息。不论是从学术抑或实务角度而言,此问题都与对留置财产的解释直接相关。若将现行法上债务人的动产解释为不以债务人所有之动产为限,尚包括第三人所有但由债务人交付债权人并由债权人合法占有之动产,则留置权之取得就与债权人之善意与否无关,从而不存在留置权的善意取得问题,而直接以成立留置权的法律规定作为规范基础即可解决在第三人所有之动产上成立留置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风云际会的地方。近现代中国发生的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及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等许多重要事件,都源于广东或以广东地区最为活跃。在这些风起云涌的斗争中,也孕育出许多英雄的群体。这些事件和人物曾有力地影响过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使广东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广东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沿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东爆发,英国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国门。随后,列强接踵而来,广东成为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最早的地方,从而也历史性地…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4)
本文从主权维护的视角重新考察了锡良提出的锦瑷铁路计划,着力于锡良、清政府、列强之间围绕锦瑷铁路计划所进行的利益博弈,并以此为支点,窥探主权维护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提出一系列改革任务。要完成相应的改革任务,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收入分配制度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并进一步规范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机制,这是保障人民利益的制度基础;必须全面落实三次分配制度体系,规范运用三次分配的激励作用与公平功能,这是保障人民利益的关键举措;必须全力消除机会不平等,缩小二元体制等造成的机会差异,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奠定基础,下大力气消除城乡差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人寿保险合同中若干法律问题吕安青人寿保险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人身保险。寿险资金的运用是各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所以各国都大力开发寿险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下称《保险法》)颁布实施后,对我国寿险市场起到了保护和规范的作用,从而使人寿保险业...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披露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投资者利益,研究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和不及时问题依然存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应扩大会计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健全信息披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敖带芽 《探求》2008,(3):27-33,21
广州公民的利益表达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典型意义,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以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为主,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值得注意;以理性化的利益表达为主,非理性化的利益表达要进行规范;民生型问题成为利益表达的重点;利益表达以新闻媒体这个渠道为首选;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利益表达呈现出层次性。广州公民的利益表达已经反映出了我国都市型公民利益表达的一般理论要则。  相似文献   

9.
吕卓 《求是学刊》2016,(3):67-72
保险行业的声誉是由行业内部的全部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共同营造的,因此对于保险业声誉的研究需要站在全行业的高度,从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全面维护保险行业形象,建设保险行业声誉。文章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将保险行业声誉视为公共物品,由过去单纯研究保险公司声誉风险拓展为基于行业高度探究声誉风险监管的制度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机制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开端,但日本统治集团策谋已久的“满蒙问题”却是欧美列强无不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不只是向中国行使武力,同时也意味着向列强挑战,意味着日本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所谓“满洲国”方案,从制订到实行,集中,典型地反映了国际因素对日本外交决策过程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日,湖北省民政厅印发了《湖北省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试行)》(鄂民政规[2010]5号,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就湖北省内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质量控制、服务合同评审和评价与改进等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是该省针对养老服务行业出台的第一个全省性养老服务规范,在全国也属于较早出台的地方性养老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关于义和团方面的资料汇编已经汗牛充栋;有关专题研究,也已成果卓著。很多问题,已经很深入。本文主要利用日本参谋本部所编《明治三十三年清国事变战史》,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八国联军在义和团时期的种种行动,分析其内部存在的争斗。借此探析各国此后的争斗,在此已经露出端倪。最为明显的就是日俄在东北问题上的争夺,已经为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还可以看到日英结盟的影子。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反映当时的国际关系,更能看清各国之间的利益纠葛,以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13.
广东地处祖国的南大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的势力大举入侵,这块土地便沦为西方列强在中国最早建立殖民、半殖民统治的地区。广东人民从此遭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迫、剥削,而广大劳动妇女,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摧残,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斗争。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这块土地成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冶阶级的主战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都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活动。因此,广东妇女较之内地妇女,更多地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和革命斗争的锤炼。她们为了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毅然冲破封建牢笼,挣断旧礼教的枷锁,走向社会,投入斗争。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规范推进的原则,加快构建与广东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4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出台这一文件,触及最高领导层的待遇问题,既是对八项规定的拓展和深化,也展示了中共高层改进作风、从严治党的决心。201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这是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后,中共再度以文件形式规范高官在住房、用车、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待遇。舆论认为,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4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出台这一文件,触及最高领导层的待遇问题,既  相似文献   

16.
保险业作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第三产业 ,以组织后备资金形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虽然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窄、保险公司资产面临较高利率风险、保险资金运用中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实践和保险业经营运作趋势不适应 ,但可以通过修改《保险法》 ,提高资金运用收益率以明确资金运用方式、范围 ;通过建立专业化资金运用体系 ,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和风险监督机制 ;为保险资金运用拓宽渠道 ,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为了拓展全球贸易染指亚洲,加剧了各国的生存危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结束不久,英日两国间因文化与利益纠葛也频起事端,"生麦事件"导致英国和萨摩藩冲突激化,"萨英战争"爆发,英军因轻敌在海战中意外失利。然而,萨摩藩旋即意识到与英国存在巨大实力鸿沟,转而全面向英国学习,从而推动日本跻身列强行列。偶然性事件背后有其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因素,危机意识与尚武黩武特质是日本化解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萨英战争"的历史意义在于撬动历史,即以某个事件发生为契机,实现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邓亦武 《唐都学刊》2002,18(4):36-39
帝制初起时 ,一战方酣 ,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对华政策大多以日本的意志为意志 ,为了争得对袁世凯政府的控制 ,列强争相怂勇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称帝之事呼之欲出、反对之声叠起时 ,日本为了乘中国国体变动之机扰乱中国以达其侵略之目的 ,联合西方列强出面干涉 ,劝告袁世凯延缓帝制 ,煽动中国内部叛乱 ,并对袁世凯施加经济压力。以日本为首的列强的出尔反尔是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新 《求是学刊》2004,31(6):142-148
本文运用美国外交决策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的政策进行了再研究。总统威尔逊之所以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主要出于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持中国共和运动的考虑。威尔逊政府对中华民国的承认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影响战胜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或者说是理想政治战胜现实政治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非洲内陆探险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殖民列强侵略非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通过对非洲内陆探险动因的考察,探讨了西方列强对非殖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征,揭示了非洲内陆探险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列强殖民政策的演变及欧洲科学事业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