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义祥 《经营管理者》2013,(24):232-232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渐凸显,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妥善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渐显露,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总量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包括:立案制度上明确信访案件的受理范围和受理方式;办结制度上规范终结程序;完善其他各项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3.
丁国志 《决策探索》2011,(12):48-48
涉诉信访是指涉及法院诉讼活动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对法庭的审判及法院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有异议,并进行信访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近些年来,涉诉信访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法院开拓新局面的障碍之一。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情况复杂,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有必要对涉诉信访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涉诉信访案件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涉诉信访的含义进行界定,寻求涉诉信访的缘由,明确法院在涉诉信访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法院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与日俱增和居高不下的涉法信访,其人次数量足以构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涉法信访作为一种现象,它所反映的真正问题是司法公正问题。针对影响司法公正或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认同的因素,对涉法信访进行"综合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出路。为此,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合理构建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
涉诉信访是指涉及法院诉讼活动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对法庭的审判及法院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有异议,并进行信访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近些年来,涉诉信访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法院开拓新局面的障碍之一。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情况复杂,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有必要对涉诉信访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访权在性质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公权利;另一方面,从信访内容来说,它同时也是一项私权利.信访权的这一双重性质决定了信访应是实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益的一项重要民主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完善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笔者通过几年来对涉法上访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执法监督的关注和思考,在此就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规范和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信访制度的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一些无理缠访、非法上访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对非法信访、无理缠访现象的预防和打击惩处力度不够,造成无理缠访、非法信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司法的权威和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信访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本文探讨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信访制度的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一些无理缠访、非法上访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对非法信访、无理缠访现象的预防和打击惩处力度不够,造成无理缠访、非法信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司法的权威和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信访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本文探讨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4,(44):26-27
正11月4日,全国信访工作专题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和水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中央政法委出台三个文件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进行推进。在此方面河北、安徽、四川、江西、江苏五省通过创新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成果,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建设的视野下,我国司法改革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形式法治建设为主兼顾实质法治建设,变当前的内向性改革为内外兼顾,将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改革视野,让渡部分司法权于社会,进而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立足检察职能,构建和谐理念下的涉检信访的新格局进行了积极探讨。并结合和谐社会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平等接访机制、便民维权信访机制、初信初访息诉机制和多元化调处信访机制等涉检信访长效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于韡  谷荣 《决策与信息》2010,(11):47-47,131
传统执法理念中,解决涉检信访问题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关系到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非涉检信访案件越来越多地汇集到检察机关信访接待部门,如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检察机关面对新的挑战,应及时更新执法理念,改变传统一推了之的工作作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方式,努力成为化解非涉检信访案件矛盾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6):14-14
河南省三门峡市立足于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实行信访代理、流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专项资金、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周会审制度,使大量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全市2011年赴京涉法涉诉“非访”保持“零登记”。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各类矛盾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出来,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处理涉诉信访工作中应提高对涉诉信访工作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涉诉信访工作中的关系;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的预防措施,维护信访工作的正常秩序,保护法官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社论社评     
正2014年3月20日《用法治方式化解信访难题》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归根结底,包括破产机制在内,监管层应该在竞争环境上保障大小银行的公平性,在防风险守法律底线基石上,保证银行在各自特色领域司法的公信力来自其终局性。因此,《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规定了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处理好"终而不结、无限申诉"难题。这是出于节约司法资源、行政资源和当事人讼累的考虑,并非"甩包袱"。  相似文献   

17.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为民办实事的有效途径.但如把上访看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本该用法律解决的事情却偏偏去找领导、找党委和政府,这就有失偏颇了,效果肯定不会好.在当前社会转轨时期,法制环境、法制状况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相对滞后,一些涉法问题进入信访渠道,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受传统"遇事找政府"的观念影响外,更多的是目前的法制环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正常的法律渠道不畅,群众诉讼难,诉讼成本过高,诉讼时间过长,判决执行难,致使部分涉法当事人转向信访渠道,以致近年来信访部门受理涉法问题呈逐年增多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上访的个人来访看,有三分之一的案件是涉法案件.这些上访的群众大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相信法律.  相似文献   

18.
冯慧 《决策探索》2005,(7):64-65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司法程序处理的案件和涉法信访的数量明显增多。这既是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体现,同时又反映出司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量的涉法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增加了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损害了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层面,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共存的状况不断涌现,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以访压法"等现象突出。可从法社会学视角梳理应对思路,并通过制度构建与实施探索出具体的困境应对之道。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涉诉  相似文献   

20.
正渝北区法院扎实开展"排查化解重信重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信访工作专项活动,紧紧围绕"五个一"等要求,集中力量解决涉诉信访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市涉诉信访稳定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