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造优良环境池塘面积不宜过小,一般以2—10公顷为宜,水深要求在高温季节深水区能达2米以上。蟹池内做成沟状或中央做一土堆,形成浅滩,沟的面积占池面积的15—25%。水源可靠,无污染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能灌能排。池外围用黑色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入土10厘米,每隔0.7-1米用竹桩固定,外加网片防敌害入侵蟹池,池埂内坡用厚塑料膜铺垫以利保水。蟹种放养前15天左右,彻底清池,干池清池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5―70千克,带水清池用125―15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清池后加入新水,及时栽植水草。水草的种类包括浮…  相似文献   

2.
筱军 《小康生活》2004,(10):33-34
一防池浅。养蟹池塘,深度以1.5—2米为宜,不宜过浅。池底要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深约1—1.5米。幼蟹放养后,要勤换水,并保持水位稳定,以防蟹重新打洞。二防逃跑。池塘四周,可用塑料板、橡胶板、水泥板围住,或用砖  相似文献   

3.
一、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水深1.5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以下,面积10—20亩左右。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状,实行高灌低排,池周用钙塑板防逃。二、清整池塘。12月份干塘曝晒,清除池底多余淤泥,整理好塘埂,蟹种下塘前15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三、蟹种选购与放养。幼蟹要求规模一致、附肢完整、无病无伤、未性成熟。春节前后,每亩池塘放养  相似文献   

4.
扣蟹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在成蟹池中围网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保证来年成蟹养殖蟹种需求,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下面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将其技术要领简要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排注水方便,水深达1.5米以上池塘均可。(2)防逃设施:白铁皮、玻璃、塑料布等均可作防逃设施,将防逃材料埋入地下10厘米,土上部分高50-60厘米,外侧辅以竹桩等固定支撑,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3)苗种放养。①蟹种放养:除第一年养  相似文献   

5.
池塘80:20养殖模式,源于美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是以吃食性鱼如鲫鱼、草鱼、鳊鱼、青鱼等为主养品种,以滤食性鱼(花白链)为搭养品种,最终产出占总产量80%的主养鱼和20%的搭养鱼的一种养殖模式。1、养殖条件:(1)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水深1.5—2.0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四周洁净,无杂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 值7.5—8.5;池埂坚实,不渗不漏。(2)设施。增氧机、水泵等,进排水口设拦鱼栅,进水口用20—40目的筛绢过滤,阻止  相似文献   

6.
一、养殖环境池塘四周无污染源,水质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二、养殖设施1.养虾池:面积2-15亩,有独立进排水系统,池深2-3米,坡比1:3,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倾斜,淤泥小于5厘米,抽进虾池的水要经  相似文献   

7.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网箱养青虾适合于池塘、水库、湖泊、河流浅滩等水域。要求养殖水域水体缓流,水质清爽、PH值7左右。溶氧4.8毫克/升以上,底质平坦、向阳避风、水质无污染、水深2米以上。(二)网箱结构与装配。为适应大水面水位变化的特点,便于移动网箱,  相似文献   

8.
(1)早清塘消毒。池塘清理整修包括:清除过多的淤泥,浅塘改深,漏水改保水,建防逃设施,疏通排水井、渠等。在放养种苗7—10天前用生石灰化浆遍撒全池杀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每667米~2(1亩)干池75千克,1米深水池150千克。也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匀撒,用量为每667米~2水面、1米水深13.5千克。  相似文献   

9.
宋长太 《小康生活》2002,(11):22-22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州的沿海水域,属热带虾类,其养殖饲养管理有一特殊要求,其中后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1)水质调控:南美白对虾抗低氧能力较差,对水质要求较严格,有条件的养殖池塘最好要配备增氧机。平时根据池水的肥瘦、水色、天气情况适当施肥和加水、换水,虾苗投入30—40天后应使用底质、水质改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术研究,培养和推出优秀青年作者,提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办刊质量,在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6年1月11日举办了首届(2004—2005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如下:□一等奖:1.《“和谐社会”浅说》邓伟志(上海大学文学院)2005年第2期2.《中国早期电影理论中的真实观念》胡克(中国电影艺术中心)2005年第5期□二等奖:1.《跨国公司扩大对华R&D投资的影响与对策》王建华(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2004年第4期2.《“本色化”与社会化——近代上…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过后至5月期间,如果能利用热源等提早1-2个月繁殖培育夏花苗,可在当年养成商品鱼出塘上市,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鱼效益,速养技术如下:(1)准备池塘及饵料。培育早繁苗夏花的池塘,以面积1-3亩、深1.2-1.5米为宜,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放苗前10-15  相似文献   

12.
一、池塘条件。亲虾培育池塘4口,每口池塘面积5亩,共20亩。池塘坡比1∶2。池深1.5米,池坡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四周用石棉瓦建防逃墙。池底部中央用砖和水泥做集虾沟,沟深40厘米,沟宽50厘米,沟长近于池塘底长。向外抽水点设在虾沟中最低点,清塘时虾会随着水流集中在沟内,便于捕捞。1、隐蔽栖息物设置。在池塘四周种植占水体总面积1/3—1/2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在池底和池坡放置单层和多层管状隐蔽物,放置材料为竹筒和废旧橡胶性物质。2、增氧机配备。龙虾喜清新水体,亲虾池溶氧要求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值7.5—7.8。因此,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10月,笔者在河北省香河庆功台庄园,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生态养殖试验,通过施用生物制剂和采用配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及消毒处理:虾池为新开池,养过一年鱼种。池塘位于外荡边,另有机井7眼,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符合渔  相似文献   

14.
龙可 《小康生活》2003,(4):25-25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鱼、虾、蟹、鳝、鳅等多品种混养,可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内设2吨水泥船一条,用于管理。池塘内侧埋入密眼聚乙烯网布,以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埂牢固,用石棉瓦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般用发酵法,即用1份秸秆与当量浓度(0.1-1.0)2—4份硫酸溶液混合,在100℃—125℃条件下,蒸煮0.5~1小时,再加入适量的铵(PH值4.0~4.5),在30℃下发酵1-7天,烘干即可。日本将秸秆(如稻草)在熟石灰水中浸泡24小  相似文献   

16.
于忠诚 《小康生活》2001,(10):24-24
鱼种池每年有4—5个月的利用率不高。笔者总结了鱼种与青虾混养技术,为鱼种池的合理利用找到增产、增效路子。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只要能育鱼种的池塘,都能进行鱼虾混养,一般要求面积1—5亩,水深1—1.5米,底泥较少。为集中捕捞和清塘方便,在池底开挖宽  相似文献   

17.
蟹池选择 混养池面积不宜过大和和过浅,选水草、天然饵料较丰富的水体。池塘面积20—30亩,水深1.5—2.0米,大水面网围养殖40—60亩,水深1.0—1.5米。  相似文献   

18.
凌剑  陈玲 《小康生活》2005,(10):28-29
1、选择适宜池塘 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是池养鳜鱼的一个根本条件,池塘最好是东西向的长方形,长宽比2:1或者3:2,这样日照时间长,夏季受风面积大,有利于水中溶氧量的提高。单养鳜鱼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或者过小,过大则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则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以1000-3335平方米为宜,水深2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壤土、淤泥,腐殖质较少,水宜清瘦,如有微流水更好。在池塘中还应培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供鳜鱼栖息,  相似文献   

19.
徐富华 《小康生活》2003,(11):25-26
我国淡水养鱼技术,在长期实践中发展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鱼法,用“八字”法养鱼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产量,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1)水——充分利用水资源,改良水质。鱼池水面大,受风面积也大,能增加  相似文献   

20.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采用“两段法”池塘养殖收益很高:1.建池。池底最好泥质,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m 左右防逃,水深1—1.5m。要求水源充足,中性或偏碱性,水温不超过30℃。鱼种池500—1000m~2,成鱼池2000—4000m~2,微流水式养殖最好。鱼池1/5的水面种植水浮萍或水花生等遮阳和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