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长安歌舞戏服饰深受西域歌舞戏服饰的影响,其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戏剧服饰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唐代长安歌舞戏中的大面、踏摇娘服饰为例,根据唐代长安与西域歌舞戏服饰艺术特征的对比结果,运用文献结合考古图像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唐代长安歌舞戏中大面、踏摇娘服饰的形制特征及其与唐人日常生活服饰之间的关系,阐释丝绸之路上唐代长安与西域在歌舞戏服饰方面的文化交流以及其传递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2.
佛教艺术对唐代服饰文化的渗透,一方面丰富了唐代服饰色彩和织艺技术,另一方面丰富了服饰的文化内涵;也为现代服饰设计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服饰史论者过多地强调宋代服饰的保守和封闭,其实,儒雅化才是宋代服饰最重要的特征.在宋代,无论士庶服饰还是军戎服饰,都具有明显的儒雅化趋向.宋代服饰文化之所以走向儒雅化,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不仅提高了文臣地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这是宋代服饰文化趋向儒雅化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原因.二是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构建是宋代服饰文化儒雅化的深刻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因.宋代服饰文化儒雅化不仅是对唐代开放、热烈、张扬的服饰风尚的一种革新,而且对后世尤其是明代服饰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观念上,都有着一种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人衿褶服演变的文化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官员祷褶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传入中原后,隋唐时期一度抬升至官员礼服。初、盛唐时期作为朝服、公服的替代品,至代宗朝后渐废,可谓命运多舛。祷褶服在唐代的演变经历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即自然美服从于伦理美。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不仅具有御寒、遮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体现着极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是伦理政治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服饰与环境感应相协调的原理,即是在以地理区位偏远和社会经济欠发达的主要背景下,贵州苗族服饰保留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格。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景现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和对其服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历史景观探析,指出贵州苗族居住的山区地理环境是其服饰文化地理错落分布、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丰富多彩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空间格局,在中国服饰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亚形态,不同文化间的转化和解读相当繁复,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非语言符号是文化亚形态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北方游牧民的不断迁徙及其与中原农耕民的频繁往来,推动双方不同服饰文化元素、服饰制度以服饰文化符号的形式汇聚和交融。服饰文化符号的形象性与意向性,是加速服饰文化凝聚性结构形成的前提。通过战争、礼仪、和亲、礼物馈赠等交往情境下服饰符号意象的再生产,服饰从地域性、族群性符号转变为双方共同使用、共同享有的文化符号与视觉形象,成为建构中华文化象征体系的重要文化来源。  相似文献   

7.
古代服饰是物质文化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进展,科学工作者在新疆境内发现不少属于唐代的衣饰实物,此乃西域文化史和新疆古代民俗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本文依据现有考古遗存之服饰实物和有关壁画形象资料结合史籍记载,拟就唐代西域服饰的起源、流行,以及同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服饰是一种文明的体现,维吾尔族特殊一支的克里雅人特色服饰文化是克里雅人长期延续下来的,并且与其他地区维吾尔人的服饰不大一样。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他们的服饰文化,了解他们的穿着习惯,并科学总结,不仅要让现代年轻人了解,还要让后代继续传承延续下去。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冲突的环境下,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和保护克里雅人独具风格的服饰与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饰文化的深层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的服饰,是人类文化最早的物化形式之一,它既以特定的物质形态为前提条件,又体现着精神文化的深厚意蕴。中国服饰文化,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文化创造,同时也凝结和渗透了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深刻精髓,即“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念。这种观念在中国服饰文化的起源中初露端倪,质料与色彩上刻意追求,形制观念上严格限定,从而使中国服饰成为了政治伦理观念的承载符号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具象表征.  相似文献   

10.
论唐代道教对唐代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道教发展到唐代,由于老庄思想的介入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家哲学成为道教思想支柱;轻方仙道术,重心性双修;道教全民化。唐代道教渗透于唐代文化各方面。本文拟从唐人的文化心理意识、审美情趣和唐代的文学、艺术、民俗、科技诸方面探讨唐代道教对唐代文化的影响及唐文化的道教特征,说明唐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官员袴褶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传入中原后,隋唐时期一度抬升至官员礼服.初、盛唐时期作为朝服、公服的替代品,至代宗朝后渐废,可谓命运多舛.袴褶服在唐代的演变经历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即自然美服从于伦理美.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不仅具有御寒、遮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体现着极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是伦理政治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民族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它不单是纵向的继承和延续,更多的是横向的兼容和并蓄。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汉代的服饰形成,其中吸取了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魏晋南北朝因民族融合而带来的服饰上的交融以及隋唐时期的胡服风尚,至元清时的服饰改制,可以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入民族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卓尼藏族服饰是洮州地区农业区藏族(今卓尼县)特有的服饰文化。它的产生、发展是区域文化的产物,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记录和图像资料为证。从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卓尼藏族服饰在融合了汉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受到蒙古族和满清服饰文化的影响,并具有时代性质。  相似文献   

14.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服饰文化是广东昼民生活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疍民的服饰形态具有“亲水”的个性,在原料方面具有地带性的特征,同时也是区别水陆社会身份的景观符号;在服饰的空间分布上,珠江三角洲、粤西、粤东各地的昼民服饰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在经济社会朝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昼民服饰文化的特征朝“离水”的方向发展,其文化保护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服饰文化是一种美的感性和理性的表达。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并通过服饰的款式、色彩、线条等直接地传达服饰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人与服饰文化中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灵魂人物,也是这部巨著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从各版影视剧中的黛玉的服饰造型看,对于传统服饰文化设计,设计师们大概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从原著的细节入手,兼以考证清初妇女服饰风俗和习惯,力求还原当时的服饰造型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体现文化内涵;另外一种则是应用设计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去传达某个人物服饰的特征和特点。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缺点。以影视剧中黛玉服饰设计为例,分析这两种趋势的优劣,从多角度归纳总结服饰文化设计的精髓,探讨服饰文化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清康熙五十四年刻印的《钦定词谱》为主要语料库,同时参考其他文献,对词牌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通过考察发现,词牌中出现了多种服饰名物,还发现了服饰著作中没有提及的服饰名物。并同时探究发现,在都市文化发达的前提下,服饰文化对词创作影响深远,同时文学创作对服饰文化的反馈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服饰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最直观的文化之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水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本文就撒拉族服饰文化发展源流、演变以及服饰特征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撒拉族整体文化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