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玄英论“本迹”李刚成玄英,生卒不详,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后不知所终。他是唐初道教重玄学派讲重玄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①,是道教思想史上的著名道教学者,著有《老子注》、《庄子疏》②。本文即据...  相似文献   

2.
论成玄英重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玄英双遣双非的重玄美学以“空”代“无”,解决了老庄滞“无”在美学思维方式上造成的偏颇,他所构造的重玄妙境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了修道者的终极追求,而圣人的“妙契重玄”更是大道"圆融无碍"之美的具体展现。作为宗教学家,成玄英在他的美育思想中也始终贯彻了重玄之思。重玄美学不仅是对传统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创新,对后来道教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玄英是唐代治“重玄”道学的杰出代表,其综众家之长注疏《老》《庄》,深发“重玄”之妙论,“不舍仙家之术,更参释氏之文”,既言修身治国,亦云非有非无。在修炼观上,则主张去躁归静,性命双修。在道教思想理论和道教修炼理论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庄子》中多处以镜喻心,突出的是心斋的无思、无欲、无我的澄静状态。成玄英对心镜的理解是以他的重玄思想为基础的,圣人体证得重玄之道,不执著于有无,动静一源,世俗亦不能损其真性。所以从外在的随物升降和光同尘这一点来看,成玄英对心的"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的理解同庄子、郭象取得了基本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科玄论战”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玄论战”作为一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哲学事件 ,深刻地影响着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走向。“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科学派、唯物史观派所论争问题及其言说方式对 2 0世纪中国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唯物史观诸派文化哲学的影响以及“科玄论战”中三方话语的撒播带来的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内在困境及其消除的理路 ,表明对“科玄论战”的历史反思仍将对 2 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家的宇宙观发轫于春秋,经两汉魏晋兴起,至隋唐五代成就重玄,后于明清汇 融同源。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前后相继,但不同时期观点主张不同,肇始于老子的“道”论,继之庄周的“气化”论及文子等的“浑 一”论“、太一”论,再有王弼的“无”论,发展为成玄英的“气论”,终结于宋明以降的三教融合。  相似文献   

7.
“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poetry)是这派人去世后才形成的一个术语。最初威廉·德拉蒙德(1585—1649)提出似乎存在着一批“玄学派”作家;其后,由于著名的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博士(1709—1784)的评价影响较大,从而使“玄学派”定了名。作为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约翰逊博士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他认为诗歌应成为人类的朋友,作品应具有安慰的价值,其中心则应体现人的价值。他对玄学派诗歌的评价颇有贬意,批评以约翰·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没能为读者提供直接的爱或触及感情,缺乏帮助人们忍受人生磨难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庄子·列御寇》内有一则著名的寓言,录如下: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斤之家。三年枝成,而无所用其巧。”自唐代成玄英《疏》谓其寓意为“虽大无益”以来,几无异议。然而,如仔细考察,这则寓言似有其更深的内涵。《列御寇》隶《庄子》杂篇,当作周手笔,但必然代表着庄子学派的观点。“屠龙”的寓言前,有一段庄子后学祖述庄子的话: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争,亦称“科学与玄学”之争,是1923年发生于资产阶级哲学阵营内部的一场论争。玄学派的主角是张君劢、梁启超。所谓科学派的主角是丁文江、胡适、吴稚晖。1923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张君劢在清华作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发表于《清华周刊》272期。  相似文献   

10.
生存论哲学主要是围绕着人的生存而展开的研究,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方式的问题。在生存论视域下对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进行审视,发现:成玄英对"玄"的界定,以及通过"遣有去滞"、"和光同尘"的认识方法对"玄"的形而上追问,达到"人"与自然、道与德、境与智的冥合,从而超越了主客关系,寻求主客未分的前状态,又"处染不染"而回归现实。无疑对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代崇道之风盛行,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比如成玄英从道教观点出发,其注疏有一定成就,但他又把重玄之道强加给了庄子。  相似文献   

12.
道教的“守一”实践论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的发展,又是推动成玄英重玄学思想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而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的深度融合,开启于更早问世的《老子节解》的认识中。梳理揭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守一”学说的独特精神气质,则是把握道教哲学的深刻演变的不可多得的时代坐标。  相似文献   

13.
《重新发现老子》一书 ,是作者对《道德经》原文深意的发现而提出与他人完全不同的新见解 ,本文概之。其中 ,对道、德、道常 (朴 )、道、道冲、道隐、孔德以及无、玄、啬、绝圣、绝学等在《道德经》中的真正含意进行了逻辑自圆的认定。真正论证了老子道德的自圆性 ,说明了人类全部文化所阐明的自然与老子观念相容 ,说明老子关于人为如何合乎天然的论述反映了“东方事务学”的风骨。从而拂去三千年来加在老子身上的尘污 ,第一次明晰、完整地再现老子思想的光辉。特别是 ,本文将事物的终极原理归结为“善贷善成”而与大易原理一致 ,以概括最小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4.
发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科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实证主义和新儒家三方有关“中国向何处去?” 的一次思想会战.所以,它的意义远非哲学思想能涵盖,这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它的原因之一.这场论战,名义上是主张西化的“科学派”与主张东方化的“玄学派” 之争,实际上远不限于此.尽管双方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因果律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其真正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自东晋至隋唐时期佛教诸家对于源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重玄"一词各取所 需的借用,并且指出:被佛教最早发明的"重玄"义中的"双非双遣"义在佛教中观的语义背景之下为道家重 玄学所接受和完成,并最终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标识性概念,而这一现象无疑正是佛道互相交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叶适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是南宋中期继陈亮、辛弃疾之后有名望的抗金爱国志士,在思想上属于“永嘉事功学派”(此派又与陈亮、吕祖谦为代表的永康、婺学派合称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先生文集》、《别集》,在学术上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叶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南宋晚期之后的官学)颇多抵捂,所以叶适及其书在其身后长期受到冷遇。目前一些学术著作中对叶适的介绍也不够详细。所以,本文愿对叶适其人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三年二月至年末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称“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以胡适、丁文江等为代表的“科学”派和以张君劢等为代表的玄学派,就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所进行的一场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关于这场争论的哲学方面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批判,已有一些同志,主要是研究哲学或哲学史的同志,先后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文章或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评述。本文仅就“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政治思想倾向,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同志和读者,也真诚地希望研究哲学或哲学史的同志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8.
一,太谷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的最后一个学派,是儒学的不显传的一派,以儒为本,释道为用。 二、归群宝籍中不少是文学作品。 三、太谷学派文学作品中以刘鹗《老残游记》为代表,是太谷学派的传道书。 四、“作者信仰,并见于内”(鲁迅语)对《老残游记》的评价也同样适合于太谷学派其他文学作品。 五、张积中《题(红楼梦)后》是近代评论《红楼梦》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19.
《重新发现老子》一书,是作者对《道德经》原文深意的发现而提出与他人完全不同的新见解,本文概之。其中,对道、德、道常(朴),道Feng,道冲,道隐,孔德以及无,玄,啬,绝圣,绝学等在《道德经》中的真正含意进行了逻辑自圆的认定,真正论证了老子道德的自圆性,说明了人类全部文化所阐明的自然与老子观念相容,说明老子关于人为如何合乎天然的论述反映了“东方事务学”的风骨,从而指去三千年来加在老子身上的尘污,第一次明晰,完整地再现老子思想的光辉,特别是,本文将事物的终极原理归结为“善贷善成”而与大易原理一致,以概括最小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应该是张衡《思玄赋》末的系诗,而不是晚了百年之久的曹丕的《燕歌行》。关于这一问题,拙文《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辨》(见《齐鲁学刊》1987年第一期)已作简论。张衡的这首七言诗,明冯惟讷《诗纪》曾予收录,可见他也确认它是一首诗。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南北朝诗》,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逯先生的辑校完备谨严,比起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可谓“后出转精”。但在该书中,逯先生收录了《思玄赋》的一首歌(四言),却未收那首七言系诗。他颇不以《诗纪》收录《思玄诗》(即赋末系诗,题目为冯惟讷所加)为然,在按语中,他认为那是“《思玄》系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