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考察晚清西学传播与陕西社会转型,采用了文献解析与梳理的方法进行研究.晚清陕西虽然不是西学传播的中心地带,但却非常活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西学传播的过程中,新式学堂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变、留学日本的兴起等促进了陕西教育的转型;晚清西学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促进了陕西实业和科技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西学的传播不仅为陕西注入了新鲜的空气,而且为民主思潮的传播及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晚清西学的传播对陕西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翼同时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康梁维新派举起“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旗帜,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掀起了传播西学的热潮,在西学广为传播的前提下,陶铸了自己的思想武器——新学,并找到了学习西方的途径——以日本为师资,最终确立了以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救国方案,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客观上起了开辟道路、准备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严复出于救亡图存的强烈责任感,遂积极传播西学。他系统地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进化论思想、民主自由思想、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方法论,给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以巨大启蒙。  相似文献   

4.
维新派通过报刊宣侍西学、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文化思想桎梏,点出了爱国民主的火炬;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报刊揭露清朝的腐败统治,传播民主革命思想,驳倒了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民主、反对平均地权的谬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传播的西学主要是天主教教义和科学技术.晚明王阳明心学大为流行,为恰在其时来到中国的西学充当了媒介.王学打破了程朱理学对思想的垄断,创造了西学得以输入和传播的文化氛围;王学注意伦理学的自愿原则,为天主教教义的传播架设了思想桥梁;王学大兴讲学会的风气,对天主教的传播提供了组织形式上的借鉴.明清之际兴起的实学思潮则与西学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皆有相通之处.对西学的接应,为这个时期重建思想世界增添了一幅新的图案:以天主教"补儒易佛"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以汲取西学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世界.就此而言,西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世界的重建是有着内在关联的.然而这一重建的蓝图没有得到实现,直到近代王学与实学再次充任西学的接应者,并且西学成了思想世界重建的引领者.由此来考察明清之际思想与中国近代思想之间的历史脉络,西学无疑是内在于明清之际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的.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哲学在日本的传播战后日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倾向,同它的经济、政治和整个生活方式一样,也受到了欧美风的强烈冲击。五十年代,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日本资产阶级哲学界占统治地位;六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现象学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主要课题。 1.存在主义在日本战后,在日本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是最重要的一个流派。五十年代末期,实用主义的影响已日渐衰落,逻辑实证主义到了六十年代才有比较大的发展,而存  相似文献   

7.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全面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引介西学过程中,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和撰写书评,对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介绍,从而将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知识引入了中国。严复引介传播西方古典文化的工作,为维新变法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文化武器,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也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西学传入近代中国后,急需大量表述新知识、新技术的语词。林则徐、魏源等晚清先哲及来华传教士为创出新语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早期中文报刊与西学著作是新语词得以传播的媒介,英华词典也在新语词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通过在中国出版的西学著作获取了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获得丰富的抽象词汇和专业术语。西学东渐及中日间的文化互动,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社会与历史,也给两国的语言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梁启超在中国西学传播史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戊戌变法前传教士和中国学人与其后的赴日学者传播西学的比较看,梁启超的西学传播在中国的西学传播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然而,提及西学传播的重要贡献者,大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严复。当然,仅从西学传播的“第一时刻”,严复当之无愧为“第一”。但若从西学传播(特别是哲学)的时限、数量和影响度上比较,梁启超却不逊于严复。因此,梁启超与严复同样拥有“启蒙大师”的盛誉,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20世纪初叶中国自治思潮和自治运动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原因。认为自治思潮对清末民 初的政局演变和制度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传播西学,开启民智,也有助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早期现代化,并 成为早期共产主义者思想转变的契机。因而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政治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自治实验的破产证 明了资产阶级和平改造中国的方案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治变革时期日本对待西学的基本态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人对西学的态度自 1 8世纪以来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而明治变革时期当政者与启蒙思想家对待西学的言行、这一时期西学传入并影响日本社会的实际状况等 ,证明当时日本对西学的基本态度 ,既非只重“技艺” ,又非由着重于物质技术层面逐步扩展到政治制度与经济政策 ,而是多层面学习与吸收 ;日本当时存在的保守势力也不足以改变这种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2.
西学东渐之时,清代学者对待西学的态度不一。戴震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有为"思想和大一统观念,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更是有着"天朝大国"的优越感。他凭借自己扎实的考证功力,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促进了"西学中源"说的发展和成熟。戴震虽然坚持"西学中源"说,但对西学并不鄙视和排斥,他的"西学中源"观因此比前人更为具体和实在。戴震以中学为标准来检验西学源流,未能以理性思维来审视和评判文化传播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使人们难以真正认识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导致中学的夜郎自大,其狭隘偏颇的保守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文化本位观及其西学来源于中土的实证结果,当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国人对西学的戒心与排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生于德川末期的下层士族家庭,幼年时期,他的父亲在封建制度下愤愤不平,抑郁而死,从此使他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反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也认识到日本正面临着强烈的威胁和欺侮,国家的独立难以保障.他深为日本内忧外患的处境而担忧,力求探寻一条使日本通向国家富强、文明开化的道路.他传播和宣传自由民权思想,鼓励日本人民学习科学,兴办企业,争取民族独立和文明开化.福泽谕吉的思想代表了处在上升时期的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文明史观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对日本的启蒙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学传播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 ,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甲午战争前 ,西学传播以西文中译为主 ;甲午战争后 ,则进入日文中译时代。对日文中译转贩西学问题的思想认识的提高 ,为日文中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日同文同种在语言上为日文中译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内日语教育的兴起和留日高潮的形成 ,又为之提供了人才上的准备。通过日文中译向中国转贩西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一味追求日文中译转贩西学的便利实用 ,也导致了一些理论上的不完善及其他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第一批受到近代资产阶级学校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他的思想深处追求社会的平等、博爱、自由.然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社会却发展成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一代正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压抑与愤慨.夏目漱石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员通过文学创作表现了他们一代人复杂苦闷的精神世界.本文重点分析了夏目漱石中期具有代表性的、表现知识分子的三部作品.  相似文献   

16.
晚清知识分子立足于社会现实,欲统摄西学而重建新的中学,以避免西化和失落中学.近代意涵的新学基础,在这样的论调下自不能大胆冒进.而在整个中国对西学在跨越中西认同的紧张,出现普遍认同后,新学在短短几年间便蔚为风潮.另,近代中国新学的发韧实亦有参照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东学"催化之功.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西学传播本身既是中国近代社会蜕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过复杂的作用。经济领域中生产力的变革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政治领域中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怀疑,以及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都可以说是同西学的传播密切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守旧势力依然盘根错节的近代社会。梁启超所说的。西洋思想运动”始终不可能奠定一个“健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福泽谕吉(1834—1901)是近代日本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毕生从事著作和教育活动,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九八○年我曾发表一篇肤浅拙论《福泽谕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思想》(《东方哲学研究》1980年第一期、延边大学出版社),简述了福泽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是自觉地从理论上为建设现代日本服务的。他的思想不仅为明治政府的上层人物所接受,而且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在广大民众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刻  相似文献   

19.
在1895——1898年期间,伴随着西学的输入与传播,维新派提出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一批由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应运而生,而新式学堂的诞生,为更广泛地传播西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