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拼音只是一种拼音字母,不是记音的音标.由于人为因素与语音环境的影响,一些韵母的书写形式与实际读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未经专门训练的持方言者容易把普通话的韵母发走样,这些韵母主要是:a、ua、ia、ai、uai、an、uan、ao、iao、ang、iang、uang、ian、üan、er、舌尖前元音-i[ ]与舌尖后元音-i[ ]、ei、ie、üe,音节bo、po、mo、fo中的o,iou、uei、uen、ong、iong、in、ün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赤峰汉语方言单韵母舌面元音辨正问题,对普通话韵母中的7个舌面元音a、o、e、ê、i、u、ü等同国际音标相比较,进而对这些元音在赤蜂方言中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平面地向大家介绍潮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别。潮州方言语音的统一性较强。声母完全一致,声调大同而有小异,差别较大的只有韵母。是否有[-m]、[-p]韵尾,是潮州方言语音的最大差异。澄海变[-m]、[-p]为[-η][-k],和其他各县完全不同。其次是潮安以[e]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e]、[ieu]和其他各县以[o]、[a]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o]、[iau](澄海为[i(?)u]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韵母的不同。从全面考察,潮州方言内部大致可分为三区。第一区:汕头,澄海,饶平,潮安。第二区:揭阳,揭西,普宁老县城洪阳及其附近,潮阳北部。第三区:潮阳,惠来,普宁。  相似文献   

4.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韵母的难点主要有:单元音o和ü,二合元音ia、ie、üe、uo、ou,三合元音,以及高元音后-n、-ng的区分。难点的出现与韩国语语音系统有关,也与音系音位系统的书写符号有关。文中对比汉语的韵母系统和韩国语的元音、收音系统,通过二者的对应关系分析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韵母的难点以及出现这些难点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非洲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母过程中出现混淆送气与不送气辅音、混淆舌面前辅音与舌尖前辅音以及混淆舌尖前辅音与舌尖后辅音等偏误;韵母有混淆[u]和[y],混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发音以及儿化音发音不准确等偏误。教师可采用可视的教学辅助工具、语音分析软件辅助、知觉训练等方法增强语音学习效果,学习者在语音教学结束后也应继续语音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韵母对音,必须首先明确日语与《切韵指掌图》的各自韵系特点,然后分析日本人在接受与改制汉字音时所作的努力。 总的来说,日语韵系要比汉语韶系简单。日语韶母的数量比汉语少,单元音只有五个(a i u e o),单元音韵母和复合元音韵母合起来总共也只有三十四个。而《切韵指掌图》所反映的汉语韶系要复杂得多。《指掌图》共二十图(基本与中古十六摄相当),二百零六韵,只是平声韵就有五十二个(日语无类似汉语的声调特征,中古汉语互相匹配的平上去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彼此完全相同。所以本文下面所谈平声韵均包括了与之相配的上声与去声),入声韵有三十五个,平声与入声加起来共有八十七韵,超过日译汉字韵母总数一倍多。这样,日本人在对译汉语韵母音时,必然要合并音位或复合韵母单元音化,形成了一个日语韵母对译几个汉语韵母的语音面貌。从音理上讲,音位的合并要有合并的条件,复韵母单元音化也必然要符合汉、日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报告在话语语料中新发现的侗语单元音韵母//,然后就其语音和音系特征进行讨论,重点揭示在特定组别的叹词里调类和语气之间的关联,其完全自由音位变体[i]和不完全自由变体[o],语音、语义和话语交际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提出它们和汉语的叹词或者表示话轮接管标记的"啊"有类型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上表中的拟音,就其韵腹主元音而言,只有[a、e、o、(?)]四个。值得注意的是如所拟测,上古汉语的韵腹竟然独缺高元音[i/u]。在上表,[i/u]只出现于韵尾,不存在于韵腹。[i/u]是人类发音器官容易发出的元音,世界各国语言的语音系统里和汉语普通话标准音及其各个方言乃至国内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声韵系统里都有它们的地位,为什么上古汉语对此独缺不具呢?如此异乎寻常的情况,不能不令人生疑:这到底是订之未审呢?还是事实上真的没有?我们这篇短论就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写的。  相似文献   

9.
元音是学习日语的基础,许多人认为日语元音和汉语元音,特别是[a][i][u][e][o]这几个元音几乎一样,从而忽略了对日语元音的准确练习。如果从口腔的开闭程度或舌位的高低、舌头隆起部分的前后、唇形的圆和不圆、松紧元音等方面阐明两种语音元音的差异,就助于初学者准确地发出日语元音,为后面的日语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语语音体系中原本没有长音。长音就是吸收了汉语复合韵母的特点,结合日语语音规律,新增加的语音形式。从长音形成来源看,一种是中古汉语阴声韵末尾的[i]、[u]、[o]的音韵;另外两种来源是中古汉语阳声韵和入声韵。它们与日语汉字音中的长音形成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在中古汉语音韵影响下形成的语音,丰富了日语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1.
法语鼻化无音■的发音方法,在不少中国出版的法语课本及法语语音学专著中已有清楚的说明。大致认为“■的发音部位与[ε]相同,但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外出”。或认为“[ε]……发音部位同与它对称的口腔元音[ε]相近,不过发[ε]时比口腔元音的[ε]口腔开张度略大”。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按上述方法练习,发出的音与标准的■音有差异:■不等于[ε]加鼻音、即[ε ~]。■的发音接近[i],而与[ε]有别,也就是说■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是:双唇两边即嘴角向后缩,口腔开张度略小于[ε],舌尖和下齿接触,发音时口腔肌肉紧张,小舌、软腭下降,使气流同时从口腔、鼻腔送出。发好■音的关键在于嘴角向后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的起源和发展、发音部位的生理结构、法语语音内部现象对比和教学实践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几部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 er 是单元音韵母。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认为:“单元音韵母是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共有10个;7个是舌面元音,3个是舌尖元音。”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  相似文献   

13.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t]、[t‘]、[],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ts]、[ts‘]、[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ts,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14.
黄石方言语音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建市前为大冶县属地,在历史上与大冶、阳新、通山为同一行政区划,同江西省关系密切。早在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就属浔阳郡(九江),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隶江南西路,元代又为江西行省所辖,故黄石方言同鄂东南方言一样,有明显的赣语的痕迹。黄石方言与鄂东南方言在语音上的相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单韵母和鼻化韵母多,如保留等;二是有圆后后低元音,北京的[a]和[ia ua]的[a],黄石皆读作[o],与阳新、通山方言相同;三是古入声字今仍自成一类。但黄石在古代也多次割隶鄂州,又由于  相似文献   

15.
(一) 藏学界的学者们都很清楚,古藏语①里有极其丰富的单、复辅音声母和韵尾,但就元音而言,却只有a,i,u,e,o…五个单元音②。所以,笔者提出古藏语里是不是有复合元音这个问题,可能会使人感到十分惊讶。但是提这个问题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古藏文历史文书中,的确存在写作复合元音的许多词语。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iy]音节韵母的舌尖化在皖中江淮官话中的表现非常丰富,合肥话是最典型的代表。合肥话舌尖元音[]的形成不仅仅来自于麻韵的推力,也有内部拉力的作用。在推链与拉链的共同作用下,止摄及蟹摄三四等元音高化并最终出位成舌尖元音,从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的声母塞擦、擦化以及元音链变的音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水平测试发现,取得二级乙等及其以下水平的豫东方言受试者在声调上的常见错误有对调类判定正确但是没有进行调值的转换、对有些字词的调类判定有误;在韵母上的错误集中体现于把[γ]→[ε]、[iau][yε]→[yγ]等。声母上尖音遗留、舌面音的一部分字发得近乎舌尖后音等。对各地“普通话”的来源和成因进行历史语音学考察,对不同水平受试者的发音特征具体描写,可使不同程度的方言使用者受到目标明确的培训,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在韵母上的难点是多方面的,而普通话韵母e、o、uo不相区分是方言区的人带上方音色彩最主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普通话韵母e[γ]、uo[uo]在四川话中的对应关系,以便四川方言区的人能够尽快克服方音,准确地把握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复辅音刍议     
在阐述汉语语音时,同印欧语比较之后一般都讲“汉语没有复辅音”的特』点。这个特点总结得对不对,关键是弄清楚什么叫“复辅音”、汉语中有没有“复辅音”的问题。汉语语音中有“复元音”的概念,是复合元音的简称。什么是复合元音广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在一块儿,构成一个音节的叫做复合元音。”(引自罗常培、王均《普通话语音学纲要》,下面简称《纲要》)。如la、ac、tao等,都是复合元音,其特点是;1.是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体,可以拆解。如“tao”可拆成i、a、o、(u),但在听觉上感觉不出来是三个音,而是一个“整体”,就象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历时语音变化的观点,讨论"车、居"及"鹄、浩、告"的语音关系。"车、居"涉及到*k-声母颚化以及*-a元音的-o音化音变;"鹄、浩、告"涉及*g-声母的擦音化(*g->γ-)、清音化(*g->k-)两种音变类型以及韵母*-uk裂化为-uok,或是*-uk先丢失-k尾入幽部,再随着幽部一等-u元音裂化为-ɑ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