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专业沿用多年的"一对一"技巧课教学形式正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呈现出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本文是想从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需求出发,重新审视传统技巧课教学形式的功能与教育需求的关系,窥探它在现代教育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在挑战传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其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机遇.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的强势代表,为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互动,构建高效互动平台提供了可能性与优越性,能够有效改进"形势与政策"课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其内生的互动活力、活泼多样的互动形式、符合学生话语特点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除学生参与课程互动的惰性和抵触心理,保护瞬间即逝的学习积极性,其三大功能还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中一对多、一对一和多对多的教育和引导.而优秀推送内容的编排和高效互动平台的构建,都应当以专业性更强的教研室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考核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某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实效性。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理论考核和能力测评相结合、期末考试和课堂考核相结合、笔试考核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有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4.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其独特的内容定位,存在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新平台的可行性."工作坊"教学模式强调现实导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实践环节.借鉴这些教学理念,"形势与政策"课可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以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实效性:遴选契合主题,进行深度讲解;布置学习任务,引导自主学习;活用角色扮演,确保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PBL是作为一种学科教育模式而被提出来的,并非针对单门课程学习而提出来的.在单门课程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习的主动服务者",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构建"问题"、与"问题"相关的基本知识体系、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论、社会行为规范等;教学方法可采用启发式的系统讲解、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效果评价要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基于"课证岗"融合理念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更能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职业能力.具体改革策略是:结合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导游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强化校内和校外实践环节,加强"双师双能"教师团队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高校“两课”教学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两课"教学要适应新的形势,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应有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着诸如教学领导和组织不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教学手段落后,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领导认识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偏低;教材建设滞后;教师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完善体制,规范管理,建立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环节、考试环节的改革;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这门课程教学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其教育效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包括即时性效果、时期性效果和长远性效果,三者体现着课程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但都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应正确理解和把握效果三层次的辩证关系,按照教育规律搞好形势与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战略将学科建设提升至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培育一流人才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题中之义。实践性作为教育博士的根本特性,应贯穿培养体系始终。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博士培养实践性的状况,对全国112位教育博士研究生开展了实际调研,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导师指导、考核评价四方面实证分析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博士实践性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导师指导学术化、考核评价趋同化。为此,要改革课程结构,转变学习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形式;构建双导师制,拓展校外资源;分类评价标准,借鉴域外经验,建立实践特征鲜明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英语资料中,我们常常遇到抽象名词,对于这些抽象名词,我们觉得理解它们的意思,却很难用简短的汉语将其意思说明白.本文提出了用转化法和引申法来翻译抽象名词,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说明了如何使译文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7.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统既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积淀 ,又是该民族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因此 ,对少数民族社会未来发展充任着文化动力和文化制约的双重角色。本文从中国族群民间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生产神话入手 ,探讨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本源与共振 ,以及由共振导致的文化趋合态势 ,进而说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纳和民族性自强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条件 ,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辉煌同样取决于文化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20.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