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效益和公正是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本文拟从仲裁的两个价值取向出发,在与2000年版规则对比的基础上,并且参照其他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做法,全面剖析2005年版规则对追求效益与公正的成功与不足,目的在为人们理解新规则提供参考,并对规则的进一步修改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叶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1):125-128
自从1956年3月31日我国第一个涉外仲裁规则诞生至今,经过了6次修改,形成了现行的2005年仲裁规则。该规则仍然存在与国际不接轨的地方,如仲裁庭的自裁管辖权问题、仲裁中的财产与证据保全问题、仲裁员特殊情况下的国籍回避问题和仲裁员的责任豁免问题等,需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国际商事仲裁诉讼化之检讨——兼评2005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桂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83-87
契约性是国际商事仲裁的本质特征,国际商事仲裁诉讼化有违契约性本质。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在仲裁程序、仲裁协议、仲裁员以及仲裁管辖权制度中呈现的诉讼化色彩有悖于国际商事仲裁之统一化趋势,是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走向国际化的枷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05年修订的新仲裁规则简化了仲裁程序、突破了仲裁员强制名册制,相比前述诉讼化诟病作了较大改进,但在仲裁程序的选择及仲裁管辖权的确定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66-72
长期以来,中国仲裁法律与实践的总体态度是否定在中国开展临时仲裁的有效性。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自贸区仲裁出具意见,为临时仲裁的引入提供了合法性基础。2017年,珠海仲裁委员会制定《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该规则结构科学、条款设计合理,不仅凸显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及仲裁庭自由裁量权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程序细节方面大胆创新。从临时仲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来看,短期内其并不能取代或超越机构仲裁,且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明确对临时仲裁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5.
吴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3-25
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机构在仲裁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这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仲裁的优越性难得彰显。了解他国先进的仲裁制度,改进我国相关规定就显得颇为迫切和必须。 相似文献
6.
李志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83-87
为适应知识产权仲裁实践的发展和主要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修订的新趋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台了2014(快速)仲裁规则。新规则允许追加当事人,一定条件下进行合并(快速)仲裁,提供仲裁庭组成前的紧急救济及召集强制性预备会议等。这提高了WIPO仲裁的效率和适应性,也表现出了与目前主要仲裁机构新仲裁规则不同的特征。在仲裁实践中,应特别注意紧急仲裁指令(裁定)的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7.
摘要:仲裁管辖权是仲裁程序得以顺利开展所必需的条件,只有以有效的仲裁管辖权为基础,仲裁庭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仲裁裁决。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可能会对仲裁庭的管辖权提出异议,从而阻碍仲裁权的进一步行使,这就需要仲裁庭对管辖权的有无进行判断并作出决定。为了促进仲裁的高效独立进行,有必要在我国确立自裁管辖权原则,更深入地确立“支持仲裁”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月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5-39
虽然1995年的《仲裁法》在推动我国仲裁制度改革与建设方面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鉴于其出台的时间比较仓促,一些规定只立足于我国当时的国情,不符合当今国际仲裁发展的趋势,尤其不能顺应我国加入WTO后尽快把国内仲裁和国际仲裁接轨的要求。因此,呼之欲出的《仲裁法》修改正成为一个热门的论题。本文主要就国际条约及各国立法对仲裁管辖权的确定加以评述,对我国有关仲裁管辖权立法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薛俊林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59-62
近年来,基金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张,由此引发的基金投资纠纷增长很快,其中涉及基民权益保障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究其根源,不对称的仲裁法治关系成为制约投资者权益保障的主要障碍。而双赢的仲裁法治关系的建立要求改变基民权利保障的内外部环境,维护仲裁救济意思自治的内在价值体系。由于基金投资的集体仲裁机制尚未建立,第三方的公信力不足以确保实现实质上的社会正义,因此,赋予基民"二次选择权"、建立判断型的调解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基民自益权和共益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善治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78-80
虽然在线仲裁悬浮于虚拟空间,但其程序的进行、裁决的监督、承认和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却与现实空间密不可分,因此,确定在线仲裁的仲裁地问题不容回避。本文基于传统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探讨了在线仲裁仲裁地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仲裁管辖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永恒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82-85
仲裁管辖权和法院管辖权的冲突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过程中经常遇到,其原因在于我国仲裁管辖权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当事人对仲裁管辖权的理解也比较模糊。文章对仲裁管辖权的确定和取得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我国仲裁管辖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仲裁性质的重新审视及思考——以仲裁与诉讼的关系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04-108
当前在理论上关于仲裁的性质问题存在争议,有契约说、司法权说、混合说及自治说等。从语义上看,仲裁强调裁决的法律性拘束力;从历史演进上看,仲裁伴随着国家的建立与权力行使更加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从程序性质上看,仲裁要求司法支持。仲裁的性质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现时代,应以兼顾契约性和司法性的混合说为是。 相似文献
13.
应当指出,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与WTO仲裁程序之间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但是,就其整体的运作程序而言,二者却又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对这两种仲裁程序的重要方面进行一番初步的比较研究和探析,以期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能够有益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并希望有助于我国贸易当事人运用这两种仲裁方式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于条约提起的国际投资争议仲裁的秘密性所暴露的缺陷备受关注,对此,不少学者倡导在仲裁机制内提高程序透明度,以补苴罅漏。一些仲裁规则和国际投资条约也已经就该问题做了相关规定或修改,将透明度要求推进到了改革实践阶段。就目前而言,对这场改革的功效进行褒贬时机尚早,且不能执一而论。然而,透明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变化,无疑会对国际投资仲裁的未来发展路径产生影响,其所承载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国际法治和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其原则性的规定我国应予以支持。同时,我国作为兼具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双重身份的大国,应正视投资仲裁透明度改革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谨慎考虑国内法治面临的挑战。对此,我国应从规范文本及文本之外的其他领域两个层面分别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仲裁的性质和法律特征 ,并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1 995年实施以来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立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严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54-58
本文通过对涉外仲裁的重新仲裁制度的启动事由、仲裁庭的组成、受理范围、重新仲裁程序启动后申请人能否撤销仲裁申请、原仲裁和重新仲裁的裁决之间的关系以及重新仲裁制度存在的不足等方面的讨论 ,试图对涉外仲裁的重新仲裁制度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陈小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6):74-77
诉讼法规定了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制度,而仲裁是否能将原本是诉讼中第三人的制度和概念移植进来,即除了仲裁协议的当事人,第三人能否参加仲裁?是否应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这是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作者从探讨比较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仲裁第三人的概念、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国和我国的立法实践中探讨确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对我国体育仲裁程序的建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仲裁程序的建构要统筹公正和效益的价值目标,要采取多元仲裁程序形式,在每一程序部分的设计上要注意他们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