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金晶 《现代妇女》2014,(10):274-274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注重显性连接、结构完整与以形显义。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和以神统形。具有“形散而神不散”之称的汉语散文正是汉语意合特征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散文英译为例,通过对比研究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探讨如何将汉语的意合句转化成英语形合句的汉英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应该遵循"以德为先"的原则,民族师范学校更应该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本文以汉语学科中议论性散文单元的教学为例,阐释了汉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与注意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将简要回顾乔姆斯基管约理论对空语类的介绍,然后运用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语言中空语类现象与特征,最后提出汉语散文中含有空语类的语句的英译技巧,有助于翻译课堂教学以及汉英翻译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语的特点之一是长句多,有时,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之相比,汉语句式则显得短小精悍.翻译阿拉伯文学作品,要再现原作风格,做到达义传神,殊属不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吃透原意,然后根据汉语特点,灵活变通,使译文既不失原作意蕴,又保持原来的艺术风格.纪伯伦的文学作品素以优美著称,他的散文与小说如诗一般,文辞华丽,内涵丰富,本文试从《折断的翅膀》和《草原的花朵》撷取几例,就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六册教材中,除去文言散文不算,大概有六十多篇为散文,占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化借词作为多语言相互接触的现象和结果,在语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两种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时,一种语言必然会从另一种语言引进外来文化因素以及词汇。由于引进过程中语言和文化需求的不同,我们通过对引进和输出汉语文化借词统计、归类、分析和对比,对汉语文化借词在引进和输出的词语差异上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散文在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味强调现当代散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和应考性,而忽视了现当代散文的人文性和散文自身的审美性。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本文提出了初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审美性阅读教学,目的在于达到初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为例,粗略总结了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两种方式:洋化和同化,并分析了汉语对不同的文化元素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吸收的背后的原因,以此作为根据,对汉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汉字作为汉语最重要的一种辅助性交际工具,在它的结构、生成、娱乐游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利用汉字在结构、生成、娱乐等上面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汉字以上作用的分析,给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曦  张冀 《现代妇女》2014,(4):236-238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在结构方面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为:英语句法结构呈现为"树形",汉语句法结构呈现为"竹节"。在翻译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要准确把握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律,用符合英汉民族的不同思维逻辑来解决英汉互译中涉及句子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散文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现代散文在其中的比重都很大,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是非常重的。现代散文的种类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它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方法不同,它的讲解方式也应该不同。阅读教学,必须十分关注文本的体裁差异。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现代散文却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领域。这与散文类型的种类多以及文体特征难以把握有直接关系。本篇论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现代散文的特点、含义、种类。第二部分主要写现代散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是熟语的一种。四字格的成语中有特殊的一类,其中有一组或者两组反义词。将汉语中的反义词放在结构凝固的成语中,使得这一类成语十分特殊,同时,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本文拟结合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各种语义结构特点,对含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义教学方法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语法研究过程中,结构助词不仅是汉语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汉语中使用范围较广的词汇。当前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国家的国民开始学习汉语,这也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结构助词经常会成为以汉语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的学习障碍。本文将主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助词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散文教学并未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很多教师要么把散文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分析,要么当成一般的现代文阅读来教学,根本没有突出散文本身的教学特色。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散文,不管是现代散文,还是文言散文,每一篇都是美文。既然初中语文语文教材把散文作为一道芬芳四溢的文学大餐奉献给广大初中生。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真正牵引学生心灵.领会文本意蕴,达到对散文内涵的审美感受和认识,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研究和学习汉语过程中,汉语语法经常受到忽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更要从本质上对其他语法和汉语语法进行结构上的区分。本文以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区别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英语和汉语语法的认识,进而获得英语语法不能够影响汉语语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莫非”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反问语气。从共时的角度.可以分析“莫非”这两种用法的不同使用情况中的主观性作用。从历时的角度,古代汉语中的“莫非”从一个跨层结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的两种语气副词“莫非”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观化是其演变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维吾尔语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本文探讨了汉语借词存在的原因、借词的分类,借词产生的条件、表现形式以及汉语词汇转入维吾尔语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桥"以世界大学生为参赛对象的中文比赛类节目,这类官方性活动在汉语推广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引导性。本文通过分析第十三、十四、十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赛题,提出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偏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指导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法语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法语的数量词表达方法经常以汉语的思维去记忆,很容易混淆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法语和汉语数量词的内涵及外延不尽相同,也不能完全对应,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数量词的使用。针对法语教学中数量词记忆常错点,笔者在法语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使用频率较高的数量词,文本将阐释法汉数量词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做到两种语言的合理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