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狂草出现于注重法度的唐朝,有其很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的帝王、文人、士大夫都重视、欣赏书法;唐初正书已非常成熟,为草书的发展奠定基础;书家前期的勤学苦练也是书写狂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书法创作是书家、也是书法协会成就的根本标志。按照省书协提出的唱响"河北书法梦"、创建书法强省的目标,全省书家要端正导向、团结协作、相互砥砺、认真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加倍努力,把河北书法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一、端正书法创作导向,树立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刘艺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组织、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于一身的中国书坛风云人物。他的书法精于今草及章草,并擅行、楷、隶诸体。法度严谨、风格清健秀逸,洒脱自然。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历届全国书法展览,又曾参加香港“中日书法交流展”、东京“中日代表书法家展”、台湾“当代中国书法精英展”、温哥华“当代中国画名家展”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西方书法的定义和西方书法的历史两方面阐述西方书法不同于东方书法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书法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书法教育的本质出发,对如何充分发挥书法德育功能这一现实问题进行阐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西南部农牧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教学条件等的因素,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书法教育的忽视,使得很多小学生对书法没有兴趣。这一现象在阿里地区基础书法教育教学中十分普遍。文章就围绕于此,简要分析了农牧区小学书法教学现状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瑰宝中璀璨的一枚,是中国千年历史的表征,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发展,并不断创新。时至今日,当代社会的书法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书法认识、书法创新和书法教育等领域出现了问题。具体问题是什么?又当如何解决?本文着力分析了中国书法现状,并提出关于中国书法发展的几项建议,希望中国书法艺术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齐杭 《老人世界》2020,(1):52-52
近日,一个朋友问我:“你每天花时间练习书法,从中能得到什么呢?你难道想成为书法家吗?”前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老友习书法,顿时为其过程之静美而动心。如今,我习惯用毛笔写字已四五年,从中得到不少益处,但我当然不会这么功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为了更好地实践素质教育,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素质教育课程。书法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书法课程的开展对于践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重点分析了高校展开书法课程对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书法课程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简体书法即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所创作的具有审美价值并反映情感的线条艺术,书法生态文化实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及社会共生共荣的书写生态的民族性精神存在。作为书法文化生态建设核心,简体书法创作的意义在于其所代表的方向和所具有的基石及充当智库的作用。转变观念、传承发展,回到"原"生态无疑是当前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抉择。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书法越来越"鲜活"起来,随之,书坛也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为使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可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书道,书法是也。中国将书法艺术称之为书法,日本将其称之为书道。日本书道是中国书法艺术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就我个人而言,书道一词更有韵味,更能体现出艺术的气息。新的时代中国书法更需要国人根据时代代入感的创新性继承。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可供人们清赏把玩,它往往还是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写照,是作者人生修养及人格力量的再现.宋代的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一代新风,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书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走向了第二个繁荣阶段,唐代以无懈可击的高度,把书法推向了又一个艺术高峰,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就是这样的艺术高度.使得书法这一艺术的教育成就也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唐代的书法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书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书法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研究,涌现出不少优秀成果。苏联的个性心理学理论与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国内的学者对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存在问题研究,以及书法对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研究,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很好的借鉴。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数量可观,但要进一步研究仍需更加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书法教学中,楷书可谓是重点之一。书法按字体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其中楷书的受众群体又是最多的,这与中国人生来接触的正楷字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书法教育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地位的提升,写好书法,尤其写好楷书对高校的书法专业学生而言也成为了新时代的使命。本文从楷书技法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楷书的选帖、高校楷书技法的重难点分析三个方面对高校楷书书法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书写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小学书法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突破书法教学困境,抓住机遇,继续提升小学生书法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下书法面临的困境,探析提升书法艺术素养的具体策略,对一线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已是灿烂辉煌。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中国书法创作则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强调“书为心画”、“达其性情”,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渗透,使二者的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因其在中国现当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遂研究其教育、思想、品格者众多,而专精于其书法研究者少也。蔡元培书法冲破了"馆阁体"的束缚,并网罗百家,取诸家之精髓溶于一体,在现当代书坛中独树一帜。除此以外其对现代的书法教育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