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的霸权体系设计中,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是美国霸权得以建立的物质基础是为“硬权力”;而机制霸权则是其霸权体系赖以维持的侧翼,是为“软权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11月3日刊发的文章说,改革已经走过30个年头,从理论上说,应该形成了一个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但从现实角度看,似乎是一种相反的趋势,国进民退、强化权力的迹象依稀可见。这种权力的强化,很多时候是以扭曲市场和打压社会为代价的。而目前对于金融危机的错误反思似乎又为强化权力提供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孙世伟 《现代交际》2013,(12):14-15
在法治国家中,权力和权利的关系及如何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公民权利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真正法治国家的基石,而保护权利的必要条件则是有效地对权力进行限制,和谐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本文从法治基础理论出发,描述了真正法治社会下权力与权利的“应然”的关系,介绍我国目前权利与权力的“实然”关系,从而得出在我国实现法治,必须理顺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法律上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权力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为人民群众直接行使,而只能通过人民群众选举出来的代表行使,这就导致了权力所有者与权力使用者的分离,因而在我国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权力制约问题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在实践上的应用都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针对我国国家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一、“议行合一”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一个系统,处于这个系统最…  相似文献   

5.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采用了“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个起连接作用的概念.从研究华北乡村社会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入手.探讨了乡村社会得以自主产生权威和领导体系的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上对华北农村社会进行研究。杜著的这一研究方法颇具新意,但是对于文化网络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有较大的空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蒋志梅 《职业时空》2013,(9):85-87,90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机工程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体系孤立、教学方式偏重于理论、创新与拓展性不够等诸多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教学体系的优化手段、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采用、分层次教学内容的“梯进式”及立体网格化模块的设计等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对人机工程学课程改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其它课程的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体系主要由消费国、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三类行为体构成,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三角关系,这是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性特征。世界石油体系的核心是石油权力,石油权力可以划分为资源(供应)权力、市场(需求)权力、输送(通道)权力、定价权力、技术与管理权力、金融权力等六种子权力。凌驾于石油权力之上的是国家安全(包括能源安全)。当代世界石油体系的变迁主要围绕国家安全及上述六种权力的争夺展开。三类行为体均有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关键手段,其在不同阶段拥有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三角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典型案例便是当代美国、沙特和阿美石油公司之间的结构性石油权力及其转换。而近年来的美国"页岩革命"、沙特与俄罗斯牵头形成的"欧佩克+"、石油制裁与反制裁等事件,预示着世界石油体系和石油权力的新一轮变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检察制度堪称最有特色的检察制度,其组织结构、权力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检察权力在侦查、起诉、执行等各个阶段的运行,都与中国的检察制度有很多不同。虽然检察制度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权力内容也不相同,但是无论对检察权力、检察制度、检察机关如何定义和评价,检察制度在国家权力中都是举足轻重的。本文以美国的检察制度为角度,对其检察机关的设置、权力运行展开论述,并以检察官专横的权力为线索对其权力的滥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焦翔  仇恒佳 《职业》2023,(12):23-25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重任,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基地,经管类专业作为特色专业作用重大。本文针对涉农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实践经验,提出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建立科学有效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小政府”的说法,其本意是要减少束缚而不是取消保障,是限制权力而不是推卸责任。 最近有关方面作出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 “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此语犹如一石入水, 顿起波澜。人们由医疗体制的问题想到令 人诟病多时的教育体制等公共品供给部门, 看到的也是问题多多。 目前多数的看法是。这是“过分市场 化”的错。的确,这些年来在“用经济手段 管卫生”、“教育产业化”、“不找市长找市 场”的口号下,各“部门权力”的公共服务 责任明显收缩,引起一系列严重问题。其 中,公共卫生危机在前年的“非典恐慌”中 一度发展成安全危机的情况下,“国家该不 该给非典病人提供全额免费治疗”居然还  相似文献   

11.
沈亭梦 《现代妇女》2014,(11):106-107
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一样,天然具有扩张性,在运行中一旦偏离设置权力的本来目的,就会出现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等不良现象,导致政府职能不能履行、行政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后果。因此,政府治理必须法制化、规范化,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对政府的行政权力加以约束。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决定,是加强权力运行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充分了解权力清单制度的意义、作用,并结合实际去运用和不断完善,是加强政府法制化治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依仗权力经济、贿赂经济、剥削经济、痞子经济而暴富的人,其收入是灰色的、黑色的、非法的。由收入差距带来的贫富差距日愈拉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2006年5月26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启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大内容:“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可简化为“提高、扩大、调节、取缔”,途径是“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目的是“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改革?如何推进?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而转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是一条基本规律;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要处理好“变”与“不变”、“斗争”与“建设”、经济的本质关系与现象、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关系;在研究体系上,政治经济学要实现由“二分天下”向“合二为一”的转换,并按照三个层次关系进行体系重构;在研究内容上,要重视经济制度关系现实基础的研究,体制层面上要实现“体制内分析”向“体制内、外结合”的转换,经济运行关系层面要实现由“封闭”向“开放”的转换,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外部经济的内部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公车改革是一场改革者对自身进行的改革,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执行集于政府一身,由此形成了改革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权力格局。然而,在市场经济下,“理性”的政府也是多元利益主体之一,其在进行利益再分配时难免会使公共政策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天津刘嘉  相似文献   

15.
陈文  段召 《城市观察》2021,(1):43-55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是基层党和政府与社区各类组织之间权力职能关系的一种多方位调整,居民自治、党建引领与企业参与分别代表着目前实践中的三种不同改革思路,其内在逻辑折射出改革者对于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区别性研判,以及对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内容的差异化理解,并将深刻影响城市治理的发展向度.在住房商品化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形态经历复杂转型,社区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居民的民主法治观念逐渐觉醒,基层群众自治需求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以深圳在居民自治、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等方面探索出的"盐田模式""南山模式""桃源居模式"为例,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对于研判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的趋向和特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升格本科院校在学术管理中存在诸如行政权力过强导致学术管理异化、在学术管理中过度强调科研而忽视教学、评价体系过分强调量化评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转变管理观念,改革评价制度,并在高校学术管理的社会化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军政关系、军教关系和军民关系是当代中东军事政治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按军队与政治的互动形态,当前中东地区的军政关系可分为军政协调型、军政平衡型、军强政弱型、军弱政强型和军政碎片型五类,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影响,但争夺权力是共性特征。中东地区军队干政表现为“军”与“政”两大集团之间的一组张力,其实质是权力博弈。军队干政的程度与范围因军政关系而异,既具有军事现代化背景下“军政分离、政在军上”的普遍性,也存在因军队干政而呈现的“军政互嵌”的特点;既因为政治制度、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和宗教文化差异性而呈现出多种形式,也在不同环境中不断调整与演变,朝着“文官掌军”和“军官掌政”双向发展。中东地区多国一系列军队干政的形态变迁表明,在中东国家军事现代化进程中,民主程序的推进、军人阶层的地位、军政权力博弈的态势以及社会民众的预期,是影响中东地区军队干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体谅领导     
一般地都说要体谅群众的难处,很少有人说要体谅领导的难处。因为在人们的观念当中,领导就是权力的象征,而拥有权力的人难道还能有难处吗?权力带给人的好处倒是多得勿庸赘言,大到“生杀与夺”,小到“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权力的威严,闪烁着权力的光辉。特别是少数滥用权力的腐败分子,败坏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是力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都在辛勤工作,努力奉献。只是,他们有何难处需要体谅呢? 先拣眼前的事说吧。政府机构改革,哪个部门不是先事领导开刀?各部委的分流顺序都是:先部长、司局…  相似文献   

19.
马良灿 《社会学》2009,(1):35-44,5
中国地权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学术界始终将焦点放在“土地所有者是谁”和“应该是谁”这类问题的争论上,将该问题的研究引向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本文试图将“权力关系”引入地权的分析,并强调“地权是一束权力关系”这一核心命题,即地权是嵌入于特定的权力关系之中的,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关系。这样,应当在动态的“过程一事件分析”中来把握地权问题的本质。解决地权问题,要注重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要将“程序正义”和“差别正义”的原则引入征地场域中,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时讯盘点     
非常声音“我们改革的思路为什么就不能在束缚权力本身上多下工夫呢?加强像两会这样的代议制机构的权力,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司法审判独立……让民意能畅通且理性地表达,把公权力这头怪兽关进‘笼子’里。”——“垂直管理”如今是一个很热门的改革思路,但最近接连爆出的郑筱萸案和邱晓华案,却对这种思路敲响了警钟。有论者指出,若不能真正束缚住权力本身,任何权力都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