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朔同志是当代优秀的、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意境深邃,情思无限,风格清新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散文在文苑里独树一帜,别具风采,开辟了散文创作的新天地,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研究。翻开杨朔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天地之大,草芥之微,无不成为他描写的对象;历史的脚步,时代的风貌,思想的火花,感情的细流,无  相似文献   

2.
散文不象小说(特别是长篇)那样囊括万象,也不象诗歌,可以驰骋跳跃。但是有经验的作家对于散文创作,无不凭借想象的羽翼,云游于时代的万花丛中,搜寻那最富有特征的一朵,或潜入海底,去发现那晶莹闪光的珍珠,让人们通过一朵而知秋色,见到一颗而明珠贵。杨朔是深得散文三昧的作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散文虽不是他的专工,可是,他的散文确有着重大的影响。实际上,他写散文主要还是后期的事情,一九五六年以后,根据需要,他作了外事工作,经常来去于异国外邦,“对于我不熟识的异国人民,小说无法写,写散文也有藏拙的好处”。这是他对自己的散文创作谈到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  相似文献   

3.
杨朔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精辟纯朴,清新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作者自己说过:“我在写每一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是说,他在写作中,并不因为在写散文而放肆笔墨,任意铺述,而是着意在“寻求诗的意境”、推敲字句,表现那种鼓舞人心的诗力。他的那一枝神来之笔,描绘山川,影写人物,或纤综寓意,或吟物抒怀,都如同诗篇一样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当代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大批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作品在文苑中竞相开放,争芳斗妍,万紫千红。一大批优秀散文作家象群星一样灿烂夺目。杨朔的散文便是散文园地中开放着的一朵闪烁着奇光异彩的鲜花,杨朔便是这群星中光采照人的一颗。杨朔的散文在这个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散文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家著作,历来深受中外学术界重视。但从文学角度对《孙子》进行研究的却凤毛麟角。一般的文学通史对诸子散文的关注多集中于儒、道、墨、法、纵横家身上,于《孙子》之文似未见有过论述。然纯粹从文学角度而言,《孙子》在阐述其军事理论时与诸子阐述其政治理论一样,都运用了文学的笔法,将之列入诸子散文艺术之列自属当然。以文学的眼光通览《孙子》十三篇,可以将其形象概括为几句话,即:结构如环如网,语言如歌如诗,句式多用连弩句或鸳鸯句;兼有诸子散文之长,而少诸子散文之弊。  相似文献   

6.
吴周文同志对杨朔散文颇有研究,曾发表几篇有相当质量的研究文章。但读了他最近发表的《杨朔创作简论》一文,大失所望。该文态度之草率,立论之武断,我们不能不加以指出。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发觉吴周文同志在介绍杨朔生平事迹时,大都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测。其中有些虽然属于枝节问题,但为了防止以讹传讹,我们一一列条加以订正: 1.吴文说:“杨朔不满五岁”父亲就去世。这是根据他的胞弟杨玉玮的回忆,其实不可靠。据杨朔的胞姊杨毓璞来信说,杨朔六岁时父亲才去世。为这事我去信问杨玉玮同志,他这样答复:“父亲死时,我不满两周岁”,“家姊说的当然更确切些”。看来  相似文献   

7.
杨朔的散文流丽丰厚,飘逸多姿,格局虽不大,却象玉楼琼宇,精巧斑斓。向来评论家们对杨朔散文诗的意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结构上的形式美,语言的精炼等都谈得比较多。但是,对杨朔散文创作上的一条重要经验却不大注意,那就是辩证规律在结构艺术上的运用。本  相似文献   

8.
杨朔是深为读者喜爱的当代散文名家之一。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卓然成家。其中的一些优秀篇什,立意、谋篇、藻饰,都有自己独特的路数。撷英提要,大体是:立意——着力于生活诗意的开掘,常常从时代斗争的全局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自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人们写作或鉴赏常说的“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优秀的散文作家杨朔在《海市》小序中写道:“我素来善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还记得我是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深秋的夜晚,天上有月亮,隔着窗户,听人用高朗的音调读着《秋声赋》,仿佛自己也走进诗的境界。”这是一九五九年深秋时节写下的,他以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诗一样的散文作品。《秋声赋》里描写秋声秋色,充满着凛冽萧杀气息,特  相似文献   

11.
只有当艺术家在努力探索的时候,真正的艺术作品——感人的艺术作品才能出现。——摘自托尔斯泰的日记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们读杨朔的散文,总觉得他的作品中有些异乎寻常的东西,触动着你,牵引着你。那一股溶化在字行里的诗情,象温热的泉水汩汩地注入我们的心胸,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诗画交融的境界之中,于是,我们获得了新颖、深刻的感受。这是一种诗意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丰子恺一生不同的创作阶段来观照其思想发展和艺术主张。作者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抗战前、抗战期间、解放后(50—60年代初)和晚年创作几个阶段。他的散文随笔大多撷取身边小事,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艺术上则遵循着“小中见大、弦外余音”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杨朔是当代一位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著有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及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等。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杨朔散文选》,内收作者在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六十篇。杨朔的散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诗意浓郁,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有人说:“读杨朔的散文,象走进苏州园林,格局虽小,却峰回路转,境界深邃;读杨朔的散文,象观  相似文献   

14.
明代曹臣仿拟《世说新语》所撰的《舌华录》既是一部优秀"世说体"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清言小说。在小说的体例语言等方面既有对《世说新语》的学习仿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语言简洁传神,其精湛的志人手法以及独特的叙事艺术都生动地体现了《舌华录》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5.
杨朔的散文在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它独树一帜,玲珑精美,清新隽永,他的文章把诗与散文结合在一起,有着盎然醇厚的诗情画意,“曲径通幽”的深邃意境,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意境并不是什么玄妙莫测的东西,它是作者把描写的对象与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散文的创作既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又有不同的阶段表现,尤其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控诉了敌寇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抗敌决心和对抗战胜利前途的坚定信心,对鼓动抗战、推进抗战文艺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人们那些充满了深切敬意和无尽哀思的怀念文章中,从作者自己的那些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散文里,我觉得杨朔是一位幽雅恬静的人.他文质彬彬,喜爱沉思;他又性格爽朗,富于感情.他爱大海,说大海是最美妙的诗.他的胸怀也象大海一样地深沉、广阔,蕴藏着纯洁的诗魂.读他的散文,不仅能使精神得到享受,而且能使情操得到陶冶.他的散文决不会让你单纯地陶醉  相似文献   

20.
杨朔是描写人物的能手。从三十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写过几十个短篇,《红石山》《望南山》《三千里江山》等七部中长篇,为我们制作了一幅众多的生龙活虎的人物画廊。看过杨朔全部作品的读者,感到他散文中的人物比他小说中人物更美,更动人,如果说一位作家的早中期作品是为他后期创作做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杨朔的小说创作为他后期的散文创作积累了经验。他将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丰富经验,用于他艺术性散文的人物刻划,以至达到大朴之巧、娴熟自如的地步。这是多数读者偏爱他散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