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复观研究思想史之外,对中国文学、美学亦多有阐发并取得重要成绩。他标举中国艺术精神这一极具概括性和建设性的中国美学范畴,不仅在台港地区及海外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获得了大陆美学界的高度推崇。以老庄人性论为根柢建立的老庄艺术精神是其所谓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通过修养工夫、精神境界和中国山水画论史三个层面老庄之道与近代艺术精神实现了沟通。老庄艺术精神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呈现出独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宗白华美学思想与西方思想、中国老庄思想关联的研究,但对其与佛学思想关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宗白华思想与佛学关系密切,在哲学层面,宗白华依据佛学理论来理解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确立体用兼备的人生观思想,关照军事、科技等现实生活,佛学是其哲学思想的最高精义;在美学层面,宗白华依据佛学理论确立同情说、静照说、意境说等,佛学是其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总之,宗白华依据大乘佛学的精深义理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解决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佛学是宗白华美学思想最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同情说”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精华,是认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基础.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受到了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庄子的齐物哲学、禅宗的妙悟思想的影响,其精神蕴涵十分丰厚,表现为社会同情的伦理精神、物我会通的艺术精神、人我不二的禅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的天才思想使宗白华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天才的价值及其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自己价值追求及天赋的契合使宗白华产生了强烈的天才情结。在宗白华看来,天才追求的对象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体悟与表现宇宙人生真相的最好方式是艺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不懈探求直接影响了宗白华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科理论家的文字往往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基因和人格基因,美学学科尤为如此.在众多的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中,宗白华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浓烈的诗意情怀.宗白华的这一特征与他的内倾型人格有着直接的联系.内倾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偏于内省、情绪悲观、做事稳妥.根据现在所能看到的材料进行判断,宗白华是典型的内倾型人格.内倾型人格使宗白华特别注重内心体悟,使他思考问题的视角更多地集中于自身及对象的精神世界,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他美学思想的发生."艺术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外化"是宗白华的基本美学观念.这一观念的产生乃至其美学思想的发展都直接得益于他的内倾型人格.宗白华的美学思考之所以具有浓烈的诗意情怀与他对人格境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而他对人格境界的强调也正源于他的内倾型人格和建基于此人格基础上的美学观念.把握宗白华的基本人格特征是我们理解其美学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白华吸收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泛神论 ,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融合 ,认为宇宙是无尽的生命 ,美就在生命。生命 ,其本质在精神。宇宙的精神体现在活力上 ,故美在活力 ,活力也就是创造力。宗白华认为 ,美不仅在生命 ,还在秩序。宇宙具有严整的秩序 ,圆满的和谐。活力是美的内容 ,秩序是美的形式。艺术作为艺术家的创造 ,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这个统一 ,就是“境界”。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他主张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 ,对人生持一种同情的态度、把玩的态度、美化的态度、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 ,它内在地具有一种创造的、进取的精神 ,是创造与审美的统一 ,因而充满着青春的气概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把一部中国山水画论史看做一部老庄接受史,通过梳理中国山水画的流变、中国山水画崇尚风格的流变这两条历史谱系中的老庄因素,使流淌其中的老庄艺术精神清晰地彰显出来。但同时,他的这种阐释呈现出单线化倾向,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和宗白华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位并立的美学大师,有人拿二者比较,指出:“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这与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所不同。朱光潜乃是把艺术当作艺术问题来加以探索和处理……在朱光潜的学术思考中虽也涉及一些人生课题,但在学术研究的基本定向上,人生的艺术化问题在宗白华那  相似文献   

9.
王永东 《学术界》2015,(1):183-189,326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对宗白华产生了重要影响。黑田鹏信作为20世纪初日本一般艺术学独立运动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艺术学思想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桥梁作用,促进了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宗白华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奠基人,其艺术学思想的形成,除了与玛克斯·徳索有着非常明显的关联外,与黑田鹏信的艺术学理论也有着渊源关系。黑田鹏信主要在艺术创作论、艺术鉴赏论、艺术功能论等方面影响了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的形成。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探究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的渊源,不能忽视黑田鹏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诗画统一的问题入手,切入宗白华意境论的形式主义内核及其中西对照的逻辑,一方面将1950年代的《美学的散步》一文确立为宗白华建立新的美学逻辑的尝试,另一方面则力图揭示宗白华在精神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矛盾。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艺术理论的形成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有着莫大的关联,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宗白华的艺术理论与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关系出发,认为他接受了柏格森的生命创化理论,由此确立了他的人生观,并提出人生艺术化的看法。他运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来解释艺术的本质、创作和欣赏。后来他逐渐超越柏格森的思想,把它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宇宙观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生命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进进 《云梦学刊》2004,25(6):21-23,37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宗白华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可以分为90年代和新千年以来两个时段。其中宗白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意境、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生命美学特征及宗白华美学思想开创现代美学的新范式等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受佛学影响的美学家,宗白华的美学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佛教的精神和境界。本文主要以《流云》为其创作实践的代表、以《美学散步》为其美学理论的核心,从佛学的角度观照宗白华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刘建平 《学术界》2023,(7):161-169
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存在着“可信”和“可爱”的审美理想冲突。宗白华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应是富有生命精神的、雄丽的、能对时代精神起到振衰起敝作用的,这是“可信”的一面;然而,宗白华在他的艺术创作和“散步美学”中向我们呈现的审美理想却是忧郁恬静、闲和静穆的,这是“可爱”的一面。一边是“舞”的生命精神,一边是“静寂”的审美意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悖论式”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充满了紧张、矛盾与张力。这两种审美理想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如何在宗白华美学思想中“逆反”地融合在一起的呢?从“可信”与“可爱”的视角出发去探究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及其悖论,能够克服学界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中片面化、简单化、肤浅化的问题,进而揭示其思想的丰富性和多元维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王国维所提出的"古雅"范畴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这一范畴所包含的先验与经验、真与美、精神与形式的矛盾关系,揭示出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关键性难题,并以此难题将王国维与宗白华、邓以蛰纳入同一美学理路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中,宗白华美学既承接了中国美学源远流长的生命精神,又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美学做出了创造性的现代阐释,形成了以艺术意境为核心、以艺术式人生为最终目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理论。本文通过对宗白华先生美学思想核心问题,即意境理论的考察,以及其文化人格的现代阐释,肯定了宗白华先生具有独创性的美学研究与方法,提升了宗白华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与现代美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慧霞 《云梦学刊》2007,28(3):28-31
宗白华对于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与其对歌德的研究相结合的。面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问题,他试图从歌德的人生及作品中寻找解决的办法。歌德或曰浮士德精神就是个体生命向宇宙社会作无限追求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而艺术和审美则被作为个体完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中介,成为近代人心灵生活的归宿和内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侯宏堂 《阴山学刊》2008,21(5):10-18
兼为诗人和哲学家的美学家宗白华,终生在美学殿堂里散步,取得了卓越的美学成就。他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和中西艺术的深切体验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本根,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参照,以哲人的睿智、深邃和诗人的敏感、灵视,精深微妙地把握了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精髓和灵魂。宗白华立足于本土思想资源、极具民族特色、富于诗情和哲思的中国美学研究,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同时更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提供了范导性的尝试。要而言之,宗白华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三大贡献,即基于中国形上学的生命美学观,由古典而现代的艺术境界论,富于开拓性的中国美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已经从宏观上指出宗白华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中西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如果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宗白华还给我们留下了"道不离艺"、"中国艺术本位观"、"借照与还照的研究方法"以及"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等几个具体但并不微小的启示;揭示这些启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宗白华美学、诗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展示方东美与宗白华的思想关联,力图揭示他们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所共同面临的理论困境。本文认为,方东美和宗白华在为中西文化比较建立范式的同时,将跨文化语境中的相对与绝对的矛盾展现出来,理解这一矛盾,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测“中国生命美学”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