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伟春 《社科纵横》2004,19(5):67-68
动产抵押权自身性质与其权利标的物对公示方式的不同要求是动产抵押公示缺陷产生的根源。动产抵押权的有效公示方式是书面成立———登记对抗主义。但这种公示方式仍然存在潜在的缺陷 ,这些缺陷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之得到克服和缓和。  相似文献   

2.
论动产浮动抵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动抵押的抵押财产虽然是"浮动的",但也应当遵循物权法定原则,仅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为限。浮动抵押中抵押财产的浮动性既突破了物权客体需要明确肯定的物权客体特定这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也使传统物权法上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抵押权的保全权、抵押物的转让限制等法律规则处于半休眠状态,而当抵押财产确定后,这些抵押权效力则又恢复活力。"浮动的"抵押财产也使传统的物权登记由物的登记沦为抵押合同等文件登记,并使浮动抵押权具有不同于一般抵押权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代发工资、代收费等业务为突破口,已开发了近40个品种的个人金融服务业务。谁能提供更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谁就会拥有更多的客户。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个人金融服务的巨大市场是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得利息并保障安全,已跳跃到支付结算、外汇买卖、临时透支、贷款融资、经营投资和综合理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这些对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求是学刊》2006,33(6):77-82
虚拟财产应该给予法律保护,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仍然是众说纷纭,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应视为知识产权保护。文章具体论述了虚拟财产与知识产权客体的区别以及基于虚拟财产所生权利与知识产权的区别,澄清了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动产等物权变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然而,何谓善意,不得对抗之第三人究指何人等问题极易产生疑义,颇值研究。未登记不得对抗之善意第三人是指当事人之外的,与争议当事人从同一当事人处继受争议标的物的权利之间存在冲突,并对其权利进行了有效公示的人。然而,对于有些第三人,物权变动未登记亦得对抗;有些第三人,物权变动登记亦不得对抗。  相似文献   

6.
安福仁 《求是学刊》2001,28(2):54-5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 ,由于存在市场效率限制 ,使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政府必须加以干预 ,实施宏观调控。本文围绕这一问题 ,系统阐述了政府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根据和政策主张 ,结论是应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以求得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的富裕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理念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引起的代际关系处理颇具争议的问题。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投射出了青少年早期教养方式的人格培育的误区及缺陷,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健康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在适当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在其中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本文试图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概念认知误区问题及培育方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理念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引起的代际关系处理颇具争议的问题.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投射出了青少年早期教养方式的人格培育的误区及缺陷,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健康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在适当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在其中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本文试图在这些论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与《担保法》相比,《物权法》调整了出质权利的范围,并严格区分质押合同的效力与权利质权的设立,但是,将基金份额出质的登记机构统一规定为“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实践做法不符,而有关股权出质登记的规定则有更多有待澄清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试论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微观来看,弥补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的缺陷;整体上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塑造着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慈善文化。宏观来看,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Felon disenfranchisement (FD) policies are said to not only prohibit (ex)felons from voting, but also reduce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particular groups that are most affected by FD laws. This study tests several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role of socialization on individual‐leve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examine the claims that nonfelons' probability of voting is reduced by strict FD laws. Methods. The study uses multilevel modeling and two separate individual‐level data sets of those registered to vot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D laws on the probability of voting. Result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trict FD law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voting for blacks, but not whites, while the results are mixed for several other demographic groups. Conclusions. Beyond the direct removal of ex‐felons from the voter pool, FD policy can undermine the mechanism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eading to potentially greater biases in the electoral arena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