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俊英 《新天地》2011,(9):92-92
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艮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是指导学生后继行为的重要认知策略,也是学生智慧技能学习的最高阶段,下面我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感触,谈谈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见解。  相似文献   

2.
黎明 《中华魂》2012,(18):29-29
我是个世界史谜,自认为对欧洲史了解一二,因此对于此类著作拿在手上总是草草翻过,大凡觉得没什么精义可言,吸引不住我的兴趣。但这部拉尔夫·乔治·劳埃特的《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我却是一字一字地读了下来,读完感触颇多,最重要的,就是它颠覆了我惯有的认知,当然,它与众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也让我疯狂。  相似文献   

3.
这世界无奇不有,有的会让你的好奇心一时得以满足,有的则令你的心灵长久难以平静,甚至一辈子都在感受震撼。 ——题记  相似文献   

4.
河南大学是我国开展编辑学研究比较早的高校之一;河南大学学报,是最早设立并长期坚持有关编辑学研究专栏的高校学报。就在他们正式展开编辑学研究的早期(20世纪80年代中),我有幸到河大参加编辑学讨论会,并参观了他们的资料室。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就是他们一开始编辑学研究就十分重视资料工作,时间不长,就把当时已有的研究资料基本收集起来了。联想到当时有的同志单凭自己的感触、印象,不要任何资料就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有的单位搞编辑学专业很热心,添资料却并不起劲等等现象,我就感到河大一上研究,先搞资料,毕竟是大学风范,熟悉…  相似文献   

5.
夕阳絮语     
人从出生那日起,迈向生命终结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灵魂的存在有两种:有的已经腐烂,有的仍在燃烧。 世人都在寻找幸福,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一辈子没找到,主要原因是对幸福的标准和含义认识不同。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己觉得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6.
宋观 《国际公关》2012,(3):60-60
眼见“奔三”之期渐渐临近,对于一个穿行于广告、公关领域6年有余的“80后”来说,自然有着许多感触。在这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职场升值的能力。就像许多名人说的那样,在30岁前,重要的并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要反思,自己是否一年比一年更为值钱。  相似文献   

7.
朱坤 《社区》2013,(35):51-51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他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架鹰、走狗、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  相似文献   

9.
我性格耿直,说话做事向来不拐弯抹角,认识老公后,这一性格也丝毫没有收敛,好在,老公平素表现也一贯良好,实在也没有什么要我经常“直言不讳”的。倒是我的婆婆,那个劳苦了一辈子,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时有许多言行让我纠结到“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0.
李开复 《21世纪》2009,(9):12-15
1972年我就踏入美国留学了,那时我才11岁,当时还没有“小留学生”这个词。有很多人问我,如果你不去美国,还会取得一样的成功吗?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留学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有什么感触?  相似文献   

11.
陈达文 《百姓生活》2014,(11):62-63
多年来,我经常深入闽南乡村采风,最为吸引我的是一些老人们的劳作场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虽然辛勤劳动了一辈子,至今还在干着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活儿,仿佛身上永远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好心态。尽管他们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没有公园的鸟语花香,没有城市小区休闲健身的场所,可他们在劳作中照样收获了生命的充实和心情的愉悦。  相似文献   

12.
一次开会,一位教育界的老领导说了段很实在的话:"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长大了大都生活在你身边,说得世俗点,你以后遇到什么事还会去找他们办呢。学习好的学生,长大了可能就远走高飞了,很多从此杳无音信,一辈子你们也不会再见到一面。"听完了这段话,与会的老师有很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3.
今天早上正好轮到我负责早自修的领读工作,匆匆忙忙来到学校,还没踏进教室,一阵吵闹的声音就已经传人了我的耳朵里。我定睛一看,教室里乱得成了一锅粥:你瞧,有的借交本子,在教室里乱窜,有的大清早就开始互相斗嘴了,争什么呀笺有的甚至还“打架”了。真是乱了套了,检查的老师来了扣分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14.
同样是在工作,甚至是做相同性质的工作,或者更巧的是当年还是毕业于同样的学校,或者同样的专业,甚或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专业,为什么有的人升职加薪,有的人聊以维生?为什么有的人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有的人却总是无精打采?为什么有的人因为职业的成功在社会上广受尊重,而有的人一辈子在工作上没有赢得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野草》无疑是鲁迅极度苦闷和徬徨时期的作品。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时便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他还在题与《野草》写于同一时期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  相似文献   

17.
雾宝宝     
早上一起床,我就发现外面雾蒙蒙的。一出门,我就被雾缠住了,这些白茫茫的小精灵好顽皮呀;有的雾宝宝落在我身上睡大觉,可等我伸出手抚摸它,却又什么也摸不着;有的雾宝宝在我的辫子上跳舞,东躲西藏,可能是把我的辫子当成了它们的舞台:还有的雾宝宝围着我转圈圈,它们在我身边越聚越多,像个巨大的棉花糖,我好想咬一口尝尝它的味道呀!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一天     
今天是星期六,舅舅和爷爷说要带我去动物园看猴子。于是我便和舅舅、爷爷来到了动物园。 到了动物园,我们来到猴山。远远望去,我看到了许多小猴子,于是我来到围栏旁边,看到有的小猴子倒挂在树上;有的在吃东西;还有的在打招呼。我跳起来,刚才向我打招呼的那只小猴子也看到了我,就这样我和它玩起了捉迷藏。  相似文献   

19.
琵琶情     
我是一把好琵琶,和我的主人一样绝世无双。有光滑如镜的质地,精美绝仑的妙音,我就这样终日偎依在一个普通而美貌的宫女身旁。当她轻暖的手臂把我揽入她的怀抱时,我透过她的淡妆,看到了美丽面庞中隐藏着的浅浅忧郁。她很少说话,但我能从她手指柔柔地抚动中感触到她内心的凄然。宫外,是她想要的生活,那里有蓝蓝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草,漫天飞舞的蝶。而高高的宫墙,把那美好的一切隔离在遥远的世界里。有的只是冰冷的雕栏玉砌,有的只是冰冷的美人。我记起了那个贪婪歹毒的画师,当他看到唯拥有一把琵琶的她的时候,脸一沉,寥寥几下粗糙的笔墨,便…  相似文献   

20.
历琴 《社区》2010,(33):18-18
我是1993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的,当时23岁的我"掺杂"在居委会老大妈的行列里,每天走东家串西家,不是调解,就是收收卫生费,要不就看看有没有计划外生育。许多认识我的人都说年纪轻轻的干点啥不好,天天和一帮老太太瞎忙,有劲吗?听得次数多了,我也开始动摇了。我才二十多岁,难道就这样干一辈子吗?那时我每个月的补贴才80元,连孩子的零花钱都不够,我能坚守这个岗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