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出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着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转型时期.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而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又需要紧紧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两者融合的过程当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更鲜明的中国风韵与性格,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在良好传承的同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基于此,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先进领导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的理论成果。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理解,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点,成为领导我国未来的民族建设的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目前领导中国的指导思想,必须使其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显现了我国的特色。本文就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政治文化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提高全民族政治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政治文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有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今天,我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背景下,县级文化馆现有人才力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和未来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研究了我国目前县级文化馆人才队伍团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县级文化馆人才队伍团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才开发》2011,(12):18-19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六中全会《决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旋律是:构建社会和谐,谋求科学的发展.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和谐社会中,网络文化是必不可缺少的.本文通过分析十八大报告的,主要阐述了从十八大看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网络文化的作用,以及相关和谐社会过程中网络文化的建议和如何加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余年的积淀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随着国家间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的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限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符合全球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难以千字一一论述,因此,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人才开发》2005,(7):10-11,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丰富完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也促使其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中国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与发展也为后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需要不断审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围绕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没有创造精神的发挥,也就没有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入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当今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环境及其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浅要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得到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要与实际相结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这是了解其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文章试图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理论成果整合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文科”建设是时代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迫切要求。《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建设主要是要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这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有些滞后。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如何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吸取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大背景下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需要各领域的各类人才广泛地为之服务。报告的指导思想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促进政治和谐、经济协调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论述了作为地方基层的民主党派组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