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 ,南充如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振兴南充经济。文章首先回顾了南充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 ,并对“一线两片”战略、“一江两线”战略和“工业兴市”战略进行比较分析 ,总结了经验教训。文章全面阐述了“工业兴市”战略的总体思路。最后 ,论述了南充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谋求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看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高到中国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高度,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呢?邓小平于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是一种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新型形式。这种形式以当地的社区居民参与为依托,能使农业生态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社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生态资源与环境得到保护,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广东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南充村居民全面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选择,这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山东省宁阳县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念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和引入社会事业领域。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的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核心在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南充民营经济,是南充经济发展的出路所在,因此,必须营造经济大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2004年山东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与2005年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山东省的情况看,无论是粮食生产、农民收入,还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年来没有的好形势。2005年,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两个趋向”的正确论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和领导力度,山东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良好势头就可能得到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建国以来,我们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是经历反复的。在五十年代初,当时流行的理论模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同志借鉴外国的建设经验,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的思想。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①但这个战略思想并没有见诸于实践;1958年由于对农业形势判断失误,认为粮食太多了,同时又提出了“以钢为纲”大办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发展大大超越了农业承受能力。结果是农业严重萎缩,从而全国上下强调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要求“把一切工作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强调要以农,轻、重为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我国第一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全国理论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问题,也进行了一次较集中、深入的讨论,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转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农业从1957年后的20年内,长期处于萎缩性发展状态。由于农业“腿短”,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从而1978年开始再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1、调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进步再也不能看作是“进步”了,因为最近几十年的经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存环境。对社会民主主义来说,这意味着,恢复社会进步的面貌这一问题到来了,因为从1945年开始社会民主主义就把实现经济高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简称“湖区”)种植业的发展在“湖区”乃至江西全省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简述“湖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种植业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湖区”种植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湖区”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促进“湖区”农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三农”问题是影响哈尔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依据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针对目前哈尔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建设现代农业,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哈尔滨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公认的成就;但同时,物价上涨成为改革开放中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生活中不稳定因素。有人把物价问题比作经济上的“百慕大”;也有人不以为意,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改善财产不公平的状况。”①至于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较有倾向的说法是“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②如何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更是说法不一,莫衷一是。这些提法和现实的经济生活,引起人们深思。要渡过当前的物价上涨高峰,就要认真总结改革十年来,物价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弄清什么是物价上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展示了国家的发展方向与要求,是全国人民意志与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号召人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的美好蓝图。战略目标确定得正确与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全面的、深刻的影响,起着促进或延滞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建国以来,我们在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三年“大跃进”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制定的“左”倾冒进的战略目标,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以千亿计的巨大损失,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逐步纠正了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产业形式、空间结构和社会主体三个视角,明确指出了乡村社会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在乡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未发生根本性突破的条件下,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在这样的生产经营体制下,如何寻求乡村社会新的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几个方向性原则,颇为引人注目: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而在气候变化的维度上,农业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碳排放功能又有固碳功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绵阳市是一个科技资源相对丰富但能源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因而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下,绵阳市践行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精神、建设“美丽绵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晖 《江海纵横》2006,(6):32-34
韩国作为我国的友邦,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很快。世界银行曾把其经济增长方式称为“东亚模式”,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成功典型。深究韩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存在两大重要特征,第一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第二是高度强调经济增长,兼顾分配公平。为此,韩国政府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一、韩国收入分配概况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指标——基尼系数,在韩国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韩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飞,而1965年时仅为0.34。到1975年和198…  相似文献   

16.
<正> 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中,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长期处于波动状况,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  相似文献   

17.
当今,农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十分重视农业。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指出:“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十一亿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安危的关键所在,要在全党、全国形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持农业、齐心协力把农业搞上去的热潮,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支援农业、科技兴农是高校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8.
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的五年计划由“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绝不单纯是名称的改变,而是表明我国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了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方针,提出要坚持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明确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足可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兴旺是何等重要。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性和辩证发展关系,而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任何事物都要先从整体考  相似文献   

19.
“计划与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一认识,是对数十年来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的理论争论、政策分歧所作的科学总结,是对人们“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传统的肤浅之见和偏颇之见的否定与发展,是人们花费了重大代价的“学费”后所得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198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振兴辽宁经济”的战略决策。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事业开始充满生机和活力,科技工作得到了迅述发展。贯彻落实“科技兴辽”的战略方针,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形势要求还很不适应。“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想胜利地实现国民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完成“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必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