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倡廉的关键问题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反腐败建设科学化的实质是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和监督县委书记用人权,  相似文献   

3.
李光炎 《领导科学》2007,(16):14-15
什么是和谐的班子,简言之,就是目标同向、责任分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满活力、运行有序的班子。要实现班子的和谐,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能正确认识权力和使用权力,能相互宽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必须有效防止和控制公权力的异化,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权力制衡与权力制约由于人们的类比式修辞活动而经常发生联系甚至是被相互混淆,但二者有不一样的特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力制衡的特点包括:制衡涉及多个权力、制衡是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不同权力之间势均力敌、不同权力相互协调与促进。而权力制约的特点则包括:制约涉及的权力数量不确定、制约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制约既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权力本身、实施制约的个体属性不确定、起制约作用的主体相对弱小。明确权力制衡与权力制约的区别既有利于二者理论体系的各自发展,更有利于明确我国有关权力制约的制度应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6.
许云昭 《决策探索》2010,(21):58-60
在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湖南省华容县和衡东县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既是一项涉及领域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是我党对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权力制约机制的积极探索。"三权制约协调"机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这个重要问题。党中央提出的权力制约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8):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意义重大。11月25日,北京市召开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大会,市委市政府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关系调整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引进决策权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围绕简政放权,制定并晒出权力清单。权力清单的实质是明晰各级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公职人员各岗位的职责与权力,逐步形成权责清晰、程序严密、监督有效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以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相互推诿、监管缺位、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突出问题。制定权力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固化现象长期且普遍存在。对现有研究和访谈材料编码后发现:地方行政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的权力结构相互嵌套,所形成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是导致结果固化的深层原因。具体来说,在绩效评估实施早期,两个体系相互分离,各部门在两个体系中居于不同位置,绩效评估避免了权力中心的单一化,但缺乏政治势能。为解决这一问题,绩效评估工作由组织部牵头负责,两个体系相互嵌套、走向重合,绩效评估受到重视,却也加大了部门之间的不平等,使结果固化日益严重。虽然权力结构经历了再生产,但对既有中心—边缘权力结构的映射使绩效评估依然根据既有的责任与权力分配方案进行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3.
<正>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权力制约平衡及其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从现实来看,与权力的协调问题相比,权力的制约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主要对权力的制约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法国大思想家盂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防止权力失控或滥用,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在现代社会,往往设计出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并以法律作为运行规则,即把权力制衡融于法治之中。权力的制衡有丽种形式,其一是政治系统内的制衡,其二是政治系统外的制衡。前者是指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体系之间的相互制衡,在我国还包括党政系统的纪检和监察等;后者是一种广义的权力制衡,诸如社会监督、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还有社会教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自律等等,也属于权力制衡的范畴,其目的都在于规范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6.
布迪厄和福柯的理论部分密切联系,整体上又相互区别、各放异彩。联系在于他们都共同关注知识权力及教育系统在其权力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区别在于整体上布迪厄理论关注社会分层和阶层的再生产,福柯构建的是一个“自我、知识、权力”的三维一体的理论框架,关注社会权力渐增的治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权力具有至上性、流转性、竞争性和自吸性等基本特性。权力争端会诱发组织成员团团伙伙现象,导致组织工作陷入相互掣肘困局,激化组织成员琐碎细节层面的冲突,风险性极大。领导者防范和化解权力争端,可以通过建立组织成员归口部门负责机制、科学高效的员工职务晋升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转机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法制化的招投标制度的实施,目前在市场公平正义上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招投标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某一方权力过大而出现权力滥用,从而导致招投标过程缺失公平正义,要打破这种公权滥用现象就有必要引入权力制衡机制,让多方权力进行相互制约,从而避免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法治已成为大国治理的执政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制度力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对限制权力行使具有较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职权法定、程序正当、权责一致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应当成为领导干部具备的内在素养。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行政问责制、公务员晋升制等机制从外部倒逼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改变领导干部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以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  相似文献   

20.
魏宁 《经营管理者》2011,(24):81-82
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主要方向。大部门体制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只有行政决策权相对统一,执行权相对集中,监督权相对独立,三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才能在机制上保障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