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领导人才的管理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某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之后,大家自然就会认为他就是人才了。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被看好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并没有干出人们所期望的成绩来,甚至把工作搞得一团糟。这说明,当一个人才被提拔之后,并不一定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这就是所谓"彼得原理"。下面以深圳某公司为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付雷德是深圳某公司一名非常优秀的销售人员。他不断刷新自己的销售记录,跟同事相处得甚好。他报告工作既准确又及时,无论做任何事,都让领导能有充分了解。领导认为,付雷德是一个能干、富有热情、能独当一面的销售人员。公司领导对他充分信任,并有意将其提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去。这对于付雷德来说可是一个新的挑战。这  相似文献   

2.
东篱子 《决策》2010,(12):33-33
【领导智慧】 正确的用人决策会引导一个组织内的所有员工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工作。 有两个要好的伙伴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两个人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是不久其中的一个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拔,从领班一直到部门经理。而另外一个却像是被遗忘了一样,还是在最底层混。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读书有“十面埋伏”的心得。我用此法读过《西游记》,获益匪浅。比如,从宗教学的角度读,可知三教合一;从社会学的角度读,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从干部工作的角度读,我发现这猪八戒不能提拔。 从猪八戒的档案看,这人用用也可。他早年当过天蓬元帅,为天庭效过力。虽然有调戏嫦娥  相似文献   

4.
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未能发现或查实,最终使该干部得以提拔任职的情况。从实际看,"带病提拔"的干部虽然在整个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广为诟病的不正之风,也是当下极具危害性的腐败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仅会严重打击廉  相似文献   

5.
因病提拔     
张三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局机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工作业务,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大家都说,这小子有前途. 然而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不少比他后调进机关的同事都被提拔了,他还是原地踏步,小科员一个.有人分析说,这主要因为张三是个直肠子,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这在人际复杂的机关是行不通的.也有人分析说,张三是个急性子,快人快语,得罪了不少人,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陈成 《领导科学》2008,(6):30-31
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大案要案中我们发现,有些干部在提拔任用前就存在贪污、贿赂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干部"在提拔使用"体检"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反而被委以重任,使之愈加腐败堕落,甚至出现愈腐愈升的怪现象.这种"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一个单位和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干部而言,面临提拔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是一件值得慎重对待的事。那么,当你面临提拔时,该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呢?静心。这是以良好的姿态迎接组织挑选的前提。对一个干部而言,关注……  相似文献   

8.
以怎样的姿态对待上级组织的挑选,度过面临提拔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对一个干部而言,是一件值得慎重对待的事。所以,当你即将提拔时,应该在如下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正在从严管党治吏新常态下,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近年查处的"带病提拔"案例看,当前干部"带病提拔"问题主要有权力独断型、利益至上型、情感偏向型。究其原因,既有干部本身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法纪观念淡薄等问题,也有组织部门教育管理不到位、考察失真失准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缺位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不健  相似文献   

10.
<正>干部有问题还被"带病提拔",而举荐者又不被追究责任,这表明干部提拔有健全完善倒查问责机制的必要。身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国炎有着不少令人羡慕的"光环",直至被称"学术达人"。然而,一路腐败一路升迁,从一名学科带头人沦为腐败分子,最终王国炎栽倒在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的"宝座"上。最近,江西省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王国炎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后,我从镇党委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到县文化局任局长,大概是因为平时爱写点短文的缘故吧。会写点文章而当文化局长,在一些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用组织部门的话来讲就是因才施用,但会写文章的人不只我一个,文化局长却只有一个,这不得不令我想到诸多与提拔相关的事。在大多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20-21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年轻干部违反相关规定被破格提拔,被群众举报后,先是引起媒体关注,而后遭到调查,最终又被提拔他们的政府和部门"打回原形"的事件。然而,这些看似已经结束的"闹剧",不应该就这样仅以当事人被免职收场。干部任用事关重大,"破格"提拔更要经得起考验,尤其是涉及官员子女、亲属的一定要严格履行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规范执行。在官员提拔过程中,保证程序正义尤其重要。一定意义上而言,在选人用人之前,  相似文献   

13.
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就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未能发现,仍然加以提拔和重用的一种不良现象。成克杰、陈良宇、刘志军、刘铁男……从近年“落马”的贪官们可看出,“带病提拔”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15.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对一些案例的分析来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出于公心,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把一些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往上推;有的是少数干部表里不一、善于伪装,违法违纪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知情面很窄,难以发现;…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这就要求从源头上纯洁干部队伍,锻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面对干部工作新常态,如何从操作层面防止"带病提拔",姜堰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极破解"带病提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盯紧选任关键环节,筑牢选用"防火墙"。对选拔任用关键环节"加牢加固",从程序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第一,严格源头防控机制。严格实施干部任前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有媒体曝光海南省东方市林业局副局长麦某刚获任命便被当地检察机关带走调查。受访者称,“副局长是7月25日任命的,仅仅过了10天就被检察院带走了,如果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能够再严格一些,就不可能出现这样荒唐的事情。”新官上任十日即被查,无疑是对组织选人用人的反讽。尽管当地组织部门否认“带病提拔”,但早在2011年,麦某在审批东方市江边乡一块约70亩的林地开采时涉嫌违规,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显然,麦某在提拔之前已经“带病”,“带病提拔”的定性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18.
提拔的理由     
我和我们单位原来的一把手刘局长是老乡。去年年初,我们单位的一名副局长退居二线了,一直没有配上新人,说是到年底县委换届时一块儿动人。本来以我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和与刘局长的私人关系,这个副局长非我莫属。可惜,去年夏天,人还没有动呢,刘局长就被提拔到另一个县当副县长去了,而一乡镇的王书记进城到我们局当局长。刘局长到外县上任之前,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德为先"选用干部这一正确导向,既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还要特别警惕带有一定的投机性、正在滑向危险边缘、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但在一些地方的官场又不断得到提拔甚至重用的干部。当前,带病提拔已经成为干部人事工作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决防止和纠  相似文献   

20.
年轻干部被火箭提拔后常遭遇周围人群的各类"暗黑推断"。这已不单单是年龄、资历因素所致,更是民众政治信任不足、组织程序正义不明、干部业绩成效不硬、口碑基础不牢等层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不良后果。想要避免如此推断而正身正名,就需要组织对拟加速提拔者提高标准,落实程序正义,对晋升提拔机会进行更公平的分配,并对被提拔后无所作为者严肃惩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