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以及悲欢离合。人的情感非常复杂细致,但基本上似乎可以归入悲喜两类。凡是这种悲或喜的社会现象,被文学艺术家表现在文学艺术中,我们就称这是具有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作品。读者和观众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时,深受感动,或者流泪,或者发笑,从而获得美感。因此,我们就将悲(悲剧性)和喜(喜剧性),象美和丑以及崇高和滑稽一样,作为一对审美范畴。悲和喜集中体现在悲剧和喜剧之中,悲剧和喜剧这些戏剧种类,自古希腊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这和其他具有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完全相同。剧作家创作悲剧或喜剧,以什么为基础呢?他根据他的悲剧人生观(或称悲剧意  相似文献   

2.
老舍的幽默风格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在他的初期创作中,悲剧性人物与喜剧性人物界限分明,分工明确。从《离婚》开始,其小说在时势变迁的背景之上通过两种处世方式、两种命运模式的描绘,揭示了社会与个体之间以及他们自身的种种矛盾的纠结。由此使得小说中那类命运步步下滑的人生类型中内蕴着深沉的时代悲剧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又逐渐生发出喜剧性;而那些喜剧性的人生类型因这种深沉的时代悲剧意识观照也透露出普泛的悲剧性。但在这种普遍的悲剧性中,老舍又在出走或坚守等生命姿态中带着超然的笑声,其幽默艺术因之逐渐形成内在对话性。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呐喊》、《彷徨》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也具有强烈的喜剧性,但单独地作为悲剧或单独地作为喜剧,都不是《呐喊》、《彷徨》的最鲜明的特征,它们最突出的特征是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的完美融合。 鲁迅小说的这种艺术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 鲁迅小说中最纯正的悲剧集中在以觉醒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中和以被动自守为特征的劳动群众悲惨命运为题材的作品中,鲁迅小说中最纯正的喜剧性作品在以卫道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中和封建权势者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而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融合的典范作品则是以不觉悟的下层群众为题材的作品。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他  相似文献   

4.
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在读了《阿Q正传》以后,先是大笑,笑完之后,竟嚎啕大哭!阿Q的形象怎么会引得人又笑又哭呢? 喜剧和悲剧是不同的美学范畴,喜剧性和悲剧性是不同的美学属性,在审美过程中喜与悲又是不  相似文献   

5.
论悲剧性     
论悲剧性朱志荣在一般的戏剧理论中,我们通常从内容上把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悲喜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称一些悲惨、令人伤心的事件为悲剧。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一、悲剧不只是一种戏剧类型悲剧的概...  相似文献   

6.
审视一部剧作是不是悲剧,要从悲剧精神和悲剧性人物、主题、情节、冲突、艺术风格与结局进行全面分析。中国戏曲是平民性、娱乐性很强的艺术,长期在“礼乐”文化影响下,形成悲喜交集的“中和”的审美趣味和“大团圆”情结,悲喜剧多而悲剧少。在创作实践和概念上,虽有悲剧和喜剧的区别,但并不严格、明晰,缺少悲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悲剧意识,人们马上想到它是对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但现实的悲剧性并不一定总会随之产生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悲剧意识,真正的悲剧意识是建立在对悲剧性现实的理性把握和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具有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中国人的悲剧意识亦如此,同时又赋予了悲剧意识新的内容,即蕴涵在具体而现实的爱情和社会理想悲剧中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生命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因女主人公游苔莎的命运悲剧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一部悲剧小说.本文通过对<还乡>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分析,对<还乡>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进行了重新解读,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是他早期喜剧中最富于讽刺意义的一部。这部喜剧在作家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莎士比亚由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里程碑。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之一。作为高利贷者 ,夏洛克的命运是喜剧性的 ,他在法庭上失败 ,受到惩罚 ,构成了戏剧中的喜剧情节。而作为犹太人 ,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犹太族没有自己的国家 ,受到种族的歧视 ,因而他有民族复仇的心理 ,对歧视他的人表现出刻骨的仇恨。他指责安东尼奥 :“憎恶我们神圣的民族 ,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他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悲剧理论新解祁志祥这个问题并不怎么新鲜,已有不少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研究发现:流行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悲剧、喜剧理论的解释、阐发并不尽符合原文的意义。例如,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悲剧《济金根》时指出“悲剧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冻苏秦衣锦还乡》虽然承袭了元杂剧"大团圆"的喜剧传统,但是从"家国同构"的内涵影射、史料引用的独特寓意、情节处理的内在逻辑三方面不难发现,喜剧的结尾只是元代文人迫于灰暗现实而生硬勾勒出来的一场圆满,而其故事本身已蕴含一定的悲剧成分,它包括悲剧比例的显然性、悲剧情节的必然性、悲剧淡化的策略性。因此《冻苏秦》虽然是喜剧结尾,但是却有着悲剧内核,因此它是"形式上的喜剧"和"内容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审美类型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和领域,除戏剧艺术外,还表现在美术、音乐、电影、诗歌、小说等多种文艺样式和体裁之中。悲剧美是一种崇高之美,悲剧感能震撼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坚定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喜剧的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以诙谐可笑的艺术形式来体现深刻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相似文献   

14.
贝克特戏剧兼具悲剧和喜剧的特点,但又绝不是将二者进行简单叠加,相反,他将二者巧妙融合,使其戏剧具有了明显的悲喜剧意蕴。贝克特戏剧作品产生的悲喜剧张力产生于失调、错位、矛盾的对抗之中,他采用喜剧的形式与手法表现悲剧性的世界,具有反讽意义的悲喜剧成为他传达心声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威尼斯商人》是莎土比亚的著名喜剧,是他早期喜剧中最富于讽刺意义的一部。这部喜剧在作家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莎士比亚由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里程碑。它具有深刻的悲剧内容和丰富的喜剧情节相结合的特点,在艺术上全面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艺术成就。 《威尼斯商人》有三条线索平行发展。全剧形成了喜剧性的结局,三对青年男女结成美满婚姻。可是就在喜剧情节中却包含着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幽默大师,但把老舍的作品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来解剖,并最终确定它的美学品味,就不难发现,老舍创作的喜剧化表现,沉淀着深刻的悲剧意味。笔者从老舍创作前后期的比较以及老舍作品与西方文学大师创作的比较出发,论述了审美活动中悲喜两个范畴相反相成的规律性表现,从而确定了老舍整体创作的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的表现形态从反映与被反映的角度可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但就其内容来说,美的表现形态还表现为崇高与滑稽、悲剧与喜剧。悲剧是崇高的集中表现,喜剧是滑稽的集中表现。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崇高与滑稽既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现实中,也存在于艺术中,但悲剧和喜剧只存在于艺术之中,而不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现实之中。本文集中论述喜剧的美学特征,它与悲剧  相似文献   

19.
别林斯基说过:“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既充满了悲剧的雄伟,又充满了喜剧性,这两种对立因素在这个人物身上不可分割地、完整地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自成一体的个性,你对他又是惊奇、又是害怕、又是好笑”(《别林斯基论文学》)。中外文学史上许多具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都往往把悲剧性和喜剧性融合在一起。关汉卿、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吴敬梓、果戈里、契诃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中不难找到这类例证。可以和这些文学大师们媲美的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他的部分小说创作,就有把喜剧性溶入悲剧的特点。特别是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曲中是否存在悲、喜剧之别?这是一个学术界尚有争议的问题。王季思等先生在《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前言》中说:“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归根结蒂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国古代戏曲是古代中国人民生活的反映。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悲剧性成喜剧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反映到戏曲作品中来,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戏曲必然有悲剧和喜剧的存在。”这个论证是有说服力的。那么,为什么还会继续存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是否存在悲、喜剧之别的争议呢?恐怕关键是硬用西方关于悲、喜剧的概念来套中国戏曲。其实,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