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想象着季羡林先生的百岁生日,不曾想就差2年,先生还是提前走了。作为国宝级人物,他的书自然吸引了我们这些晚辈学人。家里书柜里放了一堆先生写的书,当然都是些先生写的非专业书,或者叫随笔也好,叫杂记也行。最主要的是隔行如隔山,先生写的专业书,诸如吐鲁文等我是读不懂的,只能读些他写的通俗书,想从中窥探如何成为一代学师。 相似文献
2.
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被列为四书之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教育思想对于专业化教师的教育哲学、知识、信仰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总结可以很好的指导和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日之间,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遽然而去,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悲痛。季老和任老都是民盟的前辈,是高山仰止的学问大家,更是遍被华林、为人师表的典范。两位长者,从容而平静地走了,而无数人追念他们,我想,这乃是缘于他们的道德文章,他们执著学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和那种无待于外的大爱之心在感动着人们。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穿越两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空,对今天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执行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那些博大精深的言论对我们思考、研究这个课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吾日三省吾身”做人。二、“为政以德”服众。三、“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四、“人不知而不愠”处世。五、“不亦乐乎”工作。实际上,执行力的根本就在于企业上下,一以贯之的做人.做事、处世、工作的态度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人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企业必会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对于秘书来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论语》是教国人如何做人的经典,同样也适用于秘书。因此重温《论语》,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今天做好秘书工作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季老和任老,两位都是我的师辈。有老师在,做学生的感觉就很踏实,出现什么问题都不怕,也就像俗话说的,叫有仗势。现在,两位老师结伴走了,我有一种失怙(失去父亲)的感觉。对于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的去世,这几天我心情一直很沉重。 相似文献
9.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和”、“仁”和“利”三个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将鼢语》中的管理思想运用于国有企业管理之中,在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为构建和谐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治”不仅是《论语》的重要思想,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按照孔子的思想,要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必须营造和为贵的管理环境,必须发扬修己身正的领导表率,必须提倡科学驭人的用人原则。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论语》体现了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围绕“教”与“学”之说展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自身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孔子的教育思想进入西方文化语境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变异。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论语》英译本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异特点、成因及其效果。研究发现,《论语》翻译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对原本中教育术语、文化负载词的多维度解读与翻译上;《论语》文本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译者由于所参照的注疏本的不同,再加上个人不同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造成了译本中变异现象的出现;经过其他文化的“过滤”,原文中孔子丰富的教育文化思想或被简化或缩小其意指范围,有时甚至被直接遮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