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计量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多义词,即多义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成分——语素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素的多义性使复合词也具有多义性。或者说复合词的多义性来源于构词语素的多义性。由语素的多义性产生的多义复合词,其词义基本上可以由语素的字面意义获得。  相似文献   

2.
比喻造词现象以其生动、鲜明的形象、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赋予语言弹性和张力。比喻复合词的词义并不等于这两个语素意义之和,甚至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意义,由此给翻译理解带来困扰。作为翻译的前提与基础,确立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是关键。判断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不仅要通过其构成形态,同时要探究其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文章将从比喻性复合词词义理据出发,选择其形态理据与语义理据为研究重点,获取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同时为比喻性复合词的翻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范畴化角度看,汉语复合词的语义功能是实现次范畴化,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为“范畴特征+范畴”。汉语复合词的从属成分具有分类性,凸显范畴特征,范畴特征可以分为对比特征、标记特征和突出特征三类。复合词的核心成分表示范畴,但表示不同层级的范畴。不同类型的范畴特征语素与不同层级的范畴语素组合,实现汉语复合词不同层级的次范畴化。  相似文献   

4.
复合词的造词法可以将语言系统内不同层级的成分整合在一起.在词义完整性的制约下,这些异质的材料只有取得语素层级的地位时,才能完成造词任务.本文以复合造词这一动态过程为关注点,认为复合造词材料在成词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入一个"语素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  相似文献   

6.
意义支点词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有些复合词的某语素并未使用它自身的语素义,而是使用了以之为构成成员的另外一个复合词的词义,这类复合词可叫做"意义支点词".研究意义支点词的造词特色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与简称的区别;与通常语素义的区别;与通常汉语造词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在德语的报刊文章中很多的复合词由作者即兴构成,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德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语法关系,并通过句法手段表达出来。只有在篇章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复合词的完整词义。  相似文献   

8.
探究单纯词的理据,训诂学已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而探究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理据则是一个有待全面展开的课题。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一部正面解释复合词理据的词典或专著。不少复合词中语素的意义无法从辞书中查得。探究复合词理据的基本途径大致有增补义项、让语素义与词义挂钩、让内部形式与词义挂钩三种。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名词性复合词中,有一类词的结构比较特殊,它大多是由一个单音节的名词性语素和一个单音节的量词性语素前后组合而成,我们称其为"名量式复合词"。对于名量式复合词的判断标准及范围的界定学者们还存在争议,本文试图探索"名量"式复合词的关系和结构,从名量式复合词的语义及其构词成分的性质角度,揭示其语义上的特点,提出判断它的四...  相似文献   

10.
以“点”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词义演变为例,以顺向思维方式、语义分析纵横两个角度,深入语素内部,探讨语素A与B的结合理据及它们对词义C的贡献。研究发现:语素义的呈现是一个在组合关系中竞争选择的过程,其结合理据在于语素内部潜在义素的吸引和融合。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可表现为:语素整合特征揭示词义;语素强化特征凸显词义;语素显化特征暗示词义;语素凝结词义参与新词;语素隐喻特征表达词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语词在具体语境中都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常规的实现,一种是偏离的实现。偏离实现表现为语境语义不是对抽象语义的正常演绎和认可,而是在语义、语法、色彩等方面发生了偏离。在对制约语义偏离实现因素的考察中,我们认识到是语境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异。根据语境中主要制约因素的不同,我们把语义偏离分为言语域变异、情景变异和事理变异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词与词的本义和本义之间、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均可构成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既可以由义位和义位构成,也可以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或由义位和义丛构成。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的反义义场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属于同一反义义场的各个成员,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反之,配价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构成反义义场。  相似文献   

13.
词义及构成研究中遗留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语义三角理论对宏观上的词义认知具有重要价值。词义是复合的结构体。语法义在词义结构中具有普遍性;概念义是词义的基础,是理性义的一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语素的同一意义所表示的语义范畴,随着构成的合成词指示对象的不同,随着同它组合的另一语素意义的不同,其间语义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语素在构词中语义范畴改变后,意义同原义有明显的差异,则往往分出不同的义项,分出的义项属于不同的意义单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词的词位义属某种语义范畴,但在组合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词在组合中语义范畴改变后,意义也同原义有明显的差别,也往往分出不同的义项,分出的义项属于不同的意义单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义加工大脑指标的N400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从词类、词频、拼写相似性、语义关联、词语具体性、语境以及词汇隐喻等方面对词语语义加工中影响N400成分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对词语的出现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词语列表中的词语的考察脱离了语境的制约,对完形填空中词语出现概率的考察受到句法结构的制约。本文对这些影响N400成分的因素进行了评述,建议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可以倾向于脱离句法结构的条件限制,考察不同结构中词语或词语组合的语义加工过程,倾向于词语语义加工的跨语言渗透,并提出在词汇学习或教学中遴选词语的策略和语境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不断增加,计算机处理真实文本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大量的未登录词。本文认为,从词典中的已登录词出发,描写每个单字的构词属性,如构词时的位置、能产的构词模式、处于不同位置的单字构词时对另一个构词成分在句法和语义上的要求、组合以后的意义理解模式等,有助于计算机准确地识别和理解未登录词。  相似文献   

17.
疑问代词在某些特定构式中同时具有客观的指代义和主观的语用义,其双重语义是词项义与构式义互动的结果.一方面构式义压制词项义,使词项义逐渐向构式义靠拢;另一方面词项义吸收构式义,与构式义融合并实现为双重语义.疑问代词词项义与构式义的互动反映了词义分析应采取的基本思路,即词项和构式应该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具体词项义是客观指代义和主观语用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法和词汇的关系体现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上。共时平面上主要表现为词的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的影响 ,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制约词的句法搭配 ,词的价特征以词汇意义为基础 ,词汇意义对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在历时平面上 ,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对于词义的影响和词义变化对于词语法功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可能导致实词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