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福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布局看,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加速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定位。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是福建必须在对台工作中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2.
准确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学内涵,是正确处理建设"平安福建"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两者关系上,一方面,建设"平安福建"既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将有力推动"平安福建"建设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着力构建"平安支撑体系"、处理好三大关系,同时,必须打破旧有工作格局,创新平安思路.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功能定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势头,福建究竟要怎么发展?在全国出现已成形的经济区(如长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未成形的经济区(如泛珠三角)加快构建、国家重点考虑跨省区区域规划的形势下,福建必须作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抉择。本文着重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范围、经济区形成的必然性、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晓荣 《东南学术》2007,(5):196-20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势必肩负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人才的福建省高等教育而言,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目前,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对福建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水平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造了重要机遇。本文围绕如何学习贯彻好《意见》精神,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吸引台商投资,而且时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法治环境的构成要素、现状、建设法治环境的障碍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法治环境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融区域发展与祖国统一为一体的特殊国家区域战略,其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从全国发展大局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拓展区域互动合作思路,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8.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挥福建省统战资源优势.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立足点放在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上,要发挥对台区位优势,构建闽台经济文化交流圈;要发挥工商联、异地商会、海联会等作用,构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努力构建开放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促进环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为祖国统一提供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福建,应该兼收并蓄,奋发自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1.
对接两大"三角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既是对“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延伸,更凸显福建对台区位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正视自身发展的差距、找准对接的着力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将对提升福建综合竞争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福建税制存在涉及面过窄、部分国家级开发区没有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没有体现福建对台特色及产业、资源、经济特色。为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完善福建税制,更好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14.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城市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撑,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各方,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在2006年初提到核心位置的区域性经济环境。该文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企业信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企业和社会的信用度与品牌价值的相关性,提出海西区域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途径以及品牌创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创新适应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福建要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增强其核心地区集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集聚,避免成为边缘地带;关键在于重组区域优势,培育与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核心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东中西互动战略视角下的海西区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应呼应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东中西互动”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的战略,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长远的发展进程来重新审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确立海峡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地位,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此,确立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位,推进边界崛起,使福建的周边临界地区真正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福建要确立以“跨越海峡、国际中转,打通中部、边界崛起”为核心的“东出西进”战略:跨越海峡,打好海峡牌;发挥海的优势,建设国际中转港,推进国际化。打通中部,突破山的阻隔,向江西、湖南、湖北等纵深腹地延伸;促进海外、台湾和福建沿海经济向内地的拓展和互动,带动福建边界地区崛起。通过“东出西进”战略的实施,形成以福建为主体的东西向“虹吸流”,扭转在南北互动合作中的被动局面,争取战略全局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绿色消费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消费模式.它不仅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体现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本质,而且还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要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沿海经济密集区、内地经济发展区、周边经济协作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以城市化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国知网1995年至2009年发表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科研论文统计分析表明,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科研论文数快速增长,理论研究受制于政策影响明显,存在着科研成果研究范围过于狭小、科研成果作者范围小、科研成果定性分析有余定量研究不足,观点重复性研究居多创新性研究太少的状况。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问题的科研氛围:一要明确海西建设主体,着手建立跨越海西四省的海西课题申报与科研成果评奖机制;二要鼓励民营企业和国外研究基金资助海西科研,建立多渠道的海西建设经费资助机制;三要加强和推进各类海西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