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2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文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萨特与中国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2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文学界、哲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萨特与中国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 2 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 ,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文学界、哲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 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 ,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界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兼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晚年对中国仍然梦魂萦绕,这位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铁骨铮铮的作家,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本文从萨特访华45天所发表的观感来分析他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5.
“萨特现象”是1942-1946年间世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学术界对萨特的研究和评价工作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 我国部分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了萨特的影响;但萨特在我国的评论界却经历了一条漫长的“中国之旅”,旅途虽然坎坷曲折,却终归回到了公正的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6.
7.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和文学大师 ,其作品包涵的思想及其文艺观对 2 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总是永远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学者本是寂寞的。然而 ,学者在寂寞中充满智性和灵性的思考却应该为世人所熟知。所以 ,无须讳言 ,以客观、公正的心态为优秀的学术著作宣传、介绍 ,扩大其影响 ,应是学术书评的使命之一。由此 ,当拜读江龙先生的近著《解读存在 :戏剧家萨特与萨特戏剧》 (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 5月出版 )数遍之后 ,我便有了言说的理由和底气。一、从戏剧入手 :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如何定位萨特 ,这是每一个萨特研究者都曾经面对过的难题。他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 ?学术界尚无定论。而萨特本人对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他一方面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主要由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理论和总体化观点三部分组成.萨特的哲学思想,不仅通过文学创作而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宣扬,也通过他对美和艺术的观点而得到深刻的诠释,它们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存在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萨特的自由选择观点,对其道德责任观进行分析,并揭示二者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由选择的内涵与实质,从而更加自觉自愿而有效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回顾了解放前后我国对萨特评价的变化,在较全面、扼要评论萨特的小说、剧本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剧本《肮脏的手》,认为它不是反共剧本而是对我们有所裨益的。鉴于此,我们应当重新评价萨特,并肯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现象学还原的层面比较了王阳明心学与萨特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了阳明“真己”与萨特“自为”的相似点,阳明“人心遮蔽”与萨特“意识物化”的相似点,以及阳明“致良知”与萨特“现象学还原”的相似点,认为阳明心学与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现象学之间可以相互诠释,从而使王阳明心学与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在精神上找到对话之点。  相似文献   

13.
佛教之“我”与萨特之“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所说的“我”有“人我”、“法我”两个含义.这与现代人通常所讲的“我”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我”是有所不同的。本文拟从本体论、论识论、价值观、实践观的角度对佛教之“我”与萨特之“我”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最具影响的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启迪和深化了70年代末以来文学表现人生和自我的发展情状,特别是促进了"先锋派"文学"自我"表现的转型;其次,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标榜"新写实"、"新生代"和"晚生代"的一批作家先后登上文坛,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萨特话语的中国转化.由于时代氛围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80、90年代作家对萨特存在主义话语的文学解读和叙述方式有着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萨特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观念已经走向重构.  相似文献   

15.
萨特"承担责任"的思想遭到的误解颇多,如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的关系、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应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承担责任"的思想是否可能成为人们不负责任的借口等问题上都有。对此应根据萨特的原意作细致的辨析,消除误解,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萨特的《苍蝇》是一部存在主义在戏剧上的代表作.对于萨特的这部早期作品,一般都是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理解,因而都忽略了马克思对他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对《苍蝇》同时期的萨特思想及其胡塞尔、海德格尔思想的比较分析之后,联系萨特晚年的自述,确认萨特此时不仅接触过马克思著作,而且不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的影响.就《苍蝇》而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贬损神道;(2)超越“彼岸”;(3)重视实践.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他在戏剧《魔鬼与上帝》中阐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自由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先于本质”,他认为人实际上原来是个无,什么部不是,等到后来才把自己塑造成了想成为的那种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的自由选择,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行动担负起选择的责任。人类由于选择时无据可依陷入困惑,在虚空中孤独挣扎,终身为从自在自由过渡到自为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史因假定先验主体具有构建和奠基事物的作用而坚持起源、连续性和总体性这三大论题.作为话语考古学家,福柯极其怀疑和敌视这类历史主义及其基础主体.福柯把话语看作隶属于同一个散布体系的全体陈述.话语作为实践,既是一个匿名的和历史的关系体系,又是那些把主体散布在大量可能位置和功能中的并合的、间断的和个体化的事件系列.因此,对话语所作的分析就无需参照先验主体.因萨特对间断的和偶然的话语事件和实践极为恐惧,就指责福柯拒斥和谋杀了历史.而福柯则在好几个场合答复了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