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07年第一期开始对栏目与内容做了调整,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试图突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另一方面能够立足于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前沿。我们理解,一个学术期刊的内容与栏目设立若过于宽泛,虽可以海纳百川,却也可能失去重点,缺乏特色;若过于狭窄,虽可以做到文章主题的整齐划一,但也可能趋于刻板,缺乏创新。宽与窄本来就是过犹不及的,要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折中点也是进退两难之事。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社会科学与发展研究有着朴素扎实的作风和长期的农村研究与实践沉淀。以此为依托的中国农…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口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人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社会各界对农村人口问题的学术研究,由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本刊拟从2009年第4期开始。开辟“农村人口研究”栏目,专门刊发一批研究农村人口问题的学术文章。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农民工问题、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的。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并以此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留守人口与发展遭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由此带来的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直到新世纪初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2004年之前,对农村留守人口的研究只见于零星的研究论文,并主要研究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而自2004年开始,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经济已开始走上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势头正在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发展县级经济,已成为摆在议程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县级经济概念、特点及其综合改革,作些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 什么是县级经济?据笔者所知,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理解和概括: 一是从县的经济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的县级经济。简称为“职能论”。持这种观点的  相似文献   

6.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惊喜地发现,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这就是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内陆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即所谓“民工潮”现象的出现,这三个阶段被经济理论界分别称为第一、二、三浪潮。那么农村经济发展的下一步重头戏会是什么呢?我们从十六年改革的历史和实践,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理论探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经济与城市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农村传统手工艺有利于我们加强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同时对重新审视农村传统手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农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显现出发展机遇。在当前强调文化自觉、掌握文化转型自主权的背景下,农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不同形式的积极参与,以构建一个稳固的保护网络,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农村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一书在其生前没有发表过,一直到1947年,才由胡塞尔文库作为《胡塞尔全集》第二卷出版。它的出版,对我们理解胡塞尔的思想及其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理解胡塞尔从《逻辑研究》到《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哲学的观念》的发展的重要材料来源。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根据布伦坦诺的思想,把现象学叫做描述心理学。1903年左右他开始意识到描述心理学仍然是自然实证的科学,因此它不可能成为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尽管描述心理学对长久以来建立的经验心理学有贡献,但是为了给逻辑、数学和所有其他的自然科学提供最终绝对的基础,还必须发展意识的哲学的其他形式,这就是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中首次提出的先验现象学。  相似文献   

9.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1986年贵州省就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贵州仍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是贵州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及当前贵州农村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市场营销科学是本世纪初首先创立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科学。南斯拉人是最早引进这门科学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市场营销科学在南斯拉火的情况,无疑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一、南斯拉夫对市场营销科学妁研究“市场营销”1959年开始出现在南斯拉夫。当时,人们对这门学科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经过近30年的努力,南斯拉火对这门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市场营销”一词可  相似文献   

11.
有些作家,创作起点即是顶点;更多的作家,则是经过顽强的努力,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向着艺术高峰攀登。对后一类作家,我们如果能沿着他所走的创作道路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那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对这个作家的创作道路有正确的理解,而且对于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其他作家的创作,也有助益。柳青同志从开始写作到创作《创业史》,在创作道路上走过了一段不短的路程。柳青同志原名刘蕴华,一九一六年诞生于陕北吴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幼小时候起,耳濡目染,了解了旧中国农村的一些情况。少年时代,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教育,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还在高小和初中念书时,他就在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前辈的领导下,宣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村庄研究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乡村生活迅速分化的今天,村庄正在失去其作为稳定的农村基层共同体单位的特征,也难以通过其管窥到农村宏观社会问题的要领,乡镇却因其适度覆盖行政村及自然村落而具有稳定的政府建制,成为新时期研究农村社会的首选单位。已有的乡镇研究多关注其机构改革等问题,未能充分重视乡镇在中国农村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农村的发展实际而言,乡镇可以成为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稳定承接点,从而具有连接个体与社团、政府与市场、传统与现代、闭合与开放等诸多两极力量的功能,是我们理解和预判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现实和未来走向的钥匙,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也会因此得到扩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或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我国黑格尔研究有些萧条,与我们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认为黑格尔的本体论与神学有内在关联,是一个“思辨创世说”。无论是从形而上学还是从认识论去研究黑格尔哲学,有几个基本概念是必须澄清的。黑格尔的精神概念从一开始就有主体间性的特征,他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决不是前康德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黑格尔的上帝概念有其特殊意义,无论从宗教神学还是从绝对唯心论的先验哲学去理解,都会使我们失去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心理学阐释——荣格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双性化现象.已经在学术界研究了30多年.中间也曾沉寂.但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李字春的一举成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新一轮的人格双性化现象研究.开始注意借助理论探讨人格双性化现象深层次的内涵。在众多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荣格理论对人格双性化现泉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基于荣格理论.将人格双性化现象理解为个体不断整合内外意识、不断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对发展主体的尊重.同时对更好地理解新的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全面实现了小康,广大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如何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立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探寻农村发展模式,关注农民现实生活的《调研世界》,应对如何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多调查、多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需要在反思农村学校音乐教育释义理解、研究主体的缺失以及技术理性思维盛行等方面转变观念,并根据农村音乐教育的独特性来建构回归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研究、关注本土音乐教育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这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了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 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 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 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 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 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 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 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 “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 1999年下半年开始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运用国际先进抽样方法 ,结合我国农村抽样调查实际 ,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农村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新网点已经从 2 0 0 0年开始启用。从近半年来新网点的运行情况看 ,本次样本轮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进一步增强了样本的代表性 ,提高了抽样调查的效益。一、实行样本轮换是农村统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村抽样调查样本网点建立于 1984年 ,是采用多阶段、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方法抽选确定的 ( 1990年和 1995年曾进行过两次县以下样本轮换 )。按照当初的设计要求 ,这套样本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链条不断向外延伸,给农村剩余劳力带来新的就业和转移机会,农村剩余劳力的规模性转移开始获得历史性启动,但仍处于以农村内部转移为主体的初级阶段。90年代初,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高的吸引,有充分择业自由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涌向沿海大中城市,形成势不可挡的“民工潮”。据统计,近五年,全省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总量达543.1万人。1994年转移的劳力是1990年的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