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人口再生产形势的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俄罗斯的总人口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等人口再生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人口的总量出现下降趋势 ,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 ,而死亡率上升 ,平均寿命骤减 ,人口的性别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产生人口再生产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991年以后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2.
杨鑫  李通屏  魏立佳 《西北人口》2007,28(6):59-62,66
中国的计划政策三十多年的实施对控制人口数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使中国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世界109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数据共20项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国家总和生育率的线形回归模型,并根据该模型估计出当前中国在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以此研究目前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影响,针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转变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宏 《人口学刊》2002,(5):33-36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 ,从总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和自然增长率三方面综合了我国 1990年各地区的人口状况 ,将各地区按人口转变完成程度的异同进行了归类 ,并与按生育率转变完成程度的地区划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两种地区类型划分有较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一、提出人口现代化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已相当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从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指标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等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从反映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来看,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文盲率以及每万人中受过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等指标都有较大改善。总之,人口增长速度得到  相似文献   

5.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对1968—1983十六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的调查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低生育率的成因及“母亲资本法”的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俄罗斯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与人口低生育率有直接联系,经济因素、社会生育观、宗教以及价值观差异、个人家庭状况都影响出生率动态,"母亲资本法"的出台对人口出生率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社会家庭政策同时也存在迄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世纪末的俄罗斯人口问题和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巨变,俄罗斯产生了一系列的人口问题,如高离婚率、低生育率与高人流比,多种原因造成人口素质下降、人才大量外流等。俄罗斯未来15年人口数量将继续减少,人口素质略有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才外流状况短期内将难有改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构造了人口流动强度和城镇化指数分布法对全国漏报的538万多0岁人口进行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分配,将漏报出生回填后,估计并以之得到各地区200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在此基础上对总和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各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差异一方面来自政策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这一差异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区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决定因素也是来自这两个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略大于政策的外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零人口增长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零人口增长概念及零人口增长与总和生育率、出生预期寿命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21世纪中国人口的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模拟分析,提出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零人口增长点、零人口增长域的选择时机以及相应生育政策调整的时间选择;讨论实现零人口增长后仍然存在的人口问题;阐明零人口增长并非是中国人口问题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六普人口资料,分析各地死亡人口年龄综合指标,探索我国31个省区出生时预期寿命及经济人口社会变量,与2010年人口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和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技术.结果:我国普查调查人口死亡率低于当年登记的人口死亡率,各地区人口死亡率全面低于全国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登记误差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及西南和部分西北地区.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中,死亡人口、死亡率漏报率为18%左右,死亡人口漏报数量可能与外出人口数量,农村基层管理等有关.而出生时预期寿命,65岁以上老人比例等指标对于该地区人口粗死亡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关低生育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 《人口研究》2000,24(2):78-78
1低生育率的概念与事实 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人口经历了死亡率和生育率由高到低的“革命性”转变,人口学家们称之为“人口转变”。如果从量上来刻划这种转变,一般是平均预期寿命从40岁以下上升到65岁以上,总和生育率从6以上降到3以下。所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历了这种转变。然而从发达国家的趋势看,死亡率和生育率在达到低水平后,仍然在继续下降。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5岁,总和生育率降到了1.5。因此,21世纪的来临,往往被称作“长寿时代”的来临和“低生育率时代”的来临。 “…  相似文献   

12.
张建武  李楠  赵勋 《南方人口》2011,26(6):56-62
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口学刊》2018,(3):52-61
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俄罗斯遗留了大量的残疾人口。俄罗斯人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不仅存在男性人口之中,女性人口中的比例同样很高,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酒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使得俄罗斯人口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人口预期寿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低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甚至低于与俄罗斯有着相似历史经历的韩国和墨西哥。保证居民健康和人口的稳定发展是维系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之道。当今世界,日本、欧美等各国的人口预期寿命都在持续增长,而俄罗斯人口的预期寿命却增长缓慢,这无形中拉大了俄罗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如何降低人口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难题。本文通过具体的资料数据对比一般地区与极端地区人口的预期寿命,分析俄罗斯与世界人口预期寿命的具体差距,推测出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的可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的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和人口年龄结构等主要人口指标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梳理,并运用概率人口预测方法系统讨论了中国未来人口变动趋势过程中相关人口变量的不确定性问题。结果显示,当前对中国生育率水平、出生性别比和低龄儿童人口数量的估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中国人口目前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16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调查登记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万人口的农业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构成、死亡率、主要死因、生存概率与平均期望寿命等方面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新冠疫情下人口死亡率变动的研究仍较为有限。对此,基于人类死亡率数据库,测算了27个国家(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2020—2021年(截至2021年9月26日)的平均预期寿命,并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动进行了分年龄分解。结果表明,27国中绝大多数国家的15岁平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经历了较为显著的下降。其中,美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的降幅最大,分别达到2.2年、2.1年和1.8年。在2021年,27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动趋势出现分化。其中,西欧和南欧国家的15岁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反弹,但少数东欧国家的15岁平均预期寿命则继续下探。进一步的分年龄分解表明,2020年27国15岁平均预期寿命的下降绝大部分是由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下降所致,而年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降的作用较小。另外,男性在多数年龄上的平均预期寿命降幅大于女性,但在高龄阶段,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降幅要小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7国中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2021年有所反弹,但部分国家年轻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降幅仍然显著,并呈现一定的扩大趋势,反映出新冠疫情死亡风险的年轻化特征。研究展示了新冠疫情下人口死亡率变动...  相似文献   

17.
性别偏好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基于传统的人口转变理论,从生育空间的三维性出发,提出了性别偏好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利用全国和分省的总和生育率及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转变中存在带有性别偏好的人口转变模式:出生人口性别比伴随生育水平和性别偏好的动态变化而呈现出上升、高位徘徊的阶段特征和下降的趋势,这种变动趋势又因生育空间的区域差异呈现出4种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正在经历着转型,过去单纯的人口数量问题变成了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并存的问题。新疆汉族生育率低于少数民族,人口结构问题突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问题同时存在。研究新疆的人口问题,必须考虑人口结构问题的民族差异。本文基于六普数据,从自然、地域、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考察了新疆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分析这些差异蕴含的各种显性和潜在的社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裕固族人口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5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裕固族人口快速增长。80年代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裕固族人口增长的速度,裕固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对于裕固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未来人口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民族聚居区的繁荣。本文通过对裕固族人口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变动的预测,对裕固族人口合理健康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国举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90年代上半期我国人口的一些重要变化。 1 生育水平显著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长率低于以往各时期 我国妇女生育率经70年代的大幅度下降和80年代的波动中下降,进入90年代又出现了加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1降到1981年的2.63和1990年的2.31,至19995年又降到1.85,已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育龄妇女各年龄上二孩和多孩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是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