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正>在中国人类学的汉人社区研究历史上,惠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区域。惠东指的是福建省惠安县东部沿海的辋川、小岞、山霞、净峰、东岭、涂寨以及崇武的郊区部分。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惠东就以其独特的"长住娘家"习俗和女性服饰而受到人类学界的长期关注,这种关注表现在学者们对崇武、大岞等地持续的田野调查以及几十年来不断探索"长住娘家"习俗的根源之上。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人类学界对惠东的关注达到顶峰,1992年出版的《惠东人研究》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重要成果。该书由乔健、陈国强、周立方共同  相似文献   

2.
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功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民间信仰中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占卜风水、禁忌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功利性的特点.造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民众心理的失衡,汉族地区宗教的宽容性等.  相似文献   

3.
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兽肉和鱼肉为主食,小米和野菜、野果为副食”的独特的饮食习俗。但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画是20世纪50年代乡村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一种农民文化形式。此后七十多年的实践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农民的终结”“村落的终结”“离土中国”等话语情境中,它已经成为国家倡导的人民性文化实践的一种现实方案,其丰富的过程被包含在中国式农民文化现代化的逻辑之中。农民画的文化叙事实质是农民文化史书写的一种方式。农民画作者群体通过这个方式建构了自己作为文化主体身份的历史,因而农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中获得了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本质身份。这个结果标志着中国农民正在实现社会化的现代转型,蕴含着城乡文化一体化融合的历史性趋势。中国农民画的文化向度是乡村文化现代化探索的结果,也是以农民画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文化实践的历史出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体育学专家经过艰辛的搜集和整理,发现直到20世纪末,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100年之后,中国民间还流传着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这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艺术追求,反映出他们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民族习俗。这些体育活动,其项目数量之大,内涵之丰富,流传地域之广阔,参与人数之多,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6.
唐兰冬 《中国民族》2008,(10):61-62
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黎族狩猎工具为基础,结合古籍文献、田野调查资料、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博物馆赴海南岛进行文物征集的有关材料,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有关方法对黎族狩猎工具的演变、狩猎方式、分配方式进行阐述,继而分析、探讨与狩猎相关的社会活动及习俗、与黎族宗教的关系以及狩猎文化的社会功能,力图真实、客观地揭示狩猎文化曾在黎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军拥村(dkyil-g·yang)藏族农民家庭调查(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建世  土呷 《中国藏学》2005,(3):120-128
本文对军拥村藏族农民的婚姻家庭进行了深入调查,当地存在较严格的在村庄内一代人只能建立一个正式婚姻的原则.这一原则,民主改革前主要见于差巴家庭,民主改革后随着差巴与嘎咱等级的打破,现在实际生活中已不存在等级差别,因此,村庄内一代人只能建立一个家庭的原则现在成了普遍的原则,不限于什么等级.除较为封闭地理环境外,仅从经济原因看,这种单一婚姻家庭原则在军拥村与土地制度、差税(税收)制度关系不大,但与住房习俗、劳动力状况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建世  土呷 《中国藏学》2005,27(4):107-115
本文对军拥村藏族农民的婚姻家庭进行了深入调查,当地存在较严格的在村庄内一代人只能建立一个正式婚姻的原则.这一原则,民主改革前主要见于差巴家庭,民主改革后随着差巴与嘎咱等级的打破,现在实际生活中已不存在等级差别,因此,村庄内一代人只能建立一个家庭的原则现在成了普遍的原则,不限于什么等级.除较为封闭地理环境外,仅从经济原因看,这种单一婚姻家庭原则在军拥村与土地制度、差税(税收)制度关系不大,但与住房习俗、劳动力状况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有关.  相似文献   

9.
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侗族,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手掬饭和以色鲊为上食以宴客,杀牲用剪无刀砧”等等独特的饮食习俗。但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后,这一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传统饮食习俗,却又慢慢走向了消亡和淡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尼边境的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的夏尔瓦人相隔万里,各自面临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丧葬习俗、饮食习惯、住房格局、婚俗等方面,说明这两个族群很可能同时来自大约隋唐时期的藏族称作“夏尔巴”的部落和氏族.  相似文献   

11.
“家西番”之称谓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人们把生活在青海省湟中、湟源、大通等地从事农业生产,使用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称呼为"家西番"。认为"家西番"是"住家耕田"的藏族,"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区别于游牧的藏族,这是人们望文生义的结果,笔者认为"家西番"是一个藏汉合璧的称谓,"家"即藏语汉族(■)的音译,"西番"又是汉族对藏族的叫法,"家西番"义为"像汉族的藏族",类似的叫法在藏族内部也有,安多藏区牧民就把农业区的藏族叫作"家绒娃"(■)、"家绒"(■),义为"像汉族的农民",嘉绒藏族的族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惠东"长住娘家"风俗的特殊性使惠东人以此为标签,将自己的文化与福建其他地区的文化区别开来。与长住娘家习俗相随的,则是惠安女的劳动分工、姐妹伴、自杀等问题,这也成为了中国人类学东南研究中的经典内容。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闽台及国外学者陆续对惠东的风俗产生研究兴趣,尤其是厦门大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13.
田晶 《民族论坛》2006,(6):14-15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习俗。例如,汉族有服丧的习俗,匈奴有“兄死妻嫂”的习俗等。这些习俗有着深刻的传承性、集体性,对本民族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如对它们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会伤害到这些民族的感情,引起不满和纷争,进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因此,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从维护国家的稳定出发,都建立了一些很有特色也很有效果的因俗而治的制度。如元朝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司制度;明朝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元朝创立的“土司制度”,在平定、收降少数民…  相似文献   

14.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等人出版的《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重点对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与居住习俗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论两广战国汉代墓的腰坑习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两广地区战国汉代墓葬中腰坑习俗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探讨了两广腰坑习俗的来源、性质和盛衰原因 ,认为两广地区的腰坑习俗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腰坑习俗南传两湖地区后传入的 ,其性质是用于挖造墓坑时奠基祭祀地神 ,驱鬼除邪 ,保护墓主在阴间不受侵扰。两广地区腰坑习俗兴盛原因是由于战国中晚朝岭南越人部落社会的兴盛 ,衰落原因是由于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政治和文化的传播推广 ,使腰坑习俗逐渐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来到贵州六枝梭嘎乡。当这位金发碧眼的北欧人到达位于关山腰的苗族山寨后.那里的一切让他惊呆了:错落有致的茅草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及长角苗古朴而独特的文化习俗……简直就是一个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几年后。在他的协助下,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在贵州高原落户。  相似文献   

17.
"山戎"考略     
"山戎"的称谓,是和中华民族的"崇山"习俗相关联.而历史上北方各游牧部族如匈奴、东胡、蒙古,自古至今都传流着这一浓郁的民族习俗.所以"山戎"一词,是对古代中国具有浓郁"崇山"习俗的北方各游牧部族的"泛称".  相似文献   

18.
巴塔克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部山地的一个民族集团。现在大约有360人,本世纪以来,他们由于接触了并从属于低地菲律宾社会而承受了重压。巴塔克人是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本世纪30年代他们还有五六百人),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无可挽回地  相似文献   

19.
1.国家资源分配问题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所有曾被小心翼翼绕开的问题,已累积成今日无法避开的社会矛盾。2.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的大波动式危机,往往是由重工轻农、损农引起的。未来五年,中国粮食会不会出现大波动式危机?我们有什么对策?3.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延误将使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五年后中国国有企业会是怎样?4.农民问题如何重新唤起中国农民在80年代初期所表现出来的那股冲天热情和干劲,重新激起农民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由世代积累下来的巨大潜能?5.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多…  相似文献   

20.
卫生保健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注重环境卫生,注意饮食,药物、生理卫生和孕育保健及求神拜佛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在此基础上从医学人类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