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等西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发展性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民族旅游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上佳选择.然而,是大力发展民族旅游,还是以保护民族文化为重任,有选择的适度开发民族旅游,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民族旅游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对立的矛盾,事实证明,对于民族文化而言民族旅游开发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笔者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没有对立的本质属性,通过努力民族旅游完全可以做到兴利除弊,实现民族社区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随之产生的矛盾也接踵而来。地区经济增长与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是城市建设当中表现突出的矛盾之一。如何保护与挖掘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打造民族城市特色,需要从明确城市特色定位,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融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博采众议与接受监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基督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典型区域之一,也是目前基督宗教信仰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基督宗教传入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时,教会大都采取了"建教堂、办学校"的传教策略,使得基督宗教宣教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影响了部分西南少数民族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今天,基督宗教仍对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产生着一定影响,需采取措施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受到旅游界的热宠,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很多优势,依据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并据此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西部地区民族文献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延续与传递 ,也是以知识促进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信息资源将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民族地区要在开发其他资源的同时实施信息优先发展战略 ,只有信息意识和信息手段的超前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才能追赶国内其他地区 ,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4次年会"2008年10月在武汉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和谐、发展,关注的热点是西南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知中国民族学的"华西学派"、构建和发展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青年论坛、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改革和科学发展.这里对这次会议从三个方面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万宜铁路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万宜铁路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万宜铁路的修建,使西南到华东地区增加了一条大通道,大大改善了这一地区的交通条件,将对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要使万宜铁路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沿线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加快内部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此同时,在铁路修建过程中,要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扶贫致富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为例,从"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角度探讨了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和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关问题。吉娜羌寨定居点的建设和旅游开发,应当根据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和羌族村落的传统,采取"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社区广泛参与,发挥主要利益主体作用,形成合力,着眼长远利益,走民族定居点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以彝族乡土知识为例,将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助于传承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乡土情感和民族情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课程建设面临着整体条件较为落后、乡村教师课程素养亟待提升、乡土知识合理性遭受质疑等现实挑战.因此,要加大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明确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具体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式,立足乡土特色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建设乡村课程资源库,从而确保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1.
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矿产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一大优势 ,民族地区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战略 ,才能使其达到有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四川民族地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 ,许多地方热衷于出让土地、引进外资、以牺牲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的开发方向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一些地区对矿产资源价值、开发战略选择以及当地政府在开发中的管理方向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 ,若让错误的观念指导开发 ,将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四川民族地区认识和选择矿产资源开发战略 ,建立怎样的开发保障制度 ,才能使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 ,是本文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存在诸方面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和谐的因素.由此,在对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创新开发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资源开发的扶持补偿机制,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开发的成果惠及于民,才能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开发历史上 ,在农林牧三业的选择的理论和实践中 ,存在“农业先进”的误区 ,从根本上看是不注重资源环境与产业的最优配置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历史上西部屯田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且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十分大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生态性贫困和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多为生态性贫困 ,西南民族地区多为结构性贫困 ,相比之下结构性贫困更容易改变 ,而西南民族地区的环境承载量更大 ,这为西南开发奠定了更好的条件。在西部开发的产业选择中要树立“适应”就是“先进”的观念 ;加大西部开发中对西南地区开发投入的力度 ,西北地区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加大开发的力度 ,实行软开发 ;针对不同的贫困 ,西南和西北地区各有开发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三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牧业增产不增收、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牧"问题逐渐显露,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牧"问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牧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关系到广大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局.制定和调整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三牧"问题的政策措施,寻求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广泛存在的"资源诅咒"及其消极影响是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挑战。资源利益共享不充分、开发管理混乱、保护环节薄弱、资源评估监督缺乏和社会参与程度不足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机制的主要缺陷。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重大功能定位,必须设计形成以资源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开发管理机制、资源环境保护机制、资源评估监督机制和社会资本参与机制为核心的自主性资源开发机制,以此培育西部民族地区的内生增长机制,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助推摆脱"资源诅咒"困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区域法制建设应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首要的价值目标 ,民族平等也是民族区域法制建设的一大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也应成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民族法制的实施和监督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两个最重要问题 ,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带给民族地区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本研究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和丽江为研究平台,提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民族文化资源本真性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竞合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民族文化精品带动旅游开发、传统民族工艺品引领开发。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巴盐古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巴蜀地区盐业的发展,其不仅是西南地区经济连接的纽带,也是国家权力主导之下极力发展的民族走廊。随着历代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以及民族社会的不断进步,盐道的历史地位也在不断凸显。而且"巴盐古道"本身作为交汇区和过渡带,对国家力量渗透、族群社会发展、区域市场建立以及西南移民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也体现了"巴盐古道"早已被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之中。因而,"巴盐古道"作为一条传统通道,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和变革有着重要意义的同时,在民族走廊历史进程的研究领域中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