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怛逻斯之战发生于公元751年,是中国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最大的一次军事冲突,虽以中国军队的失利而告终,但它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造纸术的西传,意义极大。这次战争在中外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是中国唐朝对西域统治中的一个重要插曲,它使一位名叫杜环的中国士兵有机会以战俘身分,历游8世纪中叶的伊斯兰世界后,写出了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地理学著作《经行记》。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接触是从军事冲突开始的。 642年,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在波斯的奈哈文镇彻底打垮了波斯萨珊王朝末代君主叶兹底格德三世最后拼凑起来的武装力量,取得了奈哈文战役大捷。651年,叶兹底格德三世逃亡至马里(今土库曼斯坦境内)遇害,萨珊王朝就此宣告灭亡。679年,在萨珊王朝泥涅师王子的请求下,唐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使”,率军队护送泥涅师王子回去复国。虽然这次行动最终不了了之,但说明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已有了间接冲突。 唐开元年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据《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记载,唐朝与阿拉伯穆斯林军队首次兵戎相见发生于715年,大食与吐蕃共同出兵攻击拨汗那(即今费尔干纳),拨汗那王即向安西求救,为了控制西域各国,阻止阿拉伯军队继续东进,安西都护李休景率将兵“万余人”,“出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  相似文献   

2.
马美著 《老年人》2010,(3):40-40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事件往往如初露的晨曦,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方向。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就是推动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蔡伦也因为发明造纸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波澜壮阔、史无前例。阿拉伯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影响深远,在公元8~12世纪居于世界最高水平的地位,是大规模的翻译运动起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拟对阿拉伯帝国的翻译事业发展概况及其原因,翻译事业的主要成就和作用等作一简述,以求教于史学方家。  相似文献   

4.
唐代中国和大食国几乎是同步兴起、繁荣和强大的两大帝国,两国间的友好往来揭开了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唐初,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来中国经商并定居,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和西亚、中亚的名贵香料和珍珠宝石。唐代,我国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阿拉伯称中国为“随尼”,与隋朝的“隋”同音,据析,阿拉伯人早在隋朝前就知道东方有个中国。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是融合东方文明占国(印度、波斯等)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发展起来的。当西欧尚处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时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逐渐传入西欧,推动了西欧学术和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西欧近代大学的创立。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是融合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波斯等)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发展起来的.当西欧尚处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时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逐渐传入西欧,推动了西欧学术和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西欧近代大学的创立.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史书记载,唐高宗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曾在京城长安接见大食(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来中国的使节。来使谈及阿拉伯帝国建国的经过、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中国历史学者一般把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交往史。从历史交往这一哲学视角,审视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无疑会对阿拉伯帝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亡,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远征动因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征服四方,是人类史上最富有戏剧色彩的章节之一,它打败了波斯帝国,震撼了拜占庭帝国的基础,奏响了阿拉伯帝国的序曲,成为中世纪的一个里程碑.伊斯兰远征的动因,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其实,伊斯兰远征的动因,不是,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古法造纸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树皮为原科造纸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史籍中对以竹子为原料的造纸方法记载却很少。在浙江富阳县,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用竹子造纸的民间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这不仅是古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其间也包括了许多来自国外长期侨居中国“华化”了的外族人士的辛勤劳动。自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贯通了中西陆上交通,中国与阿拉伯地区有了经济和文化交往。公元7世纪,东西方分别建立了强盛繁荣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大唐王朝。当时大批阿拉伯人纷纷东来,历经唐,宋、元三代七百多年,他们留居在华夏土地上从  相似文献   

12.
法国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八世纪,古老的阿拉伯文化就从北非经安达卢西亚传到法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殖民主义开始向外扩张,其锋芒所指是非洲和东方,马格里布和近东首当其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十多年是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鼎盛时代,许多阿拉伯国家同黑非洲和印度支那一起构成了这个殖民帝国的海外疆域。沦为殖民地的阿拉伯国家,为法兰西帝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力。今天,老殖民主义已成为过街老  相似文献   

13.
张鸣 《当代老年》2009,(3):23-23
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有人说,豆腐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意思的是,其他的四大发明,还有国家在跟我们争,而这个豆腐,连丁点争议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国际间的直接交往通常限于邻近国家,国际联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远距离的国际贸易一般采取分区段接力方式进行,因而出现了中介贸易。阿拉伯帝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中介贸易十分发达。 阿拉伯帝国中介贸易繁荣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阿拉伯帝国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理上居中。东西方进行贸易,不管走陆路还是海路,都要经过伊斯兰世界。西亚和中亚地区的商人,如犹太人、波斯人等自古以来就具有从事转口贸易的传统,他们是阿拉伯人从事中介贸易珍贵的人才资源。 阿拉伯人从事商贸活动也是有传统的。半岛西部红海沿岸地区曾是拜占庭帝国通往印度和非洲东岸的通商大道。中国的丝绸、印度的珠宝、马来群岛的香料、非洲的黄金和奴隶都是从海上运到也门,再由驼队通过汉志向北运往地中海沿岸地区。麦加是这条商道上的重要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575年,波斯出兵占领也门,商路从此改道波斯湾,汉志地区的商贸活动因此衰落。  相似文献   

15.
中阿关系是中国重要对外关系之一,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早在伊斯兰教创立及大阿拉伯帝国形成前,中国就同该地区有友好往来。20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双方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发展。始终贯穿中阿关系的关键词是:友好、合作;贯穿中阿关系的精神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我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有了极大的发展,这表现在以贸易往来为先导,然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方面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且对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18.
中阿关系是中国重要对外关系之一,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早在伊斯兰教创立及大阿拉伯帝国形成前,中国就同该地区有友好往来。20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双方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发展。始终贯穿中阿关系的关键词是:友好、合作;贯穿中阿关系的精神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公元八世纪,出现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把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都包括在内.帝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广泛吸收融合当时被征服民族的先进文化,由此诞生了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阿拉伯新文化.阿拉伯新文化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阿拉伯文学艺术的兴盛,《一千零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面对阿拉伯人的统一诉求,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美国媒体,结合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将“泛阿拉伯主义”附会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进而视其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纳赛尔掌权后,美国媒体出于对埃及亲苏外交的敌视,纷纷指责埃及政府试图仰仗苏联支持,建立“阿拉伯帝国”。随着埃及(阿联)与苏联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舆论界仍继续敌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野心”虽然导致其与苏联的纷争,但仍是西方的威胁。美国人对纳赛尔的敌视,虽然伴有强烈的冷战心态,但他们频繁以“阿拉伯帝国”或“穆斯林帝国”的历史意象,比附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实际上是对“东西对立”叙事模式的延续,反映出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伊斯兰征服”的历史记忆,并连带着对中东地区整合倾向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