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港澳地区回归祖国后采取的语文政策:其面貌、制定的理据、将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障碍与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汉语汉字的学术理论研究;加强对汉语汉字优点的教育、宣传;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加强广州与港澳地区在此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港澳回归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为港澳回归决断最后时间表、以“一国两制”构想为港澳回归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预见到过渡期中必将出现的摩擦与斗争、以“十六字”方针为港澳回归后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等四个方面。深刻认识邓小平对港澳回归的杰出贡献 ,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及其前身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汉字规范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已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先生从1895年出生到1976年逝世,生活经历实足sl年,而他的文学和学术生涯如果从大学毕业后执教清华学校算起,前后共约60年。纵观他的生活和学术历程,不难发现一种有趣而又不是偶然的现象,即他在思想文化领域早年追求过或运用过的东西,中途曾有所改换,若干年后又再“回归”。从这种“回归”现象中观察林语堂,特别考察他同中外文化的关系,窥探他的文化心态,似能得到一些启示。这种“回归”现象,笔者在《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福建学刊》1988年第6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3期)一文已约略述及,但未专门论述,本文是前文的补…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中,机械论和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在这种自然观中人作为主体上升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自然沦为被动的存在,传统的主客二分法是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很多内地游客会选择港澳机场作为出境中转地,但是去港澳机场转机,不少游客会纠结要不要办入境手续需不需要提前申请签注,原因在于过境问题一般会涉及内地、港澳、第三国。本文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几种出入境转机情况。内地—香港/澳门—第三国(最常见转机情况)欧太太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需要在香港或者澳门转机。按照海关规定,她只需要带个人护照、联程机票或者船票以及第三国有效签证(免签、落地签除外),就能在香港或澳门过境停留7天,也不用办理港 相似文献
7.
陈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47-148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代表作。它向读者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和白人价值观统治下黑人趋于畸形的伦理观、黑人社会的伦理异化以及其寻求伦理回归的历程。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剖析黑人伦理观的形成及转变过程,揭示沃克重构黑人文化,寻求黑人社会伦理回归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的发展 ,推动和深化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激发客观内在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创新。本文在分析认识系统复杂性特征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哲学内涵 ,指出辨证唯物哲学对系统理论研究和科学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德模式"和"一国两制"港澳模式均为二战后国际社会出现的两大和平统一模式,应该说,两者都是成功的国家统一模式。但两者的特点有所不同,前者的特点表现为联邦制、激变性和一国一制,而后者的特点表现为单一制、渐进性和一国两制。两者都是基于现实条件而做出的科学选择,各有其利弊。以上两种模式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和评价"一国两制"港澳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典型代表系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挚爱,它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频频引发"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下,文化危机、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青花瓷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正是"文化危机"问题日趋严峻下的国人大反思、大讨论。国人开始"回头看",寻求自身文化的立足点——民族文化,寻找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不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它也不会在历史上永远存在下去,而是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自行消亡。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规律向前发展的。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之中,不是这一个社会的民族,就是另一个社会的民族,不属于任何社会的民族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存在着民族,就必然会存在民族问题。概括地说来,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著作《矛盾论》中,反复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他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十分正确的论断。自周秦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邓小平关于现在世界上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的论述,是对现时代本质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括,宣告了以争取和平与发展为两大主题的这一新时代的来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论的确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战略决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是争取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现时代的政治构想和国家结构的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将军是这个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和卓越民族英雄。他反对内战,力主和平;远见卓识,不畏强暴,维护祖国、民族的尊严,完成了南北统一大业,结束了北洋军阀16年的黑暗统治,开创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新局面;为了维护统一,为了联共抗日、逼蒋抗日而高瞻远瞩、忍辱负重,立下了伟大的功勋。 相似文献
19.
国共合作抗日与祖国统一展望张平平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回顾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对早日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实现祖国统一,振兴... 相似文献
20.
解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民族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共同繁荣;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文化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一年比一年牢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切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