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传统教育价值观和现代教育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我国现代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入手,重点阐释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教育观点,而后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特征,尝试性地梳理了传统教育价值观和现代教育之间冲突与融合的脉络,以期现代教育能够在这种冲突和融合中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现代性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的有机统一;论证了现代"发明"传统的两种方式:现代赋予传统不同于过去的新的含义(重构),现代创造出相应的新的传统(新构);分析了现代"发明"传统的两个方向:主要指向现代性积极的正向方面,以及主要指向现代性消极的负向方面;本文还阐释了传统与过去、现在、将来的关系,被发明的传统的社会功能,以及正确把握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特别表现在,作为各种思潮汇集点的当代中国,每种思潮都离不开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现代社会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既阐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又分析了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说明我们应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现代白话作为语言系统的生成过程,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对传统性的继承借鉴为个案来揭示现代白话文体的现代性特征。文章认为,胡适以传统白话为主体重建了现代白话系统,其理论促进了文言词汇及传统白话向现代白话的转化。“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性的追求不仅没有中断传统文化,反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杭生 《学术研究》2007,1(11):5-10
本文简要地考察了"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回顾了"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的不同关系,着重论证了"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发明"这一对"传统和现代"的新认识,这一认识对理解当代国内外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天喜 《兰州学刊》2004,1(3):73-74
正如社会从传统发展到了现代 ,集体主义也应该从传统发展到现代。我国目前倡导的集体主义就是现代的集体主义。可是 ,相当一部分人仍然用传统集体主义理解和构建我们现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种状况产生的认识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传统集体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现代格律体是相对于古典格律诗体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传统格律体也不同于自由体,而是兼顾二者的特点。现代格律体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因素,表现出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是现代诗人立足于民族本位的文化观在诗学上的体现。传统文化对现代格律体的影响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使现代格律体呈现出与传统诗歌相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审视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在其演进的历史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学传统.在现代理性精神的烛照下,经过对传统经验的选择与改造,实现对传统的承传与超越,中国现代女性作家逐步形成了体现新的文学价值观念的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新传统的建构,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现在多个层面上:其一,女性自我表现:从自叙传到“精神创造传统”;其二,性爱书写和文化/人性层面的现代转型;其三,创作方法上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适应前现代生产条件的经济行为准则,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反倒不利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发育和成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对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作用主要有:小农生产抑制了现代生产方式的形成,重农抑商的传统束缚了现代生产方式的扩展,工商业的依附性阻碍了现代生产方式的成长,落后的金融制度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 2 1世纪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伦理学也必将由传统伦理学向现代伦理学转换。本文对传统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从三个时间段进行了回顾 ,分析了存在的四方面问题 ,对现代伦理学的体系完善、应注重研究的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