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只要一提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便会遇到一系列无法绕开的问题:中国究竟有无后现代?如果有的话,它是以何种面目存在的?它如何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面对后现代,我们在文化策略上是应该认同,还是抗拒?这种种疑问,恰恰显示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复杂性。如果按...  相似文献   

2.
漫步上海街头,你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喂,朋友,侬现在在啥地方捣浆糊?”“捣浆糊”在时下已成为上海市民常用之间候语、赞美语,无人不晓。“捣浆糊”一词的本义就无需多讲。如今广泛流行的捣浆糊的社会涵义却只能是:崇尚急功近利、混水摸鱼,蔚成上海都市社会的一种流行心态。“捣浆糊”究竟源于何方呢?笔者认为在当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人们追名逐利、开掘欲望黑洞的一片功利声中,许多职业角色的规范失去了应有的约束性。另一方面,正由于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社会制度措施,正在发生变迁,有不少…  相似文献   

3.
孙武祖父辈、父辈人物及其事迹──孙武世系考述之四陈秋祥陈桓子无宇(《史记》“陈”作“田”)是孙武的曾祖父,那么他的后两代,即孙武的祖父辈、父辈究竟有哪些人?孙武的祖父、父亲又是谁?有关的文献记载有以下几种:(一)《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无宇卒,生武...  相似文献   

4.
田步双 《探求》2000,(1):19-20
对“三讲”教育中的“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已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但是,“讲政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讨论和弄清这一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对此,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政治是一个阶级概念。它是上层建筑领域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调节和规定不同类型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决定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性质的活动。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内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的今天,我们所讲的政治,就是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调节和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公司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至1993年,中国出现一股办公司、办企业热,一度竟使工商部门准备的证照出现短缺。1991年底,全国登记的公司仅有25万户,92年底增加到45万,一年后达到103万户,1994年一季度增加16万户。如今,仅过去两年,那股“办公司热”的后遗症已开始暴露:一批当时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无资金、无场地、无机构的“三无企业”,成了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害群之马。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坑蒙拐骗屡见不鲜,不正当竞争行为屡屡发生,究竟是谁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工商局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几十年来象征计划用粮的粮票,标志着粮食的充裕程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人们便产生了“有了粮,心不慌”的感觉。但是,我国的粮食问题真的已经得到了完全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显然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的隐患依然存在.甚至越来越明显,威胁越干越人.前景不容乐观。警示之一:粮食播种面积跌破警界水平据报道,199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6.4亿亩.低于《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确定的我国粮食播神面积不能少于16.5亿亩,越过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警界线。实际上我国粮重面积逐年减少的迹…  相似文献   

7.
在女性眼中,男子的魅力究竟何在?是英俊的长相?是健美的肌肉?是一种神秘的男子汉气概?都不是。其实,男同胞们自己对此也不甚了了──他们大多认为,女同胞倾心的是类似保尔·纽曼(美国著名男影星)的美男子。不错,确实有那么一部分女性为“奶油小生”倾倒,然而她们在女人中肯定只占少数。女士们对此的典型反应是:“美男子往往自命不凡,奉献给他人的常常少之又少。”或者“一个人长得怎样是一回事,而爱得怎样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问女士们:“男子的魅力究竟何在?”回答却几乎完全相同:自信!不是英俊的外表,不是位美的肌肉…  相似文献   

8.
S.0526写卷,唐耕耦拟名《归义军时期武威郡夫人阴氏致某和尚书》,施萍婷拟名为《武威郡夫人与某和尚书》。显而易见,其内容如所拟名,为武威郡夫人阴氏给某和尚的一封书信。但“阴夫人”究竟为谁?收信者又为谁?为何而写信?信的性质究竟为何?百年来却少有人详究。笔者反复阅读,细审其内容,觉得此信非普通友人、师徒之间来往问候之一般书信,而是多有隐情。不妨臆断于后,见笑于大方之家了。为论说方便,现全文抄录如下:弟子夫人,别有少事,上告/尊慈,幸望法德,甫垂听念。前者/东去之时,弟子情多恋切,意极思深,尽力接…  相似文献   

9.
孙艳林 《生存》2020,(9):0208-0209
教育之美,美在深情。扬州大学教科院胡学春书记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他的许多观点打动了我。如:教育是人性超越的道场,活是课堂的生命,教育之美,美在深情等。正如童庆炳:《教师的生命投入》中所说,你既然当了老师,你的生命就属于你的学生,你要用生命所拥有的 一切,奉献给学生。学生才是你的“上帝”,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一直在诉说我的一个愿望:我不是死在病榻上,而是我正在讲课,讲得兴高采烈,讲得神采飞扬,讲的出神入化,而这时候我不行了,我像卡西尔、华罗庚一样倒在讲台旁或学生温暖的怀抱里。我不知自己有没有这种福分?  相似文献   

10.
王晖余 《东西南北》2013,(14):15-15
曾母暗沙,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课本上遥远的“中国最南端”。现实中,它距海南省三亚市1600多公里。那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11.
简论劳动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论劳动的价值关柏春编者按:劳动能否有价值?现实社会主义劳动是否有价值?我国经济学界曾经发生争论,但并未达成共识。现在发表《简论劳动的价值》一文,以期进一步展开讨论。从本文来看,要达成共识,不能不研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我国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2.
记者:郑教授,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许多人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大款”式的豪华生活方式,甚至不择手段,为谋取差钱和高档物质享受而追逐、竞争。我想,这些人大概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不知道过日子究竟是过什么。您能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盾法吗?郑教授:“过日子过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生存意义”的问题。当今我国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物质欲望空前愿胀,在有些人甚至生去了对人生意义追求的情况下,提…  相似文献   

13.
黄欢 《生存》2020,(14):0067-0067
时至今日,新课程标准已开始推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文言选文变多,所占比例变大,那么究竟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选文的作用,最终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呢?针对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只注重讲字词,繁琐肢解原文,讲“言”废“文”而最终扼杀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现状,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虽然涌现出千千万万个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他们历经了艰辛、有成功者,但同时亦不乏失败者。于是他们提出疑问:企业家成长和成功有无规律可循?经营者怎样才能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影响和制约企业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企业家应具备哪些特定素质……等等,并迫切地期盼答复。《企业家成功机制论》(庞发现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的出版,集中探讨了企业家成长与成功的机制问题,相信它会给企业经营者们以帮助和启迪。具体地讲,该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l(一)该书是将哲学武器交给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15.
史上一提到秦始皇,人们立刻会联想到“焚书坑儒”的惨剧,立刻就会把它当作秦始皇既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以谴责。历史的真实情况究竟怎样,秦始皇“焚书坑儒”式的迫害知识分子政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影响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对这一政策形成的来龙去脉进...  相似文献   

16.
“想过年,盼过年,真到年关怕过年。”这是民谣吗?不是,这是当今不少厂长经理发自内心的呼声。那么,企业厂长经理为何大叹“过年难”!这“过年难”究竟难在哪里?厂长经理们又都有哪些“苦经”?职工福利──愁煞厂长经理中国的传统节日颇多,然而节日味最浓、玩的时间最长、花费钱财最多的恐怕就数春节了,而中国人重视过年的程度恐怕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不管什么事,统统都得给“年”让道,于是,高高兴兴、欢欢喜喜过个年,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既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更因为辛辛苦苦一年了,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出现了高收入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打破了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提倡让一别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结果,使得城乡各阶层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拉开。在居民总体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比起改革以前已大有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乃至贫富悬殊,社会上已产生了一批“新富”和“新贵”──即俗谓收入最高的“大哥大”阶层。这些人已经握有了巨额数量的资产和钱财,其收入的富裕程度,常常令普通劳动者为之咋舌。那末,当今中国大陆最富国有的收入群体,究竟是哪些人呢?十四类人员的经济收入最高据国家计委人力所…  相似文献   

18.
吴林 《生存》2020,(13):0220-0220,0227
自从《红楼梦》成书以来,对《红楼梦》中的婚姻问题就一直讨论不休,主要体现的就是究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好,还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好。因此就出现了 “挺林”和“挺薛”的争论,而在大学《中国古代文 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春青 《求是学刊》2004,31(6):105-106
●主持人话语: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曾经是一门“显学”。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界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以至于许多从事哲学、社会学、心理学 甚至自然科学的学者也纷纷著文参加文学理论的讨论。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这门学科却渐 渐沉寂下来了,不仅不再出现热门话题,不能形成有影响的学术讨论,而且大批文学理论的研究者争先恐后地逃离自己耕耘已久的园地,向四处出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而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其中有待进一步思索和追究的问题是:这一议题的实际生成和展开究竟意味着什么?应当在怎样的视域中揭示其本质并引申出进一步的结论?该议题在其本质定向中将提出何种思想任务?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揭示,亦即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之当代建构的核心之点,在于当今的学术话语如何能够深入于我们的历史性实践所开启的特定内容之中,从而使这样的内容能够被真正的思想所把捉,并能够以学术的方式被课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