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这种凝聚力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有地理、经济、传统文化、共同心理状态、爱国主义感情等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于炎黄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炎黄二帝.因为炎黄二帝具有"共祖"象征作用、文化纽带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所以,炎黄二帝及其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情感基础、思想基础和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华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不断成长、发展乃至转变。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传统精神,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精神。中华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至上、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精神也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尊重传统的“本根”精神等都是这种凝聚力的表现。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价值标准和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于爱国主义情感和信仰而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价值标准和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于爱国主义情感和信仰而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整体性、认同性、稳定性、凝聚性、延续性和先进性的特征。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层次性的特征。民族精神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具有团结力、向心力、亲和力、支撑力和协调力的特征。在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将更好地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绵亘数千年而不中断,探究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各族人民对生养自己的祖国的浓烈感情联系起来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在优秀传统文化其他诸要素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同荣同兴,相互贯通。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时,有必要认真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因素,从而为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重塑与提升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积极接续传统文化精华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决定了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接续文化传统根脉、丰育文化土壤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为具体内容的实现路径.其具体目标应着眼于人民大众的人生哲学、价值观、人生理想、独创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精神诸多内容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核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各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历史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忧民忧国;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自强不息乃至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渗透在中华各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的优良传统。然而在新世纪,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文章阐述了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探讨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提出了高校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