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文章以2007--2012年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契约、政府保护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检验结果支持债务契约假设,即公司的负债水平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但在政府保护行业的公司,债务契约假设不成立,而非政府保护行业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动机更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经理层作为理性的代理人,在进行企业信息披露和报告过程中,利用其私人信息的比较优势,采用会计机会主义行为牟利的管理行为。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契约必然是不完备的,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必须利用契约执行、监督机制来保证契约执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前提是,由于盈余管理本身是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选择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监督机制必然是一种"私人性"的保障机制。文章以制度分析、契约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的可行性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观、计价观、契约观三种不同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对会计盈余质量内涵有不同的分析和解读,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标准。三种理论观点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收益观相互结合和补充,才能客观评价会计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4.
国有公司作为一个契约,不可能规定契约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和经理长期竞争的压力是形成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力量.激励和约束经理的逻辑起点是董事会雇佣和解聘经理.经理的人力资本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经理必须享有与其业绩相称的剩余索取权.良法是约束经理的主要力量;充分反映力量对比关系的合同,章程,必要的监察、审计约束也不容忽视;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统和理智规范的经理市场是约束经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活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因其高度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带来的公司治理优化效应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契约短期性等限制,私募股权的参与并未发挥公司治理优化效应,反而加剧了正向盈余管理;私募股权参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式更隐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兼而有之,且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要高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声誉、是否联合投资等私募股权特征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据此,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在优化公司治理、净化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相关制度设计须兼顾有效约束私募基金因投资契约而做出的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6.
特殊的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造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会计造假。为消除其负面影响,限制其泛滥,本文从会计准则存在缺陷、公司制下的委托——代理契约存在“漏洞”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深层原因,为防范和控制盈余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 (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 )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和调整 ,以最大化主体自身利益的行为。盈余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盈余管理是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而广义的盈余管理则包括合法的管理和不合法的操纵。本文分析了合法盈余管理和不合法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并提出了规范不合法盈余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盈余管理     
信息的不对称及会计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理性的企业必然对盈余信息加以管理。盈余管理是中性的,不同于利润操作。盈余管理能适度弥补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前瞻性地引导资源配置。但盈余管理仍然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而改进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则会缩小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可以健全盈余管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盈余持续性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评估公司价值及签定契约时,会计盈余的高持续性被看作一个理想特征,有利于降低风险,因此盈余持续性研究成为30多年来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盈余持续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但在盈余持续性的定义、盈余质量、盈余持续性的度量方法、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公司估价模型与盈余持续性及其检验、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盈余持续性与其他经济(会计)现象等方面,仍未达成共识.我国学者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具有一定贡献,但尚待深入.以国外盈余持续性研究为借鉴,我国可加强恰当地度量盈余持续性、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客观存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适度的盈余管理是相关利益主体利用现有会计政策的弹性来实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契约的有效性,降低交易成本。但大量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过度的盈余管理,应通过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监督、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途径加以限制,这样才能保护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实证分析了与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相比,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更,重组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扭亏为盈动机发生的变化及其来源。研究结果发现,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后,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扭亏为盈保住上市资质的盈余管理动机增强了,盈余管理动机增强主要源自*ST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基于整个沪市A股证券市场,这种经济后果不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通过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文章认为我国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更整体上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关董事会通过对财务会计过程的影响而发挥治理功能,一直倍受关注。该文考察了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公司盈余稳健性,一方面延迟了盈余对好消息的反映,有助于保护全体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加快了盈余对坏消息的反映,有助于保护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体现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它与盈余管理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其在计量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公允价值在提高了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同时,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管理中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文中通过探析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提出了防范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措施,为公允价值在我国较好的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稳健性原则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不仅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而且对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构成重大影响。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新会计制度资产定义、资产减值确认、虚拟资产处理、债务重组收益的处理等很多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基于烙印理论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高管的农村经历对企业财务杠杆、债务期限结构以及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经历会给高管带来双重烙印,即认知烙印和能力烙印。具体表现为:(1)农村经历会通过降低高管风险偏好和过度自信程度来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和长期负债水平;(2)农村经历会通过提升高管所在公司的盈余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来降低债务成本;(3)高管农村经历降低企业债务成本的效应在融资难的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企业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干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文章以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为出发点,选取能够降低企业道德风险的社会责任作为视角,研究在中国当前环境下,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治理作用,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体盈余管理水平,不过,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社会责任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即使在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本市场动机时,社会责任的这种治理作用也并不会减弱,依然能够较好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细化和拓宽了关于盈余管理治理机制的研究,为监管层更好解决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质量、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与及时性的角度入手,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公司高管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上述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理层、董事、监事的薪酬水平以及领薪董事的比例均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不会改变上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高管薪酬如何受到盈余管理后的盈余影响,发现公司普遍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投资收益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进一步研究了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和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控股、股权集中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低于非国有控股、股权分散的公司。说明国有控股、股权集中的公司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薪酬业绩敏感度没有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质量和两类盈余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两类盈余显著负相关;结构权力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应计盈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总经理两职兼任会削弱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的抑制作用;专家权力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应计盈余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随着总经理任职时间延长,会增强内部控制质量对应计盈余的抑制作用;声誉权力会正向调节内控质量与应计盈余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