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9——1933年世界规模的经济大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英国首当其冲。资产阶级传统庸俗经济学中的一切否认经济危机的理论都宣告破产,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为资本主义辩护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资产阶级国家指导垄断资本主义运行与发展的需要了。于是凯恩斯主义就应运产生。一、《通论》的发表及其在西方的影响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通论》的发表把凯恩斯在此之前陆续提出的经济学说及政策主张理论化、  相似文献   

2.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第一次提出了消费倾向论。这种理论与古典经济学派的“节俭”之说不同,主张鼓励奢侈浪费,认为对生产就业来说,奢侈有益,节俭有害。这种观点对战后西方世界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我国“四化”建设亦曾有所波及,因而值得重视。本文拟就该论的基本内容、实质及其思想渊源和影响作一简略剖析。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刘涤源教授集几十年心血而著成的《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评议》(以下简称《评议》)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1989年底出版。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评议凯恩斯主义,把我国经济学界对凯恩斯主义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在1936年出版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以图代替所谓资本主义可以借助于市场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以来,迄今为止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谁能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产生象他那样重大的影响。然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不仅未能使资本主义长治久安,反而在更深刻危机的基础上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应付战后新局面,凯恩斯的追随者们纷纷对他的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相似文献   

5.
韦森 《学术月刊》2022,(3):72-100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位货币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从货币的视角论述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他的三本主要经济学著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论述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以及解救措施。通过研读和探讨凯恩斯主要著作的整个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其理论逻辑,从中可以给出对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包括:(1)基于凯恩斯从开始进行经济学写作到《货币改革论》中对货币与商业周期的理论论述,发现凯恩斯认为到20世纪20年代各国管理货币势在必行。一国国内的价格水平是由银行信贷所决定的,而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货币。在《货币改革论》阶段,凯恩斯已经开始强调工商界人士(business men)的预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2)在《货币论》一开始,凯恩斯就详细探讨了货币的基本概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记账货币和银行货币这些概念,并在第三篇初步建构了他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框架。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承袭了魏克赛尔的“自然利率”概念,进而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来分析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3)到了《通论》阶段,凯恩斯已...  相似文献   

6.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初步完成,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怎样发展和起作用的?经济研究工作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在经济改革的今天,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此后,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又在他的后继者们那里得到了新的补充和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凯恩斯主义。它曾盛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但自六十年代末开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根基。于是,在美国便出现了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和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Matin Feldstein)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它们都提出了一些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政策主张。分析上述各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凯恩斯主义自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至今已经整整70年。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凯恩斯经济学对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凯恩斯经济学让位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背景下,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应该汲取它的有益成分,而不应简单地抛弃。借鉴而不是否定凯恩斯经济学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今后该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乘数原理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原理,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章中作了详尽而系统的分析论证。他认为,投资乘数的意义不仅在于投资的增加能引起国民收入几倍的增加,而且能引起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因为国民收入与就业量是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凯恩斯在计算就业乘数时发生了一个从来未被人们注意过的差错。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凯恩斯就业理论旨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其理论体系围绕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展开。针对我国当前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新形势,一些人主张借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解决我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害无益。笔者认为,全盘照搬或一概排斥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应正确分析和审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这对完善我国的就业理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其经济理论的代表作。他…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是由西方凯恩斯主义丧失官方经济学正统地位的年代,声讨和反对凯恩斯学派的浪潮日趋高涨,大有从根本上否定凯恩斯学派的气势.凯恩斯主义是以国家干预社会经济为其特征的.而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微观搞活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感到宏观控制的重要性.那么,凯恩斯主义还有无借鉴之处呢?这需要对凯恩斯主义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正值凯恩斯的奠基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50周年之际,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于五月中旬举行的1986年年会,在这方面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J.M.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以下简称《一般理论》),既是作者的主要代表作,也是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在该书出版五十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根据一些新材料,就该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作扼要研讨。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是二十世纪初研究货币经济学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1923年曾写过《货币改革论》,批评了基于金本位原则的货币流通制度,主张实行“管理通货”。1930年他又出版了两厚卷《货币论》。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他以稳定物价水平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断定货币信用本身比利息率更为重要。但时隔不久,《货币论》墨迹未干,他就开始承认就业问题是个重点,并将货币数量说纳入利息率理论体系了。他把经济活动的变动看作是受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两者变动的支配。他认为,物价水平同银行政策无干,它主要决定于货币工资率。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他的“货币理论”同产量分析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的《通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足见其影响之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是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内容之一。但是,近年来莱德勒(David Laidler)等人提出要重新评价凯恩斯学说的重要性,他们甚至声称凯恩斯革命是“捏造”的。您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从笃信传统到进行革命──凯恩斯的重要经济论著及其思想演化过程张旭昆作为一个跨时代的经济学家,时代的特征折射为凯恩斯个人思想的演化。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的西方经济思想的大转变,并不是在《通论》中突然出现的东西,而是凯恩斯个人思想长期演化的最终结局。对这个...  相似文献   

16.
凯恩斯的《通论》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之一。在《通论》问世后77年的今天,恰逢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在新时代再次出现经济萧条和危机。一些人认为,这些危机主要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造成的,因而呼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回归,希望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能够挽救这场危机。我们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经济危机的关系,以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能否在中国有效借鉴和运用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使他一跃成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该书在方法上掀起了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革命”,在理论上掀起了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在政策上掀起了对自由放任主义的“革命”。凯恩斯认为,经济体系的自发运行通常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小于充分就业,因此,要使经济走向充分就业,就需要政府通过投资来扩大总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呼唤新经济学--兼评转型期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经济科学的历史 ,虽然两三百年来经济学著作可车载斗量 ,学科分类五花八门 ,但理论经济学不外两大门派 :一是以亚当·斯密为鼻祖的市场经济学 ,二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展望未来 ,人类是否需要更广阔的经济学呢 ?1 .市场经济学亚当·斯密适应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需要 ,创作了《国富论》,成为市场经济学 (通称西方经济学 )的开山之作 ,历经 1 9、2 0世纪二百多年的锤炼 ,这门学科臻于完善的地步 ,出现了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逊等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赋税原理》、《经济学原理》、《货币通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受萨伊法则的影响,经济学家们认为资本主义有趋向“充分就业”的必然趋势,就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探讨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没有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独立的专门课题加以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迫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不可避免论及到经济增长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理论才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广泛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以失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所创建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以非均衡分析为基础的,为了给宏观经济学寻找一个合适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西方在近二十几年来发展了一种非瓦尔拉斯均衡(NON-WALRASIAN EQUILIBRIUM)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